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我国养猪业不断扩大,猪群量不断增加,如何加强母猪的饲养管理,提高生产能力,使母猪维持健康状态,成为养猪场能否获得更多经济利润的关键问题。本文主要讲述了母猪母猪产前的保健、护理、饲养管理,产后护理等,强调保健和护理的重要性,减少猪场的损失[1],为我国畜牧业发展总结宝贵经验。
母猪在猪场是重中之重,往往有部分养殖户知道保健和护理的重要性,但采取的措施不够到位。所以,为了充分发挥母猪的生产性能,根据养猪场实际情况,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母猪的产前保健和产后护理。
1、产前保健
1.1母猪产房的构建标准与要求
各产房建造时均要采用全进全出原则,分单元建设,产房要彻底分开管理,避免交叉感染。产床要保持清洁干燥,定期消毒,避免母猪和仔猪接触病原微生物如细菌、病毒、寄生虫等,降低感染疾病的几率。地面构建要合理,既便于排水,又能干燥,也能够保温。仔猪和母猪都需要适宜的温度,产房温度过高或偏低都会对仔猪发育和饮食产生巨大的影响[2]。与此同时,要定期消毒、清理猪粪和产房垃圾,保证产房空气质量良好,始终保持清新状态[3]。
1.2产前护理
定期观察和记录母猪的发情状况,确定正确的配种时机。在母猪怀孕期间,时刻掌握母猪的身体状况,要保证正常的膘情,根据情况决定进入产房的时期。母猪在进入产舍之前,必须做好整个产房和怀孕母猪的消毒工作,减少细菌感染导致的疾病,定期用0.5%高锰酸钾消毒液给母猪乳房和阴门消毒。小猪出生时应避免受到惊吓和应激。刚出生小猪要及时按操作要求做好分离工作,及时用消毒液清洗,避免小猪接触病菌。若母猪一直产仔困难,就要使用催产素处理。水中可以添加微量元素和电解质,饲料中可以添加蛋白质,也可以用青绿饲料增加母猪采食量,预防产后乳热症的发生[4]。用前列腺烯醇可以诱导白天生产,可能促进胎衣排出,母乳分泌,净化子宫,稳定卵巢。
2、产后护理
2.1产后仔猪护理
对出生后的仔猪进行各项指标统计,对仔猪的脐带进行消毒,避免各种诱导疾病的发生[5]。在仔猪出生后及时用碘伏进行消毒。由于仔猪会在房间内打斗,要用磨牙器或剪刀对仔猪牙齿消除,同时做好消毒工作,从而降低感染发病几率。与此同时,做好断尾工作,断尾长度大约是尾巴长度的一半,同时烧一下防止感染。小猪生长一段时间后,把身体较大,较强壮的仔猪转移到较少的窝仔中,使小猪获得较多喝奶机会。
2.2产后母猪护理
母猪产后由于出血虚弱,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容易感染疾病。因此,产后的护理和保健十分关键。产仔后,可以给母猪注射四环素、头孢或者青链霉素,也可以把抗生素加入到饲料中,或者使用支原净。母猪产后可以人工清洗子宫并消毒,可以给母猪饲喂盐水促进排便。初产母猪由于缺乏经验以及环境因素,可能感染诸多微生物导致疾病的发生。因此,要时刻保持好卫生状态,预防母猪感染。
另外,母畜产后要有一个干燥温暖舒适的环境,多喝水,多吃高蛋白的饲料,但是不能一次性吃太多;保持一定的湿度有利于母猪和仔猪的身体健康;母猪产完小猪后要检查胎衣是否完整,同时检查脐带数是否正好;初产母猪要给予更优质的饲养条件,因为初产母猪拒捕或者咬小猪经常会导致全窝死亡,如果产前上床晚,周围环境杂乱,声音不稳定,会引起母猪躁动不安,再加上不适应小猪,容易产生排斥反应。因此,要按时上床,并进行人工按摩,创造安静舒适的生产环境;小猪吃奶时要专人看着,如果吃仔要及时注射镇定药物,或者固定母猪]。
3、总结
母猪的产前保健和产后护理不论对小猪还是母猪都有积极意义,对小猪的生长发育和母猪的身体恢复以及后期的发情稳定都有重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