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猪被誉为生猪产业的“芯片”,在养猪业的重要性可见一斑。虽然中国是全球猪肉第一大生产国,但种猪供应却非常依赖进口,其中丹麦是中国的主要供应国之一。据农牧业服务平台新牧网披露,截至今年7月28日,中国进口丹麦系种猪4244头,占中国进口种猪比重高达4成。
不仅如此,丹麦还是中国的主要猪肉供应国。根据丹麦统计局的数据,2018年,丹麦对华出口猪肉21.3万吨,其猪肉占中国猪肉进口量6%,位列第7位。至今,丹麦对华猪肉出口仍保持快速增长。作为北欧小国,丹麦的养猪实力肉眼可见,那么有多么强呢?
农产品可供应3个丹麦的需求,丹麦成名副其实的“猪肉王国”
位于欧洲大陆西北端的丹麦,拥有500多万人口,国土面积仅有4万多平方公里,相当于我国国土面积的1/230,是个不折不扣的小国。在安徒生笔下,丹麦成为了童话王国,是世界上zui美丽的国家之一。
除了美丽外,该国发达的农业享誉全球,是个农业大国和强国。丹麦的农业劳动者仅占社会劳动力3.5%~4.5%,但其生产的农产品可供养3个丹麦的人口需求。
在丹麦农业中,畜牧业占据主导地位,占农业产值的比重达到90%,其中养猪业尤为发达,产值占畜牧业的40%。丹麦养猪业发达到什么地步?丹麦堪称“猪肉王国”,每年向全球供应生猪总量超过3000万头,是世界第三大猪肉出口国,猪肉出口额约占全球的23%。
丹麦的猪肉产量之所以庞大,离不开优质的生猪品种。丹麦的种猪品种主要有大白、长白、杜洛克,均是行业上公认的优良品种。其中,“长白猪”还是世界主要的三大洋种猪品种之一。
丹麦的这些种猪产仔率高,一头母猪每年可产仔30多头,而一般母猪只有15只。而且,丹麦种猪抗病力强,生长周期短,断奶后的仔猪5个月就能长到230斤。也就是说,同样的投入,丹麦的种猪效益zui可观。这也是中企为何青睐进口丹麦种猪的重要原因。
3人可负责1万头猪的出栏,丹麦如何练成?
丹麦是个小国,但却可以在养猪领域获得显著成绩,可以说是世界的“奇迹”,那么丹麦到底如何做到的呢?
第一,走农业现代化道路。有丹麦机构总结,丹麦的养猪行业精细化和专业化达到很高的水平,比如按培育种猪、生产仔猪、养肥出栏等不多环节设置对应的猪场,不同分属的猪场设置有合理的喂料、饮水、换气和室温调节等程序,由电脑自动化控制。
而且,自动化系统还能根据不同生长期定时、定量喂养。有数据数据,丹麦出栏1万头肉猪的农场平均仅需3个劳动力,劳动生产率居全球第一。
第二,重视人才、知识在养猪领域的应用。农业在丹麦具有的很高进入门槛,农民往往需要接受高等,这样才容易吸收新技术,并进行应用与推广。比如丹麦要求公民经营农场和享受优惠贷款,必须通过学习和培训取得“绿色证书”。
也因此,丹麦zui新的农业科学知识和技术在农业应用速度非常快,6周就可以传播全国,一项新的实用技术1~2年内可以推广普及到生产中去。
除此之外,丹麦养猪业的发达还离不开该国重视农业基础学科研究、政府对该行业不断的扶持和帮助、工业进步等多种原因。
现代合作社的摇篮,丹麦养猪业繁荣的“秘诀”
可能有人会说,对比很多农业发达国家来说,丹麦成为养猪王国的原因似乎并不罕见,丹麦的厉害之处到底在哪?事实上,合作社模式才是丹麦与其他国家拉开差距的真正“法宝”,该模式堪称全球养猪业的标杆。
如果说丹麦运用工业、科学手段只是提高了养猪的产量和质量问题,那么运用合作社模式则是在用商业手段提高整个行业的经济效率,促进行业不断朝良性循环的道路发展。
丹麦是欧洲zui早产生农业合作社的国家,被称为合作社的摇篮。说起合作社,有人可能会想到农民联合成一个团体,共同协调生产和销售农产品,但在丹麦并不那么简单。
丹麦的合作社不是按社区、村庄建立的,而是按职能划分,从生产资料供应、农产品加工、流通、销售到信贷等环节,农民需要什么,都有对应的合作社。一般而言,丹麦的农民都会跨社区加入好几个不同职能的合作社。
专业合作社解决了zui早期丹麦农民对市场信息不灵、加工储存设施简陋等各种问题,比如它可以在加工和流通领域把农民组织起来,展开大规模的、集中的加工与销售活动,大大增强了农民在市场中的竞争能力。
经过长期的市场运作,丹麦的合作社已逐渐发展成了几个大型企业集团,在全国经济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比如“丹麦皇冠”屠宰合作社,拥有近30家生猪屠宰场,带动养猪农户超过2万户,全国近90%的生猪屠宰加工都由该社完成。而农民也通过企业的形式直接参与到庞大的市场中,从而获得zui大的报酬。
如今,专业合作社连同现代家庭农场、专业化公司一道构成了丹麦独具特色的现代农业体系。丹麦民众甚至称,没有合作社就没有现代化的丹麦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