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非瘟病毒
1)自然宿主包括野猪和蜱虫
2)被感染的胴体仍有高风险
盐渍胴体=182 天
干胴体=300天
熏胴体=30天
冷冻=1000天
3)ASF对温度敏感
50℃ 存活3小时
56℃ 存活70分钟
60℃存活20分钟
4)ASF对pH敏感
在无血清培养基中pH 13.4 存活21小时,在25%血清中存活7天
5)在血液中长期存活
在4℃血液中可存活18个月
在木板上可存活70天
在被污染的猪圈存活1个月
6)饲料成分风险
非瘟ASF是如何传播感染的?
防止引入病原
关键控制点:
员工入口
供应入口
动物入口
断奶仔猪和淘汰猪运出
病死猪运出
访客入口
饲料和水入口
空气过滤。
ASF审查清单
1)员工入口
入口处是否有员工在进入淋浴前存放鞋子和外套的地方?
淋浴是否清侧污侧之间?
毛巾存放在清洁一侧吗?
人物品是否位于清洁一侧?
是否有猪肉进入农场?
2)供应入口
是否有专用的供应入口,允许从污侧装载,从清侧卸载?
供应入口区域和大小是否可防止农场堆放物资?
消毒剂是否可用于所有用品?
任何消毒剂应用设备(Fogger)是否可正常工作,是否充满消毒剂?
3)动物入口
对进入农场的动物是否有专门的检疫区域?
隔离区是否有专门的工作人员,或者只是工作结束时进入隔离区之后不返回主农场?
在将动物从检疫区带入主农场之前是否进行了诊断审查?
4)断奶仔猪、淘汰猪运出
是否有专门的装载通道用于从农场运出动物?
装载通道是否有定义的清侧/污侧?
装载过程是否允许动物穿过清侧/污侧而没有污染(清侧)?
接收司机是否能阻止动物从卡车返回农场?
装载通道在每次使用后是否经过洗涤和消毒?
5)病死猪运出
是否有专门的清除区域用于从农场运出动物?
清除区域是否有清侧/污侧界?
运出动物的过程是否能让动物穿过清侧/污侧界而不受污染?
清除区域是否能被抬高以便于运出?
在每次使用清除区域后是否进行清洗、消毒?
死猪是否存放在固定区域以防止它们被掠食者和/或野猪接触?
6)访客入口
是否允许来自ASF受影响地区的访客进入?
访客在进入前是否获得批准?
访客是否允许携带任何个人物品进入农场?
7)啮齿动物和鸟类
农场是否具有防止啮齿动物和鸟类进入猪舍的设计?
是否有诱饵方案?是否轮换诱饵有完整的诱饵站?
是否有农场内啮齿动物活动的证据?
是否对农场15米范围内的杂草进行了良好的控制和修剪?
野猪是否能够接近农场,包括接近死猪存放处?
8)饲料入口
运输饲料是否遵循
生物安全
金字塔(从生物安全级别高至级别低)?
返回处于生物安全顶端的猪场之前,卡车是否被清洁、消毒?
是否使用指定卡车运送到指定场?
是否存在饲料泄漏?
9)饲料厂审查
成分、操作、生产、递送
生物安全是一种理念或态度,一项以保持并改善畜群健康水平为重点、防止引入新病源的举措。这一理念zui终将落实到具体的措施(如锁、入口、淋浴、政策、隔离安排)。
生物安全基本原则
健康金字塔
母猪区→保育舍→育肥舍→出猪台
生产区、生活区和管理区应严格分开
脏区与净区概念
现代养猪体系中生物安全关键点
1)农场场址选择:选择大于努力;
具有天然防疫屏障,如山,树林和沟壑等;
农场远离公共道路至少500米以上;
远离垃圾处理场和活猪车辆洗消站至少1公里;
2公里之内尽量没有村庄;
5公里以内的养猪场的规模和数量尽量少;如果有,尽量减少共用道路的交叉;
5公里以内没有活畜交易市场和死猪处理场;
农场2公里范围
2)农场布局设计:好的设计便于执行生物安全;
员工入口:进入前洗澡、无个人用品
供应入口: 氢氧化钠,30分钟
动物入口:隔离和检测后才进入
断奶仔猪、淘汰猪、病死猪出口:无交叉运输
访客出口: 避免来自受影响地区的访客
饲料入口:避免含猪成分的产品
啮齿动物、鸟类:防啮齿动物和鸟类,主动诱捕
空气过滤: 对ASF防控是不必要的
食堂管理:食堂和厨师zui好是在外围生活区;食堂有两个单独的餐厅分别供内生活区和办公区;食材管理要关注;猪肉和鸡肉混放在冷柜里;蔬菜消毒。
01门卫功能区划分
02消毒间
03农场的换鞋处
041000头存栏母猪,一点式
056000头母猪场,两点式
06农场出猪台设计
07专业的车辆对接点
3)饲料生物安全:饲料生产加工和运输;
疾病可能会通过饲料传播,不许使用肉骨粉和血浆蛋白粉等动物源性蛋白等原料;
饲料厂做好防鸟和防鼠的工作;
运输原料的车辆不能有运输生猪的用途;
农业部要求:暂停使用以猪血为原料的血液制品生产猪用饲料;不得使用泔水饲喂生猪等。
01饲料厂装卸饲料区域
02饲料车沿外围运输饲料
03中转料塔
04消毒池中的饲料车
消毒后脏轮胎
4)后备种猪引进:隔离和驯化是重点;
引种风险: 精液(来源场健康状况; 疾病监控和批次检测; 运输流程)
替换用引种: 来源(健康度高); 隔离舍(>350米)或者场外隔离舍;
种猪的驯化:引进后备母猪缓慢暴露在受方猪群存在的病原面前,并使其有充足的时间进行恢复和建立免疫力;适度和足够时间恢复;密切的临床监控,暴露不足会导致免疫力不足,但是病原体的过度暴露可能导致发病或死亡;后备种猪入群前PRRS和PED驯化;
5)隔离:提供进一步保障
运输后45天的隔离/检疫期
密切观察临床症状
如果有临床症状,可以进行特定的采样
种猪到达3周后,对关注的疾病进行检测
6)运输管理:监控是重点;
运输风险评估:后备母猪;后勤物资;淘汰猪;肥猪;断奶仔猪;死猪;饲料;
运输风险
卡车清洗风险评估:地点;水压和水温;卡车(驾驶室)清洁;干燥很重要;污染的鞋和工作服;生物安全审计;终检;培训;
洗车点示意图
7)人员执行监督:不断评估;
沟通/审计对生物安全至关重要;
制定时间表,安排负责人督促工作的完成;不断与员工学习生物安全原则,尤其犯错时;
生物安全-每个人的责任。没有完美生物安全,只有不断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