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经济的增长和产业的融合发展,产业经济学研究在产业转型和发展中发挥的作用越来越明显。一枚鸡蛋,一头连着养殖户的生计,一头连着老百姓的生活;一头连着饲料、疫苗、蛋鸡企业的生产,一头连着线下的菜市场、超市、团餐以及线上的生鲜零售平台。如何分析此中各要素之间错综复杂的关系,并预测供应链各环节的风险,对于蛋鸡产业价值链优化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对此,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下称“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秦富教授和团队骨干成员朱宁博士在接受《国际家禽》杂志记者采访时表示,自2008年以来,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从育种、饲料、环境控制、防疫、蛋品加工、鸡蛋流通与市场等产业链各重点环节梳理蛋鸡产业发展概况,谋定蛋鸡产业可持续发展思路、发展原则、发展定位、发展目标以及发展路线,并利用鸡蛋供需平衡表对鸡蛋供需进行了预测,谋划蛋鸡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和重点工程,提出保障蛋鸡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措施。这些成果提交至体系办和上级主管机构,对于指导蛋鸡产业可持续发展起到了积极作用。
秦富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教授、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岗位科学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农业资源与区划学会副理事长、农业农村部市场预警专家委员会委员
朱宁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助理研究员、中国林牧渔业经济学会畜牧业经济专业委员会委员。
《国际家禽》:能否先谈谈产业经济学的范畴和研究的意义?农业/畜牧/蛋鸡产业经济学与其他产业经济学有哪些不同?
秦富:目前,国际上普遍认为产业经济学属于经济学科领域。在欧盟、美国、中国,产业经济学大体上以产业组织理论为核心之一。在不同国别、同一国家的不同产业之间,产业经济学的侧重点不同,如有的更强调产业结构理论,有的更关注产业关联理论,不同发展程度、不同发展阶段都非常关注产业政策理论等。在中国,产业经济学研究是基于产业视角、运用经济学理论研究产业组织、产业结构、产业关联与产业政策的综合性应用经济学科。
相对来讲,农业与其他产业有诸多不同之处: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农业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有机交织在一起,同时承受自然风险和市场风险,这是比较独特的特征;农业生产的周期较长;农业生产过程及其产品产生效益偏低;农业是具有准公益性或有公益性特征的产业。从狭义上讲,畜牧业可理解为畜禽养殖业,属于第一产业(农林牧渔等);从广义上讲,畜牧业也属于农业范畴,不仅包括畜禽养殖业,还包括畜禽产品加工业、饲料加工业等衍生产业或配套产业,具有多业态特征。
产业经济学的研究意义包括许多方面,如,有利于统一的经济学体系的建立、经济学和管理学的沟通以及建立有效的产业组织结构、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产业的合理布局、降能耗提效益。再比如,对产业发展规律的研究有利于决策部门根据产业发展各个不同阶段的发展规律采取不同的产业政策,也有利于企业根据这些规律采取相应的发展战略。
《国际家禽》: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只设置产业经济这一个岗位,由您担任研究室主任和岗位科学家开展工作,10年来您zui大的感触是什么?
秦富:体系10年建设目标明确、定位准确,又特别注重不同领域的协同攻关。同时,我们研究室开展工作,得到了体系内及体系外的许多科学家、企业家的支持、帮助。
我觉得,经过10年建设,体系在产业研究领域更加深入、更加专业,与蛋鸡产业发展之间的结合更紧密了,对政府决策及行业发展的支撑作用越来越明显,发挥的实际意义也越来越大。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更符合社会需要了,我们研究室特别注重在人才配备方面的老、中、青结合,持续加强团队建设和后备人才的培养。此外,在研发经费支持方面,非常稳定、有效、有力,有一点建议就是,可考虑适当增加一定额度的国际合作及学术交流的费用。
《国际家禽》:从2008年至今的10年来,研究室承担了哪些国家任务?
朱宁:10年来,产业经济研究室在完成蛋鸡产业关键技术经济评价工作的基础上,主要开展了有关蛋鸡产业的发展趋势与政策、生产布局以及鸡蛋价格与市场供求均衡、蛋鸡产业风险预警、蛋鸡废弃物处理、蛋鸡产业可持续发展、蛋品贸易等领域的研究工作。
我们研究室承担的研究任务以及开展的研究工作兼顾了蛋鸡全产业链,包括:蛋鸡产业相关技术的经济评价和跟踪分析,涉及蛋鸡育种、蛋鸡标准化养殖、蛋鸡疫病防控、蛋鸡饲料、蛋鸡废弃物处理、鸡蛋清洁加工与检测分级等环节的关键技术;蛋鸡产业全产业链及不同环节的实证分析,涉及蛋鸡产业风险预警、蛋鸡规模化养殖效果与适度规模、蛋鸡养殖区域格局、蛋鸡废弃物处理效果与政策、鲜蛋和蛋制品流通与消费、禽流感防疫、蛋品贸易等。
在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撑技术集成研究与示范方面:完成“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支撑技术”经济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协助体系完成了《我国蛋鸡养殖规模化发展现状调研分析报告》;深入了解了蛋鸡标准化规模养殖现代技术的实验参数及应用情况,开展了技术经济评价工作;测算了农户蛋鸡规模养殖效率,分析了蛋鸡标准化转型升级的模式;测算了养鸡装备及环境控制技术的经济效益。
在蛋鸡品种创新与高效扩繁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方面:建立了“蛋鸡品种创新与种鸡生产关键技术”经济评价框架和指标体系;对“农大3号”“京粉2号”“大午金凤”和“新杨绿”等蛋鸡配套系的培育及推广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对我国引进祖代蛋种鸡企业的成本效益进行了研究。
此外,我们在鸡蛋清洁加工与检测分级技术研究与示范方面,评价了“保洁蛋”加工关键技术的经济社会效果;在蛋鸡精准营养与饲料技术研究方面,对颗粒料以及粉料饲用效果开展跟踪分析,完成颗粒料以及粉料饲用效果研究方案。
国家蛋鸡产业技术体系产业经济研究室-蛋鸡产业风险、供求均衡及可持续发展研究(十三五任务)
蛋鸡产业风险预警研究:修正禽蛋供需联立方程模型,形成专项研究报告;从蛋农市场预判能力、产业面临的市场风险、鸡蛋价格等方面分析蛋鸡产业风险;研究不确定性因素对我国鸡蛋供需及其价格的冲击效应。
蛋鸡废弃物处理及有效利用研究:完成了蛋鸡粪能源化和肥料化利用的技术经济评价、蛋鸡粪肥料化利用的全链分析;结合跨体系任务,开展有关“蛋鸡+马铃薯”种养结合模式的经济评价工作。
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研究:着重从环境角度开展蛋鸡适度规模养殖问题的研究,利用数理模型从农户视角出发,以利润zui大化为目标,模拟并分析环境规制下的农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并从产业角度探究发展适度规模养殖对于我国蛋鸡养殖业的影响作用。
育成鸡发展现状及问题研究:形成育成鸡专业化生产支撑技术的经济评价框架,并根据示范推广及应用情况,对当前育成鸡专业化水平进行了评价。专门到辽宁、山东等6省开展育成鸡选择行为调研,完成576份问卷,探讨了育成鸡的市场发展前景以及育成鸡企业的商业战略重塑问题,提出了推进育成鸡养殖专业化的对策建议。
疫病防控问题研究:对中小规模养鸡户的禽流感防疫知识掌握状况和生物安全措施实施状况积极性开展了研究;完成蛋鸡细菌病防控系统创新与安全蛋品生产关键技术经济评价。
鸡蛋消费问题研究:继续跟踪调研城镇居民鸡蛋消费问题,对鲜蛋电商平台数据进行监测分析,探究未来鸡蛋电子商务市场的发展趋势。
蛋品贸易研究:一是分析了影响我国蛋品出口的主要因素;二是跟踪研究了我国蛋品出口品种结构和市场变化。
蛋鸡产业政策研究:跟踪评估蛋鸡产业链相关环节政策实施效果,并借鉴国外蛋鸡产业政策,完成年度产业政策分析报告;调查分析了H7N9流感疫情对蛋鸡产业发展和蛋品贸易的影响。
跟踪调研北蛋南养问题:侧重对近年来我国蛋鸡生产区域布局、规模结构及其变化情况进行调研,分析蛋鸡生产区域格局变化趋势和原因以及我国蛋鸡养殖的区域比较优势。
《国际家禽》:这些研究成果在转化与推广方面与其他研究室有哪些不同?
朱宁:由于产业经济研究属于软科学研究,在成果转化与推广方面与体系内部的其他研究室存在显著差别。10年来,我们研究室配合体系内岗位科学家和综合试验站开展了20多项技术的经济评价与跟踪研究工作,支撑了体系重点任务和其他研究室重点任务的顺利开展;产业经济研究室在开展有关蛋鸡产业生产要素、市场变化与产业政策以及蛋鸡产业风险、供求均衡与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工作中,发表了120多篇文章,出版专著9部,获得农业农村部软科学优秀研究成果三等奖1项。向政府部门提交了蛋鸡产业可持续发展战略报告、不同时期的蛋鸡产业发展规划,积累了大量的实地调研数据和资料、参与建设了蛋鸡产业数据库,为国家决策提供了数据支撑以及决策支持。
比如,蛋鸡规模化养殖效果研究方面,通过对蛋鸡养殖适度规模测算,利用蛋鸡养殖规模效率作为衡量标准,得出5万只左右的专业化养殖规模是规模效率和劳动生产率较高的zui优规模;利用环境因素引入到蛋鸡规模养殖效率中得出的效率值,得出3~5万只是蛋鸡养殖的适度规模。利用利润zui大化以及环境因素引入到蛋鸡规模养殖效果的测算中,得出养殖户蛋鸡养殖适度规模约为4.38万~5.63万只。这些成果既丰富了蛋鸡规模化养殖效果的研究,又为蛋鸡规模化养殖提供了借鉴。
同时,我们针对鸡蛋期货对蛋鸡产业的影响进行了研究,针对两会期间鸡蛋期货的热点议题,就鸡蛋期货上市的现实条件和可能对产业发展产生的影响做了探讨和分析;研究鸡蛋期货对现货市场价格波动的影响。我们研究分析发现,虽然我国鸡蛋期货市场具有一定的价格发现功能,但鸡蛋现货价格和期货价格之间的动态关联性较低。
《国际家禽》:从全球蛋鸡产业发展来看,中国蛋鸡产业目前处于怎样的水平?产业附加值分布有哪些特征?
朱宁:我们这些年的研究数据表明,从发展趋势上来看,随着人们对畜禽产品的需求日益增长,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将持续增加。按照近年《中国畜牧业统计》数据测算,目前,国内蛋鸡养殖业的产值约为3000亿元,约占畜牧业总产值的10%;而按照全国蛋鸡产业全产业链的价值测算,根据我们样本的调查研究,估算这一产值在4800亿元左右。
针对中国与美国的蛋鸡产业发展,我们研究室依托团队及农经所的骨干研究人员进行了比较研究,并提出了提高中国蛋鸡产业竞争力的对策建议。整体来看,中国与美国蛋鸡产业发展在蛋鸡养殖集中化与标准化水平、自动化与机械化水平以及鸡蛋深加工水平以及养殖成本、出口贸易等方面存在差距。
我们的研究发现,目前,中国蛋鸡养殖在产蛋前成本、饲料费用等方面与美国相比不具优势,但中国蛋鸡养殖相对平稳。从2016年蛋鸡养殖成本来看,总成本:中国145.45元/只,美国138.97元/只,每只蛋鸡养殖总成本中国比美国高出6.48元;其中,产蛋前成本:中国27.99元/只,美国24.83元/只;饲料费用:中国98.74元/只,美国74.83元/只;其他费用:中国18.72元/只,美国39.31元/只。差距zui大的是饲料成本,每只蛋鸡中国与美国相差23.91元。
一般而言,某一产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越高,它的国际竞争力就越强。在蛋品出口类型以及出口量上,中国与美国差距明显。目前,中国鸡蛋及蛋加工品出口主要集中在中国周边的东亚国家和地区,对北美等远距离国家的出口仅占5%左右。而美国的蛋品出口不仅在北美国家有较高比例(2013年为47.5%),还能够大量出口至东亚国家(2013年有31.2%)。从出口的蛋产品种类看,中国以鲜鸡蛋出口为主,蛋加工品较少,而美国出口的蛋产品中,鲜蛋和蛋加工品几乎是各占半壁江山。从2016年中美蛋品的国际市场占有率比较来看,全部蛋品:中国占3.7%,美国占9.9%;带壳鸡蛋、蛋粉、液态蛋:中国分别占4.4%、2.8%、0.7%,美国分别占9.1%、19.3%、9.1%。虽然中国蛋品国际市场占有率低于美国,但显示性比较优势指数表明,中国蛋品国际竞争力略强于美国。其中,中国带壳鸡蛋国际竞争力较强。但中国的蛋粉和液态蛋国际竞争力很弱,与美国相差较远。
目前,全球蛋鸡产业发展平稳,美国、欧盟、日本的蛋鸡存栏量保持增长态势。蛋鸡产业的附加值主要来自于加工环节,不仅仅是蛋制品加工,还包括蛋鸡粪污的加工,其中,蛋制品加工是未来蛋鸡产业提升产业产值的主战场,而蛋鸡粪污加工是实现蛋鸡产业可持续发展以及种养结合的关键,更是挖掘产业产值的关键。
总体来讲,中国蛋鸡产业主要面临资源环境约束与可持续发展、养殖成本上升与提质增效、鸡蛋数量增加与质量保障、消费转型升级与安全管控、生物安全屏障与疫病防控等方面的挑战,同时还面临鸡蛋需求刚性增长释放发展新潜力、科技创新与技术应用保障蛋鸡业健康发展、蛋品加工业发展带动蛋鸡业转型升级、生态农业发展和环境政策促进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新型经营主体推动适度规模养殖等方面的机遇。
《国际家禽》:据您研究,2019年中国鸡蛋市场有哪些风险?中长期走向如何?
秦富:我们近期研究发现,通过对警情、警源、警兆分析及指标确认,构建了鸡蛋市场风险预警指标体系,并利用市场景气指数模型以及支持向量回归预警模型,能够预测未来半年或更长时间的鸡蛋价格及警情。为了推进鸡蛋市场风险预警以及成果的应用,提出了健全政府公共信息服务平台、夯实数据统计监测基础工作、制定鸡蛋市场风险响应预案等建议。
同时,我们参与蛋鸡产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实施方案研究。为落实农业农村部“实施农业竞争力提升科技行动”工作方案,与体系及相关岗位科学家、试验站站长共同研究,方案瞄准“十三五”制约蛋鸡产业竞争力提升的“国产品种比例、规模化比重、单产水平、鸡蛋品牌化”4块短板;分析了蛋鸡产业未来5年发展的主攻方向。
受国家总体宏观经济发展的拉动、市场供求的趋动、蛋鸡养殖成本的推动、国际市场的联动等关键因素的影响,全国鸡蛋批发均价在2018年7月份开始上涨,到9月份达到9.75元/千克的年内高点,10月份以来开始略有下降但仍处于历史高位,10月份、11月份、12月份全国批发价鸡蛋批发均价分别为8.95元/千克、8.95元/千克、8.72元/千克。比较研究而言,目前全国鸡蛋价位是理性的,保持适度的稳定是必要的;预计,2019年春节后,全国鸡蛋价格将出现一定的波动,或将出现小幅下降。
目前,我们利用局部均衡理论构建了包括多个农业产业的多市场局部均衡模型(中国农业产业模型),预测了我国禽蛋产业未来发展趋势。预测结果显示:不论从短期(2018~2020年)还是中长期(2018~2035年)来看,中国禽蛋产业供需形势总体较为宽松,仍然以净出口为主;禽蛋产量和总消费量持续增长,短期增速加快,长期增速放缓;城乡人均禽蛋消费比持续下降。这一预测结果为编制我国蛋鸡产业发展规划,制定蛋鸡产业发展政策,引导企业、养鸡场和农户把握未来经营方向具有指导作用。
如转载文章涉及侵权,请联系删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