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筛选了几家大型养猪集团的防非复养楷模为大家分期展示,不同企业的特色不同,其防控措施也不同,我们应该重点关注其防控逻辑,然后反思自己如何做出更好的改进。
防非复养楷模:新希望六和
(6月19日,新希望六和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故城县的河北新好杨五头猪场正式竣工验收,该项目为设计规模6000头的父母代猪场,年出栏商品猪15万头。)
在传统被认为是又脏又累的养猪行业,工人进到猪场里比起医生进入手术室有着更繁琐、更严格的消毒程序。在当前
非洲猪瘟
肆虐的背景下,防得住、活下来已成为行业共识。
记者从新希望六和了解到,该公司对保障
生物安全
非常重视,形成了可复制的实用、标准体系。
首先,新希望六和董事长刘畅亲自牵头成立工作小组,养猪、饲料、食品等各板块都成立了自己的安全防控小组,24小时待命。
同时,该公司制定了各种风险控制点的控制标准,并且坚决执行。其中猪场外部118个风险控制点,饲料厂61个风险控制点,梳理了漏洞,高频进行管控。针对这些风险控制点设有周密的防控措施,比如严禁猪肉及制品入场,设立场外猪群中转区、物资消毒间、人员场外隔离场所、运猪车辆定位系统等等,饲料厂也对原料品类、调制工艺、人员进出厂消毒等制定规范、严格管控。
当然,关键之中的关键是猪场管理。这主要包括4个方面的内容,即物理阻断、方案优化、现场管理和责任强化。
该公司斥资300万元为每个猪场都建专门的车辆洗消中心,车辆洗消中心移到了3公里外的地方,所有的人员、物料,包括未来进出猪场的生猪,都通过场内的专用车辆来转运,以减少同外部的交叉接触。车辆洗干净之后烘干再检测,没有问题后再拉猪。物理阻断的一个重要措施就是围墙,尽一切努力将可能的污染源包括鼠虫、粉尘等阻挡在猪场之外。
各猪场都安装了摄像头,全场累计安装1236个远程摄像头,对关键环节进行监控。有些猪场位于出入口的摄像头还具有人脸识别功能,可有效防止陌生人的贸然闯入。
场外员工要进入到生产区,需经过至少72小时(三天整)的消毒隔离,并要几次换上不同颜色的衣服。就是在生产区内部,每进一道门,都有专门的洗消通道。
为了给猪营造安静且不受污染的健康生长环境,猪场往往建在远离居民区和交通干线的地方,新希望六和又将其猪场所在整个区域按颜色划分为红、橙、黄、绿4个层层包围的分区。其中:
红区指猪场外部的不可控区域,
橙区指猪场围墙和外部可控区域构成的部分,
黄区指猪场围墙内部和猪舍外部构成区域,
绿区则包括了猪舍及其内部连廊。
当有员工要进入猪场时,首先需在距离猪场围墙约3公里外的红色区域隔离点消毒、洗澡并换上相应颜色的衣服,继而在此隔离48小时,以确保检测结果无异常,随身物品同时进行紫外线消毒。同样地,由红区进入橙区时,亦需洗澡、更衣并再次隔离24小时。进到橙区的员工才可在猪场配套的办公生活区里自由活动。如果要进入到围墙之内的生产区,还需经过专门的洗消通道,并且不同的功能区如隔离区、公猪站等均建有独立的围墙和通道。对于需进到猪舍(绿区)去管理的员工,则基本只能随着当批猪群“全进全出”了。
每一栋猪舍的入口采用双开门设计,进一步减少了粉尘的传播。巨大的多层空气过滤系统,既为猪提供了舒适的气候环境,还可阻断病毒通过空气传播。而通过实施精准化的批次管理方案,保证所有猪群全进全出,再借助热水高压清洗系统及干清粪系统等进行工业化洗消,可彻底阻断病原在不同批次之间的可能传播。
物理阻断重在过程控制,方案优化则更加注重生物安全效果,使其更严谨、更贴合实际应用。如从原料端开始把控,优化制粒过程,加强饲料品质的监控。同时加入实验室检测技术,采取先隔离采样、后缓冲进入的方法,阻断非必需品进入猪场。
现场管理方面,猪场设立了专职的生物安全专员岗位,在实际操作层面对员工的行为规范进行监督。与此同时,公司还通过每周例会和每日晨会来培训或强调生物安全规范,提升员工的主体责任意识。
公司对饲料厂进行升级改造,严格按照zui高级别的防控标准进行设计,饲料厂人员进厂也要洗澡、换衣服。对所有饲料源头控制,玉米、豆粕运输也非常严格,先检测再运进。新增专业车辆,包括人员车辆、饲料车等。国外某公司在中国有自己的养猪场,后来发现用新希望六和专业饲料厂的饲料品质过硬,想从饲料厂专门拉饲料。
该公司新建了14个实验室,每个实验室都配备了检测仪器,标准检测。通过以上措施实现可防可控,达到即使有也不用担心的程度。原因是通过及时检测,早期发现,早期剔除,保证大批猪没有问题。
据zui新披露,新希望六和2018年共销售生猪255万头,同比增幅为49%,出栏数已保持在全国养猪上市公司的前5位。其未来销售目标是2019年达350~360万头,2020年800~1000万头,2021年1500~1800万头,直至2022年冲击2500万头。
农民日报11.18日也刊登了以新希望六合为管理模版发布的防控非洲猪瘟、稳定生猪生产内容:
集团养猪公司防控非洲猪瘟实操
1。闭环生物安全体系理论与实践
1.1生物安全分级管理理论。按照“长城-关隘守卫”理论,进入猪场风险因素采取红、橙、黄、绿四类颜色:(1)分出等级;(2)划清界限;(3)设立关口;(4)阻断载体。
1.2闭环生物安全体系。围绕生猪产业链的各环节,构建供应端(饲料原料、饲料加工、运输)、生产端(种猪场场外物资供应、3km风险因素、场内各生产单元等)、生产后端(合同农场、多点自育肥场)、销售端及屠宰端的风险因素管理生物安全体系。
2。生猪供应上游生物安全
2.1饲料厂生物安全。整体创新方式:一点生产、多点配送、分区管理、密闭“供、产、消”。
(1)饲料实行全过程管控方法,包括原料选取、运输过程、生产过程,保证各环节安全。
(2)饲料厂参照红橙黄绿分区管理方案,人员、物资、车辆进场采取各级关口管理方法。
(3)考查原料供应商,弃用高风险原料,每批原料采购前进行检测,合格后再选用。
(4)饲料制粒温度保证85℃持续3min。
(5)所有饲料运输车使用专业运输车,按照流程洗消、检查、检测,合格后使用。
2.2猪场3km风险因素消除
(1)周边环境主要针对3km内养殖散户和周边关键道路。
(2)借助卫星地图确定清群范围,分组对各村进行逐户排查。
(3)对于猪场周边主要道路,按照消毒方案制定每周消毒频次,确保有效消毒。
(4)设置安保巡查队,每天定时对猪场周边进行巡查。
2.3其他风险因素控制
2.3.1车辆控制
(1)在猪场5km内设置三级洗消体系,分别为5km一级洗消、3km二级洗消、靠场三级洗消。
(2)对整体车辆流动制定详细流程,对各级洗消点制定详细洗消流程。
(3)洗消中心人员均需经过专业培训,合格后上岗。
(4)按照生物安全检查表,生物安全员对洗消后的每辆车进行现场检查。
2.3.2物资管控
(1)制定详细的物资进场流程。
(2)在距离猪场3km左右设置物资隔离减毒点和食材分洗中心。同时,对进入猪场的食材进行清洗、分切、水煮等预处理功能。
(3)物资隔离减毒点和食材分洗中心制定专门的处理流程,内部进行净污分区管理。
(4)使用专门物资运输车将物资和食材运至场区门口,卸车过程遵循净污区管理要求。2.3.3人员管控
(1)制定详细的人员进出场区流程。
(2)在距离场区10km左右位置设置人员隔离点,在此进行对人员的检测、更衣、洗澡、隔离等工作。
(3)人员经过减毒处理且检测合格后,使用专门的人员运输车将其运至场区。
(4)在场区门口再次经过更衣、洗澡等减毒措施后,进入场内。
3。生产端生物安全
3.1群体与个体诊断
注:对全场技术员反复培训,场长一对一确定栋舍负责人掌握非洲猪瘟四阶的临床症状。每天报告异常猪只临床症状。
3.2三周净化罗盘法
“三周净化罗盘法”是一种技术与管理方法的结合,包含了工作目标(3周内实现群体净化与清除)、工作方法(新一代qPCR全群检测-精准清除-全面净化)、群体监测等措施。
3.2.1全群检测与排查
(1)确定受污染范围,猪群鼻+肛拭子、环境全群采样。
(2)处置,充分准备后低污染状态离群。
(3)监测异常猪,持续3周。
(4)通常3周内可实现猪群、环境等净化,全部监测阴性。
3.2.2精准清除阳性猪及受威胁猪
(1)每天所有检测阳性猪只,须第一时间清除离群。
(2)赶猪操作:阳性猪赶出猪舍时,所有经过的舍内过道必须铺设地毯和两侧彩条布,并用消毒液(卫可1∶100)打湿。
(3)转猪人员:参与转运的场内人员、赶猪人员、场外人员穿着一次性隔离服和鞋套,转猪结束后立即进行无害化处理。
3.2.3网格化精准清除环境病毒
(1)将猪舍按照排布划分若干单元小格,分别为阳性猪单独栏位网格和整体栏舍网格。
(2)单元网格全覆盖检测,阳性栏位采取火焰消毒+氯类消毒剂清除病原,阴性网格不做处理。
(3)重新检测阳性处理栏位网格和受威胁网格化区域,阳性持续重复处理,阴性则完成环境病原清除。
(4)根据网格化颜色的变化,全部栋舍转为绿色,即实现了全部猪群+环境的清除和净化。
4。快速实验室检测体系
新一代qPCR检测-剔除技术有力保障基于全面配套的实验室检测体系,本公司建立全国性的三级快速检测与监测联动实验室体系,即“三级检测体系”,为4h出采样、6h出结果、12h有行动提供有力保障。
大型养猪集团所制定的非瘟防控措施更系统、更科学,值得我们借鉴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