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群健康管理方面的挑战
为了降低猪场的综合生产成本以及满足部分肉制品的出口要求,并根据法国在食品安全方面的新规定,法国猪场和政府在削减抗生素用量、猪场疾病防控方面都有着更严格的要求。猪群的健康管理是为了让猪场现有的疾病、猪群被感染压力、猪群抗体水平以及猪的生活环境(包括卫生和环控)等多方面的因素相互平衡(图1)。在猪场的各项条件中,批次管理是其中做好各方面平衡所必不可缺的一环。
批次管理是zui基础的规则。因为不同批次的猪其胎龄结构分布和所处的生理阶段都不同。因此各个批次间的健康度也各有差异:因为它们所处的饲养环境不同、相互间的接触不同、所生活的圈舍也不同。进而导致其群体间的抗体水平也各有差异: 猪的个体免疫力是基于其整个生产生涯在饲养环境中所接触到的各种病菌而形成的。
为了做好批次管理,一些基础的规则不可或缺。
1
同一批次的母猪分娩时必须尽可能地集中
目的是为了尽可能地缩短同一批次小猪间的日龄差异。这一点可以通过后备猪入群时,利用同期发情技术来进行控制,同样的也可以通过繁殖管理来进行控制,尤其是断奶到配种受孕间隔的管理。正常断奶的母猪和返情母猪需要让他们同期进入新的批次。如果是采用的是7,20或者是21个批次的管理模式,返情猪可以正常地进入新的批次。但是对于按4,5,10个批次的管理模式和不规律返情的猪来说,母情时就只能通过其他的技术手段才能够和正常断奶的母猪一起组建新批次。
2
严格按照预分娩数来进行管理
在很大程度上,分娩数直接决定了猪舍的周转情况,也就是说产房的分娩母猪数直接决定了保育、育肥舍的栏位利用状况。如果每个批次的分娩母猪数波动过大,就会造成同一个产房出现两三个批次、保育和育肥阶段饲养密度过大、批次混群等局面。因此很有必要在B超检查后或者母猪进产房前提前将部分母猪淘汰,以保证实际分娩数和理论计划值匹配,避免产房塞车。
3
猪舍栏位数需和批次的大小相匹配
换句话说,就是要清楚的知道分娩母猪的数量及其繁殖性能。如果做不到这一点,有可能就会出现育肥舍某个批次会占据一个半单元,导致周期性地批次混杂现象发生。根据这一道理,如果一个猪场在设计之初是按照每头母猪断奶10.5个仔猪来计算,现在繁殖成绩提高到了11.5个仔猪,怎么办呢?要么我们就减少分娩母猪数量,要么将部分断奶仔猪卖掉,以减轻后面保育阶段的压力。否则生产上会造成混乱。
zui后,做到了上述两点,那么保育和育肥的成绩应该就会很稳定,同一批次间的个体差异不会太大。如若不然,为了避免出栏时体重差异过大、保证出栏均匀度,保育/育肥结束后,可以将本批次体重偏小的猪继续和下一个批次的猪一起饲养。比如,一个采用7批次(三周批管理)进行管理的猪场,如果保育到出栏阶段的生长指标低于目标值10%,为了保证出栏重量均匀,就需要建9个饲养单元(保育舍和育肥舍)。
批次管理之外,还有哪些地方需要注意呢?
为了保证猪群的稳定,除了严格执行批次管理之外,还有一些地方我们需要注意。事实上,来源于不同母猪、不同胎次、不同栏舍的猪苗其健康度和免疫水平都各有差异。这些来源不同的猪苗相互接触就容易传染疾病。因此需要对猪栏大小进行控制,建议20~25头猪一个栏,200到300头猪一个饲养单元,并严格遵守不同生长阶段不同的饲养密度要求,不要让猪群过于拥挤,避免不同阶段的猪饲养在同一个圈里,且圈与圈之间的隔墙采用实心材料、避免猪群与猪群间直接接触。还有特别重要的一点是,不要将不同窝和不同胎次的猪苗混在一起,尤其不要将后备猪产的仔和经产猪产的仔混在一起。猪群进栏时,每一个圈里zui多只能混两到三窝猪,可以根据母猪的胎龄对猪苗进行分类: 后备猪产仔,2~3胎猪产仔,4~5胎猪产仔,5胎以上的产仔。
根据各猪场繁殖成绩经济性的结果对比表明,采取严格
生物安全
措施、猪场设计合理、批次管理顺畅的猪场其技术指标明显优于同行(见表1)。两者之间的成本差异能达到每头母猪每年180欧元。
总而言之,猪群健康管理需要平衡好病原体、被感染压力、猪群抗体水平和猪舍条件之间的关系,而批次管理是平衡好各方关系的基础。随时掌控猪舍的周转情况和批次规模(分娩母猪数量及其繁殖力),做好两者间的协调才能严格的执行批次管理。后备猪入群时和断奶猪同步发情对于生产管理同样重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