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切实做好2020年草地贪夜蛾监测防控工作的通知
农技植保函〔2020〕2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植保(植检、农技)站(局、中心):
2019年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26个省份,并在华南、西南等地定殖。专家研判,2020年草地贪夜蛾北迁时间更早、发生区域更广、危害程度更重,防控任务更为艰巨。为切实做好2020年草地贪夜蛾防控,防止造成重大危害,现将监测防控工作要求通知如下。
一、提高认识,及早谋划全年防控工作
2019年草地贪夜蛾侵入我国表现适生性强、危害作物种类多、危害程度重的特点。专家分析,2020年草地贪夜蛾可侵入包括东北在内的广大玉米产区,除对玉米造成危害外,还会对西南、长江中下游和黄淮地区小麦,西南、华南地区甘蔗、高粱等多种作物安全生产造成重大威胁。玉米、小麦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甘蔗、高粱等是重要的特色作物,做好草地贪夜蛾防控事关保供给、保增收、保小康。因此,各地应充分认识今年草地贪夜蛾发生的严峻性和复杂性,充分认识做好防控工作的重要性和艰巨性,及早谋划和安排全面防控工作,制定完善的防控预案,突出技术措施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出实招和硬招,同时积极协调相关部门做好经费、物资、人员等各方面的安排。
二、强化监测,切实提高预警能力
做好草地贪夜蛾监测预警是科学防控和有效防控的前提和基础。当前南方省份应重点做好越冬普查,尤其是云南、海南、广东、广西、福建、四川、贵州、西藏、江西、湖南等省份应全面做好冬季发生区域、为害作物、发生面积、虫口数量以及为害情况调查,为周年繁殖区划分、实施区域治理提供依据。各地应密织监测网点,及时布设高空测报灯、性诱捕器等有效设备。诱测时间,边境省份和周年繁殖区应全年监测,迁飞过渡区3-11月、重点防范区4-10月监测。我中心联合中国农科院植保所拟于今年4月启动雷达联网监测,四川叙永和北京延庆等生产部门的雷达将并网运行。各地应积极筛选应用自动化、智能化监测设备,系统掌握种群迁入迁飞动态;关键时期组织专家会商,研判虫情形势,准确发布预报。继续执行新发县当天报和发生区周报制度,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预警。
三、强化防控,保证技术措施科学有效
针对部分地区菊酯类药剂防效不高的实际,各地在使用农业农村部推荐的25种药剂时,应注意将菊酯类药剂与其他药剂混用,同时还应将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轮换使用,一季作物使用同种农药不超过2次,以延缓害虫抗药性产生。针对草地贪夜蛾危害常态化和危害作物多样化的情况,各地应探索玉米、小麦等作物不同生育期的科学用药技术,注意药与械、药剂杀卵和杀幼虫、不同施药方式、生物农药与化学农药等措施的协同有效。针对玉米成株期用药难和作物苗期易受害的实际,探索颗粒撒施和拌种等方式的防控效果,尤其是针对小麦田高龄幼虫钻土危害的习性,探索夜间诱饵诱杀技术。各地应重视采取综合防治技术,推进科学安全用药,努力实现草地贪夜蛾防控和农药减量增效双赢。
四、强化指导,做好监测防控效果评估
2019年草地贪夜蛾入侵我国,生产上采取了多种应急措施和对策,相关企业紧急供应了多类设备产品,一些监测和诱控设备和产品存在效果不佳现象。各地应跟踪性诱、灯诱、食诱、天敌等各种产品的使用情况,评价其诱测和控制效果,向生产推荐优质高效产品。同时,做好防与不防、化学防治与非化学防治、专业化统防统治与农民自防、综合技术与单项技术的防控效果的对比工作,并关注药效变化情况。各地可组织科研教学等单位专家成立指导组,科学评估危害损失和各项措施的防控效果,制定涵盖不同生态类型、不同作物种类、不同虫口数量的全区域、全生育期防控方案。继续调动发挥专家团队技术支撑作用,开展巡回指导和多层次技术培训,并在虫害发生关键时段,深入田间了解生产情况,解决生产突出问题,保证防控工作取得实效。
五、强化治源,做好冬春季虫源地有效防控
我中心近期调度,草地贪夜蛾在云南、广东、海南、福建、广西、四川等6省冬玉米田危害,云南和四川冬小麦局部田块发生,贵州、江西、湖南、浙江、湖北等地收获的玉米秸秆或土壤中可见活虫(蛹),尤其是云南、广东、海南等省份鲜食玉米田发生普遍、虫量较高。以上省份是推测的草地贪夜蛾越冬区,也是境外虫源迁入的前沿,做好冬春季的防控对全国虫害控制起到关键作用,因此,当前华南和西南地区zui紧迫的任务是做好发生田块的冬季防控,实施带药侦察、点杀点治,有效压低越冬虫源、降低春季种群基数。同时积极探索虫源地长效治理对策,形成农业措施、生态调控、天敌利用和药剂防治集成技术模式,实现虫害的源头控制。我中心近期将组织专家赴南方省份开展实地调查和技术指导,确保冬季防控工作有序有效。
全国农技中心
* *- 上一篇:探索多元化销售模式 尽快释放超期政策粮库存
- 下一篇:玉米秸秆还田补贴 600元/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