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生猪生产大国,也是猪肉消费大国。稳定生猪生产,对于保障猪肉市场有效供给,防止价格大幅波动,保持经济平稳运行和社会稳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要坚持目标导向、问题导向和结果导向,采取更加扎实有效的措施,千方百计促进生猪生产恢复,全力确保今年年底基本恢复到接近常年水平。
受猪周期下行、
非洲猪瘟
疫情冲击、一些地方不当禁养限养等因素影响,2019年4月份以来,生猪生产严重滑坡,猪肉价格大幅上涨,带动了其他食品价格上涨,给群众生活造成了一定影响。在党中央、国务院坚强领导下,在市场和政策的共同作用下,生猪生产形势持续好转,去年12月份,能繁母猪存栏环比增长2.2%,连续3个月环比增长;全国年出栏5000头以上的规模猪场生猪存栏和能繁母猪存栏连续4个月增长。
然而,南方部分主产区生产恢复势头还不稳固、部分地区发展生猪生产积极性仍然不高、土地环保金融等一些政策措施落实还有死角、中小规模养殖场户复产存在困难等,稳产保供形势仍然严峻。
如何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千方百计增加供给、搞好调控,是推进生猪生产的重要课题。对此,农业农村部畜牧兽医局局长杨振海给出了具体措施。
首先,督促各地抓好目标任务落实。按照“全国各地都要发展养猪”的要求,按年度细化分解到各省,压实“省负总责”要求,督促省区市将任务分解到县。加强对各地生猪生产恢复的每月数据调度、每半月情况调度,建立数据台账和进度表,对标对表抓落实。
其次,推进各项扶持政策落实落地。充分发挥恢复生猪生产协调办公室作用,强化协调和调度,形成工作合力。配合自然资源部门落实生猪养殖用地按农用地管理政策,不需办理建设用地审批手续,简化用地程序,提高用地取得效率。用好生猪调出大县奖励资金,支持生猪生产发展、动物疫病防控和流通基础设施建设。配合银保监部门进一步落实生猪政策性保险,扩大能繁母猪和育肥猪保险覆盖面,降低养殖风险。
第三,加快扩充生猪产能。抓规模养殖扩量提质,落实规模化猪场建设补助,督促项目抓紧开工投产,尽快形成产能。抓中小养殖场户补栏增养,重点落实好龙头企业带万户生猪产业扶贫项目,在湖南、湖北、广东、广西、重庆、四川、贵州、云南、陕西9省(市)16个脱贫攻坚任务较重的地级市,通过项目资金、技术服务等方式,推动大型生猪养殖企业与地方对接,依托“公司+农户”、托管租赁、入股加盟等成功模式和经验,对中小养殖场户实行包片帮扶,带动有能力有意愿的中小养殖场户增养补栏。
此外,巩固不合理禁养限养清理成效。针对排查出的全国10.01万个禁养区,督促各级农业农村部门积极配合生态环境部门,坚决抓好清理整治,尽快纠正禁养区扩大化问题。凡是超越法律法规范围划定的禁养区,特别是打着环保等名义搞“无猪县”“无猪乡”的,必须彻底整改。还要多措并举,确保非洲猪瘟疫情不反弹。
“在突出抓好生猪生产恢复发展的同时,着眼长远全面推进畜牧业高质量发展,将生猪生产支持政策框架拓展到整个畜牧业,促进畜牧业加快转型升级。”杨振海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