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搞好养殖,从产房抓起,产房是猪场成败的关键!
随着现代规模化养猪的发展,猪的疾病的发生也越来越严重,严重影响了养猪业的发展,为什么在饲养管理条件越来越好的情况下,疾病发生还这么普遍,值得广大养殖同仁反思。
其中产房在疾病的发生过程当中起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产房是新生命诞生的地方,也是各种病原微生物滋生的场所,如果消毒不好产房就成了一个活体病原库(如气喘病、链球菌等),要做好全场防疫,就必须要做好产房工作。产房防疫用药程序多,工作流程也复杂,如果产房工作做不好,将影响整个猪场的正常生产运行。现将产房的工作程序作一介绍,以期给各位养殖同仁有所帮助。
母猪和仔猪转走后用清洗机对圈舍进行彻底清洗,包括圈、栏杆、保温箱、料槽、水管、地、墙、窗户、记录牌等,栏杆、料槽、水管要用刷子进行擦洗,设置专人进行监督检查。基本程序是:仔猪转出——清洗合格——圈舍干燥——密封消毒——敞开通风——密封消毒——通风——母猪转入,圈舍清洗完后,空栏到转猪至少一周左右。很多病原体都是由母猪带入产房的,因而在母猪进产房前要进行洗澡,在妊娠舍和产房的通道建洗澡装置,夏天凉水,冬天温水,用水管或喷头冲洗,毛刷刷污垢,冬天用毛巾擦干。虽然这样需要较大的人力和资源投入,但和疾病损失比起来是一种成本节约。
产房建设是前后两门对流,窗户通风,但人员只能从同一个门进出。舍内舍外的消毒设施要方便、实用,利于实施。zui简单又实用的就是在舍外安一水龙头,可洗手、洗工具,在进门处的墙上安一洗手消毒盆,在下面放一脚消毒盆或消毒脚垫,每天更换一次,进出手脚消毒,进舍必须穿专用工作服,外来人员严禁进入产房。
除日常的使用工具和疫苗外,所有的物品进产房前必须进行严格消毒,象保温板和其铺垫物(麻袋)、称重的称、药品、饲料等都要在大门处进行熏蒸后才能使用,日常使用的工具使用后都要进行清洗。粪车拉粪后要进行彻底清洗,在舍外进行喷雾消毒后才能进舍。
一头母猪准备三桶水(一桶温热清水、两桶温热消毒液),三条毛巾(一条用于清洗、一条擦干母猪、一条擦干仔猪)。母猪下腹部要进行清洗,特别是乳房、乳头要彻底清洗、用消毒液擦洗消毒。母猪臀部也要清洗干净,特别是阴户周围要彻底清洗、消毒。消毒溶液可以用3%来苏尔溶液或0.1%的高锰酸钾溶液。另外还要准备好其他用具,如盆子,剪刀,碘酒,剪牙钳、耳号钳、断尾剪等,将消毒好的保温箱再擦一次,检查准备好消毒过的电热板、保温灯,麻袋(接产时放初生仔猪垫用)。
仔猪出生后,接产人员的手要用消毒液清洗,用毛巾擦干仔猪口鼻和全身黏液。注意每接产一头仔猪用的毛巾都要进行清洗消毒后使用,每桶消毒液根据清洁度进行更换,每接产一窝仔猪无论消毒液有多干净,都要更换消毒液;每一窝接产用的毛巾要专用,不能和其他同时接产的仔猪混用,用后要进行彻底清洗、干燥、熏蒸。
仔猪出生后要剪乳牙、断尾(也可以不断),剪牙是避免仔猪咬伤乳头。为了避免疾病传播、细菌感染,每剪一头猪的剪牙钳和断尾钳都要进行消毒,同一窝猪可以用酒精擦洗消毒,不同窝仔猪就要用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断尾后还要用碘酒在断处进行消毒。
为了便于管理,剪耳号一般是由专人操作。剪耳号人员的手每剪一窝猪手要进行消毒,每头猪剪后耳号钳的剪耳号端要用酒精进行擦洗消毒,每剪一窝猪整个耳号钳都要用消毒液进行浸泡消毒。每头猪剪后耳朵上的伤口要用碘酒进行表面消毒,以防细菌感染。
断脐带zui好用手掐断,有利于断端愈合。掐脐带的手要清洁、消毒,脐带断端使碘酊涂擦消毒,防细菌感染。
仔猪出生后及时让仔猪吃到初乳,初乳中含有丰富的母源抗体和免疫球蛋白。
无论是母猪还是仔猪,每喂一次都要把上次料槽内的剩余料清理干净,以防饲料变质引起仔猪拉稀,仔猪料槽内如有粪尿要随时清理,以防仔猪吃被污染的饲料到引起拉稀等。
及时清扫产房内的粪尿,以防发酵产生氨气等有毒害气体,圈舍卫生是影响仔猪健康和成活率的关键。同时保证好圈舍内温度,处理好通风与保温的矛盾。在保证温度的情况下加强通风。通道要随时清扫,舍内保持清洁干净、干燥。
尤其是今年冬天遭遇了连续降雪的恶劣天气,凡是产房温度没有保障的仔猪成活率很低,再加上近段时间传染性胃肠炎的发生,一般在40%-60%左右,甚至有的更低,严重降低了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因此建议有条件的猪场,改善产房温度,增减仔猪保温电热板和保温灯泡等来保证温度提高成活率。
由于产房数量有限,在生产过程当中不能做到全进全出制,一般都循环使用,不能彻底消毒,一旦产房被病源污染,将造成猪场内疾病不断的循环发生,尤其是气喘病和链球菌等病原体,一旦感染很难从猪场内消除。因此,产房是不容忽视的防疫消毒重地,要想搞好养殖,从产房抓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