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备母猪的培育驯化要根据猪场实际病原流行情况并结合实验室检测进行评估判断,才能更好的保证后备母猪的平稳过渡和逐步适应本场的病原微生物。
后备猪培育与疫病驯化
1、猪蓝耳病(PRRS)驯化:
到目前为止,PRRS几乎遍及全球主要养猪国家和地区。美国养猪生产者每年因PRRS导致的损失高达668.58万美元(不包括疫苗、诊断和 生物安全 方面的花费)。PRRS主要分为两个遗传谱系,基因Ⅰ型(Lelystad)和基因Ⅱ型(VR2332),二者核苷酸差异约为44%。基因Ⅰ型和Ⅱ型均发现于1990年前后,Ⅰ型首先发现于欧洲,Ⅱ型首先发现于北美洲。
Ⅰ型主要分布于欧洲,Ⅱ型主要分布于北美洲和亚洲。
需要强调的是,在对后备猪进行疫病驯化前,首先要监测猪场蓝耳病病毒毒株(PRRSV)的类型,分析其遗传变异情况;然后根据监测结果,选择针对性的疫苗,在后备猪舍进行两次免疫驯化。后备猪疫苗驯化方案:分别在90日龄及120日龄注射符合本猪场流行毒株的蓝耳病疫苗,在140日龄~150日龄采血进行检测,后备猪检测合格方可使用。二次免疫驯化后21天普查抗体,抽检抗原合格后移入头胎母猪场补充后备母猪。
2、猪流行性腹泻(PED)驯化:
猪的腹泻是集约化养猪生产条件下的一种典型的多因素性疾病,其给养猪业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肠炎与腹泻是引起仔猪和幼猪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加上管理的错误,肠炎与腹泻常可以成为一个猪场长期难以解决的问题。
当前PEDV疫苗和免疫存在的问题:(1)减毒活疫苗可能有一定保护作用,但是在细胞传代培养中丧失了产生保护性免疫的能力;(2)灭活疫苗保护性免疫效果差,在活病毒感染或弱毒疫苗接种后,利用zui新毒株制备的疫苗重复接种可以增强其免疫保护效果;(3)免疫目标:产前母猪产生分泌型IgA,通过初乳传递给仔猪,而IgG免疫是无效的;(4)通过感染的小肠组织有计划的返饲可以获得长期持久的保护性免疫(我国的疫病相对复杂,应将返饲的病料病原检测,不含猪瘟病毒、蓝耳病病毒、伪狂犬病毒的才可使用)。可以通过仔猪传代获得纯的肠道培养物(接种后8~15小时收集肠道)。
PED驯化策略:(1)PEDV感染的控制。人工感染口服含PEDV的肠组织溶浆,包括自然感染的小肠组织和人工复制的小肠组织;(2)低代次的弱毒口服+灭活疫苗免疫。基础免疫:后备猪口服一次变异株低代次弱毒,一个月后用变异株的灭活疫苗加强一次。头胎母猪免疫:产前5周口服变异株低代次弱毒,产前3周、1周分别后海穴注射变异株灭活疫苗,产仔当天监测IgA抗体。
头胎母猪饲养管理
后备猪配种目标:日龄为230~250天;体重为150~160千克;背膘厚度为16~20毫米;发情次数为2~3次;生长速率为600~700克/天。
饲养管理:(1)隔离期:头三天每天带猪消毒1次,加多维电解质,减少应激,连用5~7天。猪群如有咳嗽,做保健(一般后备猪不做保健)。(2)饲喂:一天2次,每天2.5~3.0千克(夏天湿拌料),青绿饲料400~500克/天(冬天12~3月没有青绿饲料)。(3)饲养管理:饲养密度为8~10头/栏,25平方米/栏。光照要求每天16小时(人工光照和自然光照),并且光照强度要求160Lux(光照强度以可以看清报纸为准)。环境要求三点定位好,卫生,干燥,湿度为70~80%,温度为18~25℃,通风量足够,无刺鼻刺眼感受。(4)诱情:160日龄开始(回来一周后即开始诱情),2次/天,诱情时间为5~10分钟/栏。以杜洛克公猪(老中青)为例,单栏饲养,7.8平方米/头,80~100头后备母猪需1头公猪(PIC标准)。选择诱情公猪的标准为9月龄以上,性欲强,定期采精(一周一次),善于交流和调情。(5)查情流程:5~6人查情,每人赶一头公猪,上午和下午使用不同的诱情公猪。(6)发情猪记录:背部颜色标记、繁殖卡上记录(发情时间如11/7A,表示11月7日上午发情)。发情母猪转出集中饲养,专栏专栋(充分利用栏舍),查情转出比没有转出的发情率要高,可能和公猪的刺激有关,需要提高公猪的效率。发情明显但不定的母猪,更换查情公猪和配种员,持续刺激5~10分钟。发情不明显的猪由经验丰富的配种员鉴定配种,提高配种成功率。发情持续时间比较长的进行第三次配种,可以明显提高其受胎率和产仔数(5~6%比例需3次输精,受胎率提高2~3%)。(7)输精时间:一般2~3次/头,每次间隔10~12小时;出现静立反射就配种,早上8~9点,晚上8~9点,第二天早上8~9点。
1、妊娠期饲养管理
(1)在定位栏配种,配种后3天内移入大栏饲养(不需要移入的就在定位栏饲养)。(2)环境温度控制在18~22℃,饲养密度为6~7头/25平方米/栏(3~4平方米/头)。(3)饲喂青饲料0.4~0.5千克/头/天。(4)减少应激因素(妊娠前期,0~30天),减少不必要的人员走动和噪音,保持安静。混群时,先准备好垫草,专人看管至少半个小时,防止打斗。(5)查返情,在18~22天第一次查返情,36~42天第二次查返情。23~25天测孕,70天人工肉眼观察。
表1 头胎母猪妊娠期日平均饲喂量
2、哺乳期饲养管理
哺乳母猪饲养的主要目标是使其泌乳量zui大化,且尽量减轻体况损失,以免影响母猪以后的繁殖性能。
头胎母猪产房饲喂策略:妊娠107天清洗干净上产床(直接用水冲洗干净后消毒);妊娠107~112天,饲喂哺乳料2.8~3.0千克/天(冬天额外增加0.5千克/天);妊娠113~115天,逐天减料2.5~2.0~1.0,夏天人工喂水3次/天;产前3天开始饲喂红薯苗,一餐1~2条,增加粗纤维,促进胃肠蠕动,排宿便。
促进奶水分泌措施如下:(1)哺乳母猪采食量zui大化。哺乳母猪采食量zui大化可以增加产仔数,缩短断奶至发情间隔,增加下胎的产仔率,增加仔猪的初生重,降低妊娠期饲养成本,延长母猪使用年限。哺乳母猪采食量zui大化主要环节包括①保持产房温度在18~20℃,超过20℃,每增加1℃,采食量减少0.15千克/天;②妊娠期实行限制饲养,维持母猪分娩时背标厚度在16~20毫米;③保持饲料新鲜;④饲槽大,确保母猪采食容易;⑤确保有足够的清洁饮水(1.5~2.0升/分钟)。(2)增加促进泌乳的添加剂。(3)促进乳腺发育。加强头胎母猪乳腺体发育,未被吮吸的乳腺(即奶水没排出)会和断奶后被吮吸过的乳腺一样开始萎缩。3天没被吸吮的,萎缩就是不可逆的。因此寄养仔猪到没被吮吸过的乳头需要在3天内进行。需要注意的是,仔猪通过肠道吸收初乳中抗体的能力大约每3个小时减少一半。
钱平教授zui后总结到,后备母猪的培育驯化要根据猪场实际病原流行情况并结合实验室检测进行评估判断,才能更好的保证后备母猪的平稳过渡和逐步适应本场的病原微生物。后备母猪培育过程强调初次配种一定要达到后备猪配种标准(初配日龄230~250天,体重达到150~160千克,背膘厚度在16~20毫米,平均日增重在600~700克),对达到配种标准的后备猪进行日常查情,发情进行适时配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