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个时代,尤其是逆境时代,企业都会做2件事情:一个降本增效;另一件就是资源变现。
资源变现成为企业纾困zui好的方法。但是降本增效却是企业经营重中之重,尤其是数字化的降本增效。
1.唐人神布局数智化
比如,唐人神。
zui近,唐人神发布定增预案,拟以简易程序向不超过35名(含)特定投资者发行股票,募集资金不超过3亿元,计划建设 生猪 全产业链数字智能化升级项目。
根据相关披露,据披露,唐人神拟建设的生猪全产业链数字智能化升级项目包含2个子项目,其中集团化云平台建设与升级项目拟使用募集资金6000万元,数字智能化养殖体系建设与升级项目使用募集资金2.4亿元。后者主要以智能养殖设备、物联网和人工智能技术等,实现猪舍智能环控、精准饲喂、智能巡检、智能基因测定。同时,通过开发物联网平台,实现养猪全场景 数字高效管控,助推传统生猪产业向智慧养猪转型升级。
其实,这不是唐人神首次布局数字化。很多年之前,唐人神就提出“数字化助推千亿“追梦”工程”。
自2003年开始,唐人神集团自2003年开始引入金蝶软件进行财务核算及供应链信息化建设,帮助唐人神集团助推产业链发展,实现供应链产业协同一体化;同年,唐人神集团提出“物联网+大数据+智慧猪场”的养殖模式。
此后,为落实集团数字化转型战略,唐人神集团创始人兼董事长陶一山亲自挂帅总架构师、集团总裁任项目总负责人,并组建了数字化转型办公室,下分业务项目、数据项目和智能项目三个项目组,推进数字化战略。
这些年,除了内部流程与组织的数字化,唐人神核心加速养殖数字化,陆续公司还建立了智慧养殖平台、智慧饲料平台、智慧屠宰平台等数字化系统,实现了从原料采购到产品销售的全流程监控和优化。
透视唐人神布局数字化,探究其原因有3点:1)加大工作数字化,加快企业的数字化全局转型,实现企业节本增效;2)推进养殖数字化,降低运营成本,实现企业规模化、产业化;3)为了产业协同,通过工作数字化、生产端、加工端数字化加速集团产供销一体化协同,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2.新希望、圣农、温氏等养殖企业纷纷数字化
除了唐人神之外,新希望、圣农、温氏等养殖企业纷纷布局数字化,尤其是养殖端、加工端、屠宰端的数字化。
1)新希望构建“数字化生态”
早在2013年,新希望提出年轻化、国际化、互联网化、产融一体化的“四化”战略进行变革转型,也正是从这时起,新希望开始了系统化的数字化转型探索。
刘永好曾表示,数字化不能只是一项工具、方法,而必须是一个原生的系统,包括产品业务、运营管理、系统研发的数字化。
另外,2018年初,新希望提出生物科技的“6936战略”和信息科技的“146N数字化战略”,推动新希望向现代科技产业集团转型升级,正式全面启动数字化转型。
2020年初,为了把数字科技对外赋能也作为一项业务,新希望将旗下的数字农业研究院、数字战略咨询服务公司、智慧水务公司、智慧乡村公司、智慧智能养殖公司等13家专业公司,以及大约2000位数字科技人才整合为了新希望数字科技集团,用于探索乡村场景的数字化业务。到2020年底,新希望旗下已经拥有三家研究院、17家数字科技合伙人公司,几十家数科投资生态公司。
由此可见,新希望对于数字化,不仅仅是养殖端发力,而是希望把数字化植入到农业全产业链里,并赋能整个生态。
2)圣农发展打造“数字圣农”
圣农发展创始人傅光明表示,三十多年,圣农集团zui成功的事情之一,就是打通了白羽鸡完整的产业链,让养鸡行业从传统农业到智慧工业。
早在2016年,圣农发展公司在同行业中开启农业养殖4.0 时代,计划用3年时间实施农业养殖4.0体系,实现管理智能化、生产自动化、食品安全系统化、环保消防标准化,使公司成为世界上生产经营管理先进的肉鸡生产企业。
圣农集团的数字化也是全生态,无缝隙的数字化。比如,圣农集团的饲料厂生产线由计算机自动控制监测、智能化生产;孵化厂巷道式孵化设备自动控制温度、湿度,定时翻蛋及自动报警;肉鸡加工厂屠宰设备自动打毛、自动清洗、自动掏膛、自动分割鸡体;万安孵化厂使用智能物流仓储系统,机器人代人工自动输送雏车盘和苗鸡筐。
另外,2022年,圣农集团积极拥抱“双碳”时代,探索低碳发展新路径,首家智能低碳肉鸡加工厂——肉鸡加工6厂正式投产。新建2个智能隧道速冻库,采用制冷剂替代氨制冷,产品自动进出,减少冷气泄露,采取避峰就谷,凌晨制冷速冻,氨使用量减少90%,能耗下降30%。
前些年,圣农集团发布了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其中,喊出“10亿羽”出栏目标离不开科技,“数字圣农”的提出也表明圣农集团还将在科技化的道路上继续前行。
3)温氏股份:用数字化管理5万+养殖户
早在2019年, 温氏集团信息中心副总工程师周军波在发言时表示,温氏将通过5年数字化转型到2023年实现整个产业链的系统全面的云应用。
周军还表示,借助数字化技术,温氏股份打造温氏现代农业产业互联网平台,其中包括温氏商城、温氏的阳光采购,以及温氏的农户服务平台,这也成为温氏的“后台、中台、前台”。
在探索数字化进程,温氏应该是走在同行的前列。早在20世纪90年代,温氏股份便开创了畜牧业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化管理的先河,伴随着企业和信息技术不断发展,温氏与时俱进对数字化建设进行了数次迭代,开创了新的场景应用。2005年,温氏现代化数据中心建设启动,2010年,开始开展物联网相关新技术的探索和研究。
如今,温氏已经形成了2地3中心的数据管理中心对数据进行贮存、运算,以及融合在企业运营8大层面的数字化应用体系。
做这些努力的核心,温氏还是希望利用数字化技术赋能养殖户。温氏拥有5万+养殖户,如何把这些养殖户连接起来?于是,温氏采用移动互联网技术构建合作农户专用服务平台“农管宝”,打通集团与农户的zui后一公里链接,帮助农户足不出户就可以完成日常养殖业务。
相关数据显示,温氏发力智慧平台减少跨区销售而带来的效益就可达1.5亿元。销售岗位人数从430人减少到133人,人力成本减少3520万。
小结一下,面临成本上涨、行业竞争加剧,新希望、圣农发展、温氏股份这样的养殖巨头借助数字化技术实现降本增效、解放劳动力、从而实现传统养殖迈入数字化养殖时代。然而,这不是终点,而是起点!
3.数字化,不是养殖企业的第二曲线
数字化,是不是养殖行业的救命稻草呢?或许不是!
据国家发改委的监测数据推算,生猪养殖头均亏损达120.74元,并且生猪养殖行业的整体性亏损已持续了5个多月。
近些年,除了新希望、圣农发展、温氏股份、牧原股份等企业不断地加码数字化,然而,亏损一直充值着整个养殖行业。
数据显示,2023年一季度,19家龙头猪企亏损金额接近百亿元。其中,牧原股份亏损11.98亿元,温氏股份亏损27.49亿元,新希望亏损16.86亿元,正邦亏损11.79亿元,占亏损总额的70%。
亏损、股价下跌、业务萎缩...负面事件频频,那么,数字化有可能真是养殖企业的工具,而不是救命稻草,更不是企业的“第二曲线”。
中国农业产业分析师李剑认为,第二曲线是一种业态的突变,模式重构、路径的创新。然而,在数字化布局上,养殖企业仅仅“+数字化”,其服务生态没变,业务结构也改变,商业模式均没有发展突破。
但是,我们不应否定数字化的作用,数字化帮助企业加速现代化进程;同时,数字化助推了养殖企业迎来“第二曲线”新时代。
01.布局消费端
养殖企业布局消费端就是业务模式的跃迁,带来企业来到了一片“新的绿洲”。
2C市场是一个万亿级市场!诱人的市场规模,迫使养殖企业从关注技术,到关注品质、关注品牌、关注消费者、关注社会。
因此,养殖企业布局消费者,是养殖企业市场的重构,实现了企业内部机构与外部结构的再造。比如,温氏股份、新希望都在加码消费端布局。
02.发力屠宰端
“得屠宰者,得天下”...
透视发现,美国的前五大屠宰与加工企业已经占据了超过80%的市场份额,牢牢掌握着产业链的定价权,甚至直到今天还在不断地推动着行业继续集中。另外,在产业链的利润分配环节中,下游屠宰环节的利润占比更大。
就竞争而言,养殖竞争有两条路线,一条是通过控制有屠宰权的企业进而控制收购权,另一条是通过控制养殖企业直接掌握上游的定价权。
因此,控制屠宰,就控制了定价权。所以,牧原等养殖企业也纷纷扩建屠宰产能,也曾对外表示:“出栏、屠宰、加工于一体也是牧原今后的发展目标。”
除了牧原股份,新希望也发力屠宰业务,新希望在屠宰端的布局,也促进了产业链的综合价值发挥,同时通过“养宰联动”孵化出的更多爆款产品,也将成为新希望公司的全新增长极。
03.探知预制菜
有机构预测,未来,国内预制菜市场将保持较高的增长速度,预计到2026年,国内预制菜市场规模将达到10720亿。
与此同时,预制菜帮助农业企业连接二产与三产,有利于农业企业加速现代化、产业化,帮助企业开辟了新的市场与新格局。另外,还纷纷推动了农业食品上市公司的股票。
因此,预制菜号称养殖企业的“第二曲线”,并成为企业的战略布局。
比如,唐人神、圣农发展、新希望、双汇发展等养殖上市公司纷纷加码预制菜的布局,推动多款预制菜产品。
当然,这里谈到的布局消费端、发力屠宰业务、探知预制菜等“第二曲线”都离不开数字化的赋能。所以,红海时代,数字化是农业企业重要行为,但绝不是企业的第二曲线。需要在数字化赋能下,变现才是核心占领。
小结一下
数字化帮助企业飞得更快,但是第二曲线是帮助企业飞得更远!
有人表示,大多数企业的数字化动作,只是为了缓解焦虑!如何把数字化转化成“现金”才是农业企业真正的课题。
面对行业竞争、消费者选择面增多,未来的数字化布局,是企业必选,但是以“数字化”探寻“第二曲线”将会更有意义与价值...(作者:逍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