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的饲养管理是生猪生产中的难点和重点,针对其存活率低、难饲养的问题,根据仔猪消化器官不发达、调节体温能力差等特点,经多年实践总结了把握仔猪初生养育等“四把握”关键技术要点。
通过农户养猪实践,仔猪存活率从82.6%提高到95.5%,能繁母猪年产达2.2胎,比原1年2胎提高0.2胎,效果明显。
1 把握仔猪初生养育关键技术
母猪产后3~5d内分泌的初乳含有丰富的蛋白质、维生素、抗体及较多的磷酸、镁盐,有利仔猪消化道蠕动,促使胎粪排出,还可提高其抗病力。
仔猪出生后先用接产专用毛巾迅速擦干嘴巴和鼻子的黏液,保证小猪自主呼吸,迅速擦净体表的羊水,在距离仔猪肚脐端4cm处先结扎后,断其脐带,并用5%的碘酒消毒断端。
为确保每头仔猪都吃上初乳,把弱小仔猪固定在母猪前半胸乳汁较多的奶头上吃乳,强壮仔猪固定在后半部的奶头上,可达到全窝仔猪均匀生长的目的。
初生仔猪毛稀、皮下脂肪薄,体表面积大,体温调节能力差,特别怕冷。因此,冬季要加强保暖工作,猪舍内多垫干净稻草,保持干燥,关闭窗户,挂草帘保温。同时用150~300 W红外线灯泡加温,灯光悬挂离地面40~50cm高处,舍内温度保持在30℃左右。
产后1周内认真管护,避免仔猪被压或被踩;产后3d内注射含铁量为150mg/mL右旋糖酐铁注射液1mL,7日龄补注1次,避免因缺铁而引起相关疾病的发生。
2 把握仔猪下痢防控关键技术
新生仔猪消化能力差,抵抗力弱,易发生下痢,不仅影响仔猪增重,严重的可使发育不良,形成僵猪甚至造成死亡。
引起仔猪下痢的原因多而复杂,在加强妊娠母猪饲养管理的同时,要针对不同原因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产仔时可采用接生粉处理,预防仔猪黄痢;饲喂仔猪时添加立极好预防仔猪下痢,发现仔猪下痢应立即隔离治疗。仔猪白痢可用中草药白头翁60g煎汁,拌料饲喂哺乳母猪,也可将白头翁研成粉末,直接拌入料中饲喂母猪,早、晚各1次,一般1d即可治愈。
3 把握仔猪补料关键技术
母猪泌乳高峰一般在产后20 d左右,之后逐渐下降,而此时仔猪生长较快,应及时补料。仔猪补料可在产后5 d进行,将炒熟的玉米、大豆、大麦磨成粒状或教槽料等放置在竹筒内(竹筒周围打若干小孔,饲料从孔中露出),封口,放于仔猪活动的地面上,仔猪会不断捡食从竹筒内露出的饲料;也可把教槽料涂抹于仔猪口里,一般2~3次即会吃料。
若补充料不是专用教槽料或乳猪料,必须做到饲料多样化、营养丰富,消化能一般在13.4 MJ/kg、粗蛋白18%~20%;并要保持新鲜、干净。每日补料5~6次,并逐渐减少,按照先少后多、先湿后干的原则,注意每次不能让仔猪吃太饱,同时供给充足、清洁的饮水。
4 把握仔猪断奶关键技术
一般农村养殖仔猪的断奶时间通常在50 d后,不利于母猪繁殖力的提高。早期断奶可缩短母猪繁殖周期,提高繁殖力,推行23~28 d科学断奶方法可提高母猪年产仔数。
断奶时将极个别瘦弱的仔猪挑出,继续哺乳6d左右后断奶。断奶后环境温度控制在25℃左右,昼夜温差不超过5℃,避免小猪因温差大而引发腹泻、呼吸道疾病等。
断奶仔猪应采取勤喂少添的饲喂方法,每次喂八成饱,保持其旺盛食欲,晚上10时左右加喂1次有利于生长发育;同时训练好定点排粪尿的习惯。仔猪断奶后7 d内不换料、不去势、不打疫苗,7 d后过渡饲料,必须保证饲料质量和饮水清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