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门这个镇年出栏生猪逾10万头 有养殖户凑200万元治污
天门是湖北的畜牧大市,生猪出栏曾连续3年过百万头,连续7年获得国家生猪调出大县(市)称号。畜牧业大发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也带来了环境污染。
作为天门zui大的养殖大镇之一,拥有42个行政村的拖市镇,养殖户一度达到千余个,生猪出栏每年逾10万头。然而,畜禽养殖的快速发展,给周边环境带来了危害,拖市镇辖区内的天门河以及双河(南河、龙晶河)被严重污染,水质处于劣五类。
天门以中央环保督察整改为契机,采取堵、建、拆、清、疏的手段,对辖区内畜禽养殖污染问题进行综合治理。7月17日,湖北日报全媒记者来到天门,就当地治理畜禽养殖环境污染进行探访。
在拖市镇双河村四组,52岁的邓年关和工人们正在自家的养猪场调试新安装的治污设备。见到记者,老邓主动攀谈起来:“现在环境比过去好太多了,臭气和污水都没了,等升级改造全部完成,我这个猪场边上的环境还要更好!”
三级沉淀池(图片来源于网络)
邓年关的养猪场位于双河流域限养区内,按照要求,他家的养猪场不用关闭拆除,但需要改造升级。邓年关拿出所有积蓄,又贷款,总共投入200万元,在自家养猪场建了三级沉淀池,又将管道连入新修的异位发酵床,这样一来,今后的猪粪不仅不会外排,还能变废为宝。邓年关说:“这个异位发酵床,能够将干猪粪通过发酵的方法,变成有机肥,给周边种植户提供肥料,现在基础建设和设备安装已完成,预计月底能投入使用。”
异位发酵床(图片来源于网络)
尽管高温难耐,但邓年关并未因劳累和酷暑有怨言,他和工人们干得起劲。“我们做的事是为周边村民和子孙后代造福,如果还像过去那样,污染周边环境,赚再多的钱又有什么用?”邓年关说。
在邓年关养猪场的猪舍后面,记者看到新修的三级沉淀池,为了不让雨水混入污水中,整个养猪场都安装了雨污分流设施。三级沉淀池将干粪和湿粪分开后,湿粪通过管网进入距离不远的农牧结合收储池,这些湿粪通过稀释再通过管网给当地的新慧宇蔬菜专业合作社提供灌溉“肥水”。
随后,记者一行又来到邓少辉养猪场。邓少辉是80后,此前在外打工,2年前回乡接手养猪场。“没有对养殖场进行升级前,我们这里只能用脏乱差形容,现在环境好了。瞧,之前一个废弃的沉淀池被我用来种上荷花,里面还养了鱼,家门口变漂亮了。”邓少辉说。
邓少辉领着记者参观,和印象中的养猪场相比,邓少辉的养猪场几乎看不到蚊蝇,除了猪舍边能闻出少许臭味,其他地方空气清新。养猪场的污水也全部收集到新修的三级沉淀池内,定期由村里配置的小型槽罐车拖走。
除了改造升级养殖场,去年拖市镇还对禁养区内的养殖户采取了关闭拆除。该镇副镇长张雄说:“去年2月至6月,我们关闭了天门河流域的59家养殖场,9月又对双河流域禁养区内的75家养殖场进行了拆除。”
关停的养殖户后续如何生活?张雄介绍,像之前看到的新慧宇蔬菜合作社,很多养殖户已加入进去,他们开始搞绿色农业,主要种土豆、包菜和地瓜等。
截污的同时,拖市镇又对各村的沟渠进行了清淤施工,清淤长度达到了26公里。污水截住了,沟渠变宽了,过去一条条臭水沟里的水也变清澈了……
记者来到南河桥桥头,远眺南河上下游,过去的劣五类水变清了不少,不时还能看到小鱼在水中游弋,而河道两岸的花卉和绿色植物生长繁茂。张雄说:“相信再过几年,这里的水质会更好,景也会更美。”
- 上一篇:闫之春:生产工艺的改进是猪群健康管理的根本
- 下一篇:湿帘高效使用,这6部环环相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