zui近的一项研究显示,伊维菌素可以在蓝耳病感染早期,剂量依赖性地抑制蓝耳病毒对PAM-pCD163细胞的感染,似乎意味着伊维菌素可能在对蓝耳病的抑制或治疗方面能够发挥一定作用。近日,爱荷华州立大学的研究者着手对这一假设进行了检验,探索在自然感染模型中,标准化的剂量是否可以产生相似的作用。
该研究在两个母猪场开展,每个场都有4000多头母猪,两个场的保育猪合流到一个9000头的保育场。两个场都在2021年年初爆发了PRRSV 1-4-4 L1C。两个场的后备猪不混装,1场后备猪填满了5栋舍,2场后备猪填满了4栋舍。测试覆盖360栏猪。
实验的三个组包括: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图拉霉素组在断奶后14天使用图拉霉素,伊维菌素组在断奶后14天使用伊维菌素。伊维菌素的使用量略高于驱虫剂量,以达到之前实验中所用的剂量。
装猪当天,每栏取一头猪进行打标、称重和采血。每个处理有93头猪,所以总共279头。之后在第14天和28天,分别对打标猪进行称重和采血。用来测量猪血液中的病毒载量,以及看是否与生长性能相关。
实验结果:
实验负责人拉德马赫说,从死亡率的角度来看,研究小组没有发现任何一组之间的统计差异(3.6%对照,3.54%图拉霉素,4.32%伊维菌素)。至于挑出率,即从普通栏挑到弱猪栏的猪的百分比,也没有统计差异(27%对照,26.7%图拉霉素,28.26%伊维菌素)。
但是三组在治疗率上存在一些差异,该参数通过治疗次数除以总猪数获得。拉德马赫表示图拉霉素组相比其他两组治疗率明显更低。至于病毒血症的结果,他说进来的猪大多是阴性的,但是断奶后大约28天血清转化。通过Q-PCR检查各组结果,在转换的对数量表上检查PRRS病毒水平时,三种处理中都没有差异。
总之,拉德马赫表示,在保育猪的自然PRRS感染模型中,研究人员没有发现明显的证据表明相隔14天注射两剂伊维菌素对于蓝耳病的控制有任何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