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值
非洲猪瘟
防控的关键时期,中小型规模养猪场是防控的重中之重。笔者通过对中小型养猪场的跟踪调查,发现在
生物安全
管理工作中存在着许多问题,给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带来诸多困难和极大的风险隐患。
1、存在的主要问题
1.1 生物安全意识淡漠,建设布局不科学 大部分场主生物安全意识极为淡薄,相关制度不健全或者不严格执行,导致疫情风险高。多数猪场的建设没有经过严格的规划论证及审批,手续不全,离居民区、水源的距离非常近,部分场址选择不符合动物防疫条件要求,功能区没有严格区分,猪舍条件简陋,设备设施缺乏,疫病发生风险较高。
1.2 盲目引种调种,隔离措施落实不严 大部分养猪场引种时,没有认真调查当地疫病状况及免疫情况,也不进行病原检测,盲目引种;引种后没有进行隔离观察,直接进场。
1.3 消毒设施不足,消毒不规范 部分场没有建设消毒设施,有的虽然建设了但没有充分利用或者很少利用; 大部分养猪场在消毒工作上随心所欲,没有按时消毒或者根本不消毒。在操作上也不规范,一种消毒药长期用,导致产生耐药性,消毒效果不理想。
1.4 程序化免疫不科学,没有因病设防 多数养猪场不是根据本场的疫病发生情况制定科学合理的免疫程序,而是机械照搬其他猪场或者饲料、兽药推销员介绍的免疫程序,没有因病设防,达不到预期的效果。
1.5 无害化处理设施缺乏,处理不严格 部分猪场没有病死猪无害化处理设施,连zui简易的化尸井也没有,病死猪简单掩埋,留下隐患。粪污的无害化处理也不严格,少数养猪场建设了沼气池,但不能正常使用,粪污在猪舍外随意堆放,对环境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
1.6 大门管控不严,人员车辆随意出入 部分养猪场没有严格限制人员进出,外来人员进出随意,没有严格的消毒措施;饲养员随意进出生产区和生活区;有的甚至养狗、猫等小动物,给猪场带来极大的安全隐患。
2、应对策略
2.1 科学选址,增强生物安全意识 科学规范的选址、设计、建设, 科学划分各功能区。对员工强化非洲猪瘟防控知识及生物安全宣传与培训,将生物安全贯穿整个养殖过程。建立健全生物安全管理各项制度,并严格执行,真正以制度管人、以制度管事。
2.2 搞好引种调种管理 坚持自繁自养原则,不从外地特别是疫区引进种猪,确实需要引种时,要掌握引种猪场猪群的健康状况及免疫情况,认真查验相关证照,做好非洲猪瘟等疫病的实验室检测。引种后隔离饲养至少21d,做好观察和消毒,隔离期满无异常,方可混群。
2.3 搞好车辆、人员和工具管理 禁止外来车辆,特别是收购生猪、运输饲料的车辆进场,运猪车辆在距场500m 设立装卸点, 并严格消毒;员工和客户工具车在场外存放。工作人员实行封闭管理,尽量减少外出次数,不要与其他养猪场相互串门。工作人员每次进场都必须经严格洗澡消毒,并隔离24h 后方可进入生产区。员工不得携带场外的猪肉及猪肉制品进入场内;工作人员的工作服要每周集中清洗消毒。本场工具不得外借,也不能借外面的工具使用,内部物品及工具要严格限制串用。
2.4 搞好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工作 猪场大门口设消毒池和消毒室,在每栋猪舍前设小型消毒池;对环境、猪舍和相关设施设备等每周消毒一次,消毒药一个月更换一次。建议环境、猪舍、车辆等消毒可选择碱类、戊二醛类、酚类和过硫酸氢钾类;带猪消毒可选择络合碘、复合型戊二醛,季铵盐类消毒剂;工作人员衣、帽、鞋等消毒选择过硫酸氢钾类消毒剂;饮水消毒可选择含氯类、过硫酸氢钾类、季铵盐类。做好病死猪的无害化处理,可选用化尸井、焚烧或深埋等方式。
2.5 搞好饲料控制,禁止使用餐厨废弃物 禁止从疫区购买饲料原料,避免饲料中添加猪源性饲料添加剂,禁止购进含有不合规的猪源性饲料添加剂的饲料。同时,严格禁止使用餐厨废弃物喂猪,减少疫病发生风险。
2.6 搞好程序化免疫工作,提高猪体抗病能力 根据本场实际情况制定合理的免疫程序,并严格执行;每年春、秋季2 次检测猪群免疫抗体水平和病原,以便及时强化免疫。同时,做好猪群驱虫工作,减少寄生虫病的发生,提高生猪抗病能力。
2.7 搞好饲养管理工作,消除安全隐患 夏季要保持猪舍通风良好,冬季做好防寒保暖;随时清除猪舍内外杂物、杂草,搞好杀虫、消毒,防止蚊蝇孽生。每个季度定期灭鼠1 次。猪场要建设围墙,围墙外禁止栽种高大的树木,以免引来野鸟栖息,造成疫病传播。严格执行门卫制度,禁止闲杂人员随意入内。场区禁止饲养狗和猫等小动物,避免流窜带毒,消除安全隐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