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国2018年8月出现第一起 非洲猪瘟 案例以来,全国范围内猪只存栏量也经历了急剧下滑与快速回升两个阶段,但自2020年11月份起,我国部分地区再次遭受了非瘟疫情的严重冲击,这些地区的养猪业受到重创。
与2018年-2019年不同的是,引起本次疫情的毒株更加多样化,部分地区出现了自然致弱毒株;精准剔除方案在本轮疫情处置中也遭遇了巨大挑战:失败或淘汰率高。
一 部分地区非洲猪瘟流行毒株分析
1、2020年12月,在中国畜牧业高质量发展论坛上,某集团专家对国内感染自然致弱毒株猪群的临床症状、排毒状态、采样方式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报告中指出自然致弱毒株感染的猪群中存在无症状感染猪只,并存在间歇性排毒现象;对于自然致弱毒株感染的猪只,咽拭子是检测非法疫苗毒的zui优采样方式;遭受自然致弱毒株感染的猪场后期必须启动ELISA抗体检测,才能实现完全净化。
2、2021年2月,军事科学研究所发表的论文《1株 非洲猪瘟病毒 自然变异毒株的鉴定》中首次证实了我国非洲猪瘟病毒自然变异毒株的存在。该毒株核酸序列共计缺失1252bp,导致非瘟病毒血吸附特性丧失;除此之外与ASFV SY18株相比,该毒株(ASFV HuB20株)核酸序列中还存在多处变异。
3、2021年2月哈兽研发表的论文《Emergence and prevalence of naturally occurring lower virulent African swine fever viruses in domestic pigs in China in 2020》中对我国5个省份的非洲猪瘟病毒流行病学情况进行了分析,与ASFV HLJ/18相比,有11个分离毒株在EP402R(编码CD2v蛋白)区存在4种类型的突变,致使分离毒株不能编码具有完整功能的CD2v蛋白;HAD试验表明CD2v 蛋白翻译提前终止的突变株均丧失红细胞吸附能力;动物试验表明缺失 HAD 表型(non-HAD)分离株毒力降低,接种猪引起持续感染、慢性病程和部分死亡。
二 非瘟疫情的临床表现
我国目前非洲猪瘟病毒除强毒外,出现了自然致弱毒株。在猪场环境下,实验室无法对毒株的核酸序列进行详细的分析,条件许可的也只是简单鉴别下CD2v与MGF基因是否缺失。但从现场角度看,目前部分猪场的感染猪只呈现出不同于2018年的临床表现。
1、潜伏期延长 非瘟的潜伏期长短不一,在2018-2019年度,非洲猪瘟案例潜伏期一般在4-6天左右;但在2020-2021年度非洲猪瘟的潜伏期较多的分布在10天左右,甚至达20天之久。
2、临床表现与检测结果出现偏离 非瘟防控的一项重要举措就是实验室检测,实验室检测在非瘟防控中,尤其是精准剔除阶段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在2020-2021年度之前,猪场通过对异常猪只的检测能够非常方便地筛检到感染猪只,或通过普检提前1-2天发现少量感染猪只。但在本轮疫情中,检测结果与临床表现之间的关系出现了较大变化,表现为异常猪只连续多天检测阴性,zui终呈现阳性感染;或表现正常的猪只检测到大量阳性猪只。
3、感染猪只病情发展缓慢 在2018-2019年度,猪只一旦检测为阳性,CT值会随时间显著下降,猪只一般在3-5天内死亡;但在2020-2021年度,很多检测阳性猪只的CT值不足25,而猪只病情发展缓慢,死亡延迟。
4、采样方式不同,彼此间检测结果差异显著 在猪场精准剔除过程中,采样方式包括咽拭子采样、鼻拭子采样、唾液采样、血拭子采样、淋巴结微创采样及肛拭子采样。在2020-2021年度之前,常用的采样方式有鼻拭子采样、唾液采样和血拭子采样,通过这些采样方式,问题猪场都能够取得较好的“拔牙”成功率。但在2020-2021年度,部分猪场发现以上采样方式彼此间结果匹配率差距较大,在自然致弱毒株感染的猪场咽拭子采样zui优,而血拭子采样结果较差。
三 精准剔除失败或淘汰率大的原因
2019年各大养猪企业通过反复实践,形成了以 生物安全 为基础的“早、快、准”精准剔除方案。但在2020-2021年度,该方案遭遇了严重的挑战,表现为精准剔除失败或淘汰率大。原因大概有有以下几点:
1、存栏量不同大环境不一样 在2019年下半年和2020年上半年,全国猪群存栏密度较小,环境感染压力小,生物安全压力小,即使有个别猪场出现感染现象,猪场通过上述方案在短时间内即能够迅速恢复生产。而进入2020年下半年,新建场、复产场大量投入使用,猪群密度增大,个别地区甚至超过非瘟之前养殖量,区域防控压力大、生物安全压力大,随着外界气温降低,非瘟疫情呈现燎原之势。
2、温度差异 在非瘟精准剔除方案风靡行业,成为业内茶余饭后谈资的那段时间,期间相当长一段时间是环境温度较高的季节(春末、夏季与初秋)。从我国非洲猪瘟病毒这两年半的流行趋势看,与新冠病毒一样,非瘟病毒“怕热不怕冷”,在温度较高的季节,病毒的传播能力下降,猪场生物安全压力较小。进入2020年11月份,气温下降,环境消杀效果下降,再伴随猪群密度升高,一旦区域内有猪场感染,整个区域迅速沦陷。
3、毒株差异 2019-2020年度全国范围猪群密度较小,自然致弱毒株呈现散发现象。进入2020-2021年度,伴随着猪群密度增大自然致弱毒株在部分地区呈现流行态势。
养殖密度增大、气温低、毒株变弱是2020-2021年度疫情爆发的三大原因,从两年半来的猪群发病规律看,区域内猪群密度的大小是本区域能否成功防控非洲猪瘟的主要原因。在2019-2020年度的冬季并未发生大规模的疫情,自然致弱毒株在此期间内也未引起大范围猪群的感染,因此,气温低与致弱毒株只能对疫情的发展起促进作用。
四 精准剔除成功要素总结
虽然2020-2021年度的疫情较为严重,部分地区猪群存栏量减损超过2018-2019年度,但仍然有不少猪场幸免于本次疫情,精准剔除率也维持在较低水平(以母猪存栏计,淘汰率不足0.5%,非疫苗毒)。猪场采取的措施也不尽相同,总结如下:
1、猪场管理者统一思想 猪场管理层必须统一思想,制定的方案必须切实落实到位。如前所述,采样方式多样,对非疫苗毒而言,所有的采样法都能满足精准剔除的需要,但落实到具体行动上,猪场尽可能在一段时间内固定一种方法,切忌朝三暮四,引起员工思想混乱。猪场管理者必须结合自己猪场员工的水平(执行力、生物安全的认识程度)选择适合自己猪场的“拔牙”方式。
2、管理者下沉一线 精准剔除方案本身并不复杂,归纳为三个“早、快、准”,但成功与否更在于执行。管理者下沉一线能够了解猪场的疫情形势、能够及时纠偏,能够将方案具体化使之符合于本猪场的情况。
3、前期拔牙一定要“狠” 在本轮疫情处置过程中,很多猪场受前期经验影响,在发现阳性猪只时只处理阳性栏位,临近栏位或对面栏位未做处理(大栏感染也是仅处理一个栏位),致使在后期接连在临近区域出现阳性猪只。
4、绝对静默期适当延长 本次疫情的潜伏期相对较长,很多猪场受前期影响,绝对静默期只有7天左右,之后开始恢复部分操作,比如上产床、断奶等,结果由于猪群移动造成污染面扩散。可适当延长至21天。
5、单料槽单水嘴饲养模式 在本轮疫情处置过程中,单料槽单水嘴饲养模式的猪场污染面小,淘汰率小。
6、后备尽量避免采取大栏饲喂模式 在第一轮疫情后部分复产场对限位栏与大栏的比例重新进行了设定:减少大栏、增加限位栏,在本轮疫情处置中污染面小,损失小。
7、全群筛查采取慎重态度 管理者必须评估自己猪场的人力与实验室检测能力,人力不足或员工生物安全意识较差的猪场慎重采取全群普查的方法。
8、“拔牙”过程中严控生物安全措施 大多数猪场对生物安全措施包括“拔牙”过程中的各项措施具有详细的要求,但需要加强演练。
9、采取抗体检测,完全净化疫情 本轮疫情的非瘟病毒潜伏期较长,毒株较弱,单靠过去的抗原检测无法完全清除疫情,在静默期结束后需要对猪群进行抗体检测。
五 总结
本轮疫情表明,我国非瘟防控任重而道远。区域联防联控仍然是我国在防控非瘟中面临的巨大任务;各养殖企业不贪图一时利益,不销售问题猪只是我们降低感染压力、减小防控难度而亟需解决的问题;在精准剔除过程中,抗原抗体双检,尤其是自然致弱毒株感染的猪场在静默期结束后的抗体检测,是净化猪场疫情的必要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