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9年3月24日,一个被标注在了峪口禽业时光日历上的重要日子。那一天,峪口禽业的前身——北京市峪口养鸡总场迎来了首批两万九千只小雏鸡的入驻。从此,开启了一个中国蛋鸡行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全新时代,一个震动中国蛋鸡行业的“峪口禽业”悄然成长,一幅中国蛋鸡行业波澜壮阔的画卷徐徐展开。
2019年3月24日,一个峪口禽业公司投产40周年的纪念日。这一天,峪口禽业用她独特的方式庆祝着自己的节日。诚邀峪口禽业的zui美建设者,畅谈峪禽40年变迁;播放记载历史、见证传奇的老照片,追忆峪禽40年发展。
1979-2019,峪口禽业经历了“蛋鸡饲养、种鸡饲养、自主育种和产业链发展”四个阶段,实现了从鸡蛋到鸡苗、从鸡苗到鸡种、从鸡种到鸡链的三次变迁,企业由一家名不经传的商品蛋鸡养殖场成长为全球zui大的蛋鸡制种公司。
1979-2019,峪口禽业已经伴随改革开放走过整整40年。40年,在茫茫宇宙中只是稍纵即逝的流星,在人类的历史长河中也不过是沧海一粟。然而,在平均寿命不足4年的中国企业界,峪口禽业这40年可谓“源远流长”。
探究峪禽40年基业长青的根源,峪口禽业的缔造者、开拓者和见证者们,用一生的实践,给出了zui好的答案。
“志向让峪口鸡场实现长远发展,无论困难有多大,我们都要建中国zui好的养鸡场”,第一任当家人姚庆雨场长字字铿锵地说。
“信念支撑峪口禽业40年发展,无论环境如何改变,我们都要孕育推广zui好的鸡”,首批两万九千只小生命的守护者、叱咤销售市场30多年的关小平女士颇有感触地说。
峪口禽业首席畜牧师、专业养鸡30年的王艳平女士则说:“执着让峪口禽业做好了养鸡这件事”。
峪禽文化的缔造者、峪口禽业原党委书记武宪良说“梦想让我们成为中国的“雏鸡大王”,10年内成就1000个百万富翁”。
……
风雨四十年,沧桑话巨变。朴素的语言奏响了zui动听音符、真实的情感勾勒出了zui美好画面:40年,一代人、一生勤,开拓一片天; 40年,一群人、一条心,终把梦实现。重温历史经典,看峪禽如何不忘初心谋发展,换来如今的凤凰涅槃?
蛋鸡起步,满足菜篮子需求
追溯建场初心,峪口养鸡总场的规划者、建设者和掌舵人姚庆雨娓娓道来:在那个物资匮乏的年代,几乎所有的商品都是定量供应、凭票购买,买鸡蛋要排队,排到你有可能已经卖完了。为了解决鸡蛋短缺问题,北京在1975年成立了机械化养鸡指挥部,开始筹建峪口养鸡总场。
“为了不辜负市委的重托和希望,我们下决心要建设“高规格”的机械化养鸡场。从场址选择到鸡舍设计、设备引进,都进行了多番考察、研究和论证,zui终引进了当时世界先进的物理总控养殖设备,采用国际化无窗密闭式养鸡新工艺。”
走进那段峥嵘岁月,我们依稀看到了“有梦想、有激情” 的峪禽缔造者日夜奋战在沟壑纵横、沙石遍地的河滩上奋战的场景,他们天为被、地为床,风里来、雨里去,从打地基、垒石墙,到建鸡舍、搞安装,克服文革后期时局不稳、资金紧张、资源稀缺等苦难,历时1542天,终让一栋栋承载着“菜篮子”梦想的现代化、机械化的鸡舍屹立在了京东这片广袤的土地上。
“我们的鸡场投产以后,所有员工都很兴奋,似母亲呵护孩子一般精心管理每一只雏鸡,24小时轮流值班,常常一两个月都不能回家一天,为的就是把鸡养好,不辜负养鸡人致富的期盼、市民吃上鸡蛋的期盼。” 如今已是耄耋之年的姚场长,谈起那段经历,依旧慷慨激昂。
艰苦奋斗、以场为家的精神也铸就了峪口禽业上世纪八十年代的辉煌,据统计,当时峪口鸡场的年产鸡蛋量超过500万斤,市民每消费10枚鸡蛋就有1.6枚是峪口鸡场生产,极大的提高了北京市鸡蛋的自给水平。
蛋鸡到种鸡,不争农民利益
时光的轨道慢慢推进到上世纪九十年代,从联产承包土地上解放出来的农民,开始审视致富的途径,大批农民利用闲散房屋、土地从事商品蛋鸡的饲养,几年内蛋鸡养殖得到普及,成为畜牧业中增长zui快的行业。农民养鸡以其低成本的迅速崛起,开始取代国有和集体规模化养鸡场,国有企业优势逐渐消失,那些数量众多且不计算工资、管理费用、保险、原料等成本的农民养鸡专业户,逐渐瓜分、削减峪禽的市场份额,峪口禽业的蛋鸡饲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困境。
在企业经营困难、濒临倒闭的当时,受命于危难之际的峪口禽业新领导班子,坚守“600名员工不下岗、600个家庭不受难”的信念,本着“农民能做的事情让农民来做,农民做不了的事情峪口禽业做”的原则,做出了一个大胆而艰难的选择,实施“退一进三”产业结构调整,即:退出蛋鸡饲养,进军种鸡、饲料和食品产业,向高技术含量的产业链上游和下游发展,与农民由原来竞争对手变为产业链条上的合作伙伴,利益共享,风险共担。
于是,峪口禽业开始了引进世界先进优良品种,生产zui优质雏鸡产品的历程。至此,峪口禽业实现了从鸡蛋到鸡雏的第一次变迁,并初步形成了蛋种鸡、饲料、食品加工和服务为一体的产业链。
作为“退一进三”战略的主要决策者,峪口禽业董事长孙皓对公司这“惊心动魄的一跃”记忆犹新:那是建场以来zui艰难的时候,账面资金不足50万。但就是凭着与峪口禽业共生共存的情感,广大干部职工团结协作,共渡难关。员工“8小时以内比干劲,8小时以外比贡献”,历经一年零三个月的艰苦奋战,终于完成了30多万只蛋鸡的转售、鸡舍的改造、设备的改装等工作,企业顺利转型“种鸡”,并实现“退一进三”战略实施的当年,企业盈利300多万,不仅确保了600名在岗职工的家庭幸福,而且带领中国4万蛋鸡养殖户走上发家致富的康庄大道。
种鸡到育种,保证农民利益
跨入本世纪初,进军种鸡的峪口禽业发现:国外引种是我国种鸡业发展的主调,海兰、罗曼、伊莎、宝万斯、尼克、海赛克斯等进口品种,占据着我国蛋鸡市场70%以上的江山。种源潜在的风险让峪口禽业的当家人孙皓同志不寒而栗,下决心走自主育种之路,培育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优秀蛋鸡品种,以打破国外育种公司对中国市场的长期垄断,确保蛋鸡种源不被“卡脖子”。峪口禽业开启了从鸡雏到鸡种的第二次变迁。
然而,这注定是一条充满荆棘和坎坷的路。走这条路就要克服国外育种公司“中断种鸡供给”的强大压力,走这条路就要放弃苦苦经营了十八年的雏鸡品牌。
这一次,峪口禽业没有丝毫忧疑,毅然断绝了与国外育种公司的合作。为了选育出真正适合中国饲养环境的蛋鸡品种,峪口禽业组建由孙皓同志亲自领衔、留美博士为骨干的专业育种团队,悉心总结华都集团20年的育种经验,创新建立“以表型值为基础、育种值为主体”的育种方案,打造以标记辅助选择和全基因组选择为核心的遗传评估体系,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育种核心技术。
十年卧薪尝胆,十年滴水石穿。当2009年4月18日,历经基础素材筛选、品系特征摸索、综合指数选育、遗传评估巩固和分子精细育种五个阶段,自主培育的京红1号、京粉1号隆重发布的那一瞬间,人民大会堂湖北厅全场沸腾了,这个中国蛋鸡行业乃至整个家禽行业期盼了很久、凝聚中国人卓越智慧的蛋鸡品种终于成功推出了。它们不仅肩负民族种源安全重任,而且承载农民养鸡致富希望,从此中国广大养殖户享受到了本土育种带来的实惠。
育种到产业链,增加农民利益
进入信息化革命新时代,信息技术迅猛发展,互联网与信息技术与各产业加速融合,成为传统产业创新转型的突破口。作为一家深耕传统农牧行业40年的传统企业,峪口禽业积极贯彻落实国家“互联网+”行动计划,构筑“蛋鸡+互联网=智慧蛋鸡”的产业链发展格局。
“这一次的变迁比前两次的变迁更具颠覆性”。峪口禽业公司总裁杜守山认为:智慧蛋鸡的本质就是利用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等现代信息手段,将与“鸡”相关的各项信息资源链接起来,建立蛋鸡行业生态圈,实现行业“智慧”。智慧蛋鸡的重点是建设线上线下一体化智慧服务模式,帮助农民快乐养鸡、轻松卖蛋。
线上,开发智慧蛋鸡线上服务平台,推送养鸡人zui需要的信息和技术,提供精准化的生产记录和数据分析服务;通过“坐堂兽医”和“专家门诊”即时解决养殖者的“疑难问题”,让其足不出门就能轻轻松松养好鸡;而且提供农资集采、农产集销服务,解决农民“买什么、什么贵”、“卖什么、什么便宜”的痛点,实现农村电商在蛋鸡行业的先行先试。
线下,在全国布局500家流动蛋鸡超市,基于线上对养殖场(户)生产数据的智能分析结果,在线下组织现场鸡群免疫服务、疾病诊断服务、抗体监测服务等,解决农户养殖过程中的“难点”,为鸡群健康保驾护航。
“智慧蛋鸡,不仅用互联网链接育种高端和服务终端,将产业工厂变成平台的工厂,实现峪口禽业从鸡种到鸡链的第三次变迁;而且为养殖场(户)提供线上线下一体化的综合服务,解决养殖户从投入到生产再到卖出全过程的“痛点”,实现养殖增产增效。”峪口禽业首席信息官刘爱巧女士如是说。
1979-2019,一个又一个十年;鸡蛋—鸡雏—鸡种—鸡链,一次又一次变迁。40年斗转星移、40年日月轮换,不惑之年的峪口禽业依然坚守着zui初的信念,业界翘楚的峪口禽业牢牢掌握住了企业发展的话语权和主动权,在带动亿万农民致富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回眸峪禽四十年风云变迁,峪禽工匠精神一脉相传,一代又一代的峪禽人勠力同心,硬将一个蛋鸡养殖小企业做成了民族育种大事业,他们紧紧围绕“鸡”这条主线,铸造智慧蛋鸡“中国芯”,献礼祖国70周年华诞。
揭开峪禽新时代发展新篇,一轮又一轮的规划部署正在紧锣密鼓的开展,峪口禽业完善蛋鸡产业、发展肉鸡产业的号角已然吹响。3400名峪禽儿女正携手并肩、阔步向前,谱写出蛋鸡行业的瑰丽诗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