元旦、春节将至,做好以猪肉为重点的“菜篮子”产品保供稳价工作,成为从国家到地方各级政府的工作重点,更备受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而从目前的情况来看,各地多管齐下,成效显著。
北京某超市内顾客正在选购水果
12月18日,福建省政府召开专题部署生猪稳产及“菜篮子”保供稳价工作,强调要稳市场、稳价格,强化市场需求的精准预测、精准分析,增加猪肉储备,适时有序投放,提高猪肉等“菜篮子”产品的自给能力和供应水平,切实保障基本民生;要保供应、保安全,紧盯重点产品、重要时间节点,强化监测预警,加强市场调控和食品质量监管,坚决打击囤积居奇和哄抬物价等不法行为,确保元旦、春节和两会期间猪肉等“菜篮子”供应数量充足、价格稳定、质量安全。
12月12日召开的湖北省生猪“稳产保供”电视电话会议明确,湖北省坚持防控与稳产两手抓,生猪稳产保供形势向好,预计元旦春节期间活猪出栏量可达860万头,全省将有70万吨猪肉产量,基本能够实现居民人均肉类消费的国家保障目标。
实际上,今年以来,面对生活消费品的价格波动,各地及时采取了诸多措施。中国经济导报记者就从12月18日苏州市政府召开的全市“菜篮子”保供稳价会议上获悉,为保障市民“菜篮子”,苏州市一方面加大猪肉的储备和投放力度,目前苏州全市范围内共计储备冻猪肉7130吨,远远超出江苏省下达的储备任务。另一方面,加快提高地产生猪生产能力、加强域外基地建设,目前,苏州全市能繁母猪和生猪存栏量都已经开始上升,多个生态型种养结合规模猪场新建、改扩建项目也正紧锣密鼓推进中;苏州市与安徽铜仁建立了两市猪肉市场产供合作机制,苏州各县级市、区也都与对口帮扶地区、有关县市和企业积极推进生猪、猪肉保供合作或域外基地建设。根据计划,到明年底,苏州市地产和域外基地生猪生产能力要达到150万头,实现自给率达到30%,有效保障全市人民猪肉消费需求。
在诸多“菜篮子”保供稳价政策中,各地更创造性地推出一些“新点子”。12月16日,河南省农业农村厅与中原农业保险股份有限公司签署了生猪稳产保供综合金融合作协议,双方将推出覆盖生猪全链条的复养“保险超市”,以帮助河南全省养殖企业尽快提高复养水平和稳产保供能力。生猪复养“保险超市”由“四体一保”提供支撑。其中,河南农业畜牧部门指导各地推进涵盖四大体系的农业保险基础设施建设,即建立与保险精准保障相匹配的畜牧产业发展体系、信用培育体系、风险控制体系和金融服务体系建设;而中原农险则负责开发覆盖全链条的生猪复养保险产品。在签署协议现场,中原农险联合畜牧部门向河南全省近万名检疫人员捐赠了保障金额17亿元的综合保障险,并同时与河南多家生猪养殖龙头企业达成合作协议。这意味着下一步,河南生猪复养“保险超市”模式将进入规模化落地阶段。
值得一提的是,面对突发的情况,各地也制定了应急方案,有的已经在实践中展示了较好效果。12月16日北京及华北地区出现大范围降雪天气,北京市立即启动了雪天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保供预案,主要内容包括:加强市场监测,密切关注外埠进京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主产地气候变化和进京高速道路运输情况,准确掌握生活必需品市场供应变化,及时采取应对措施;督促指导新发地、大洋路和顺鑫石门等7家重点批发市场,积极组织货源,增加市场供应;落实与供京蔬菜等生活必需品主产地政府和企业签订的产销合作协议,做好货源和调运组织准备;对北京市的蔬菜承储企业进行实地检查,确保蔬菜储备数量足额、质量合格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