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是养过猪的人都知道,头胎母猪的产仔数是zui少的,产活仔数也就远远少于二胎以上的母猪;至于二者的差距,一般在两头左右;但我今天介绍的这个猪场,二胎母猪的平均总产仔数高于头胎,但产活仔数却少于头胎。
这是怎么回事呢?
品种还是那个品种,母猪还是那批猪,但为什么二胎的成绩下滑了呢?刚看到这个数据的时候,我也感到不解;但经过对场里情况的详细了解后,发现出现这种情况既是偶然,也可以说是必然。
这批猪的后备母猪饲养一直到配种产仔,都是依靠聘请来的技术团队;同时场里也按正常猪场的情况雇佣了许多饲养员;因为人力充足,每项工作都按技术要求严格执行,所以工作成绩非常理想;但头胎断奶后,场领导觉得自己人已经把养猪的过程都了解了,一些技术措施也都掌握,就不需要高薪聘请技术团队了;于是这些技术员陆续撤出,由场里的人员全面接管。
但因为场里的人员都是自己招聘的,多数都是新手,对规模猪场饲养管理的认识不足,而管理团队也并不严格;再加上人手减少,许多工作都做得不那么到位了。
这个问题在其它阶段的影响并不突出,但对种猪来说,影响就太大了;特别是头胎母猪断奶后,许多技术措施没有得到完全执行。
母猪背膘的控制,因哺乳期消耗过大,大部分达不到理想的体况;而在妊娠阶段,没有根据母猪的膘情供料,导致临产时母猪胖得胖,瘦得瘦,整体情况非常不好。
输精过程也被简化,输精时间缩短,公猪诱情也不再那么严格,其它各项也与以前有很大差距。
因为技术团队的离开,员工的工作量加大了;本来都是一些农民,自律性很差,又没有了技术团队的帮助,他们的工作质量明显变差了。
问题发现以后,猪场也想法调整,但失去了技术团队的支持和监督,生产再也难以回复到开始时的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