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1列出了PIC核心场兽医的职责,重要的是每周进行Scan PIC健康扫描系统,也就是提出、思考和解决每个人认为存在的
生物安全
漏洞,不断改善生物安全制度。
表1 PIC核心场兽医职责
1 农场地点(Location)千点评分系统
对猪场健康保障来说,成功的首要因素是位置,特别是
非洲猪瘟
暴发以来,猪场选址好的地方,生物安全等级更高。比如,PIC在东北辽宁的一个核心场,位置偏僻(人、猪、其他动物等较少),只有一条路能进去,在过去十年间保证主要疾病阴性。相反地,如果猪场周围其他猪场较多,或者随后再建的猪场较多,它们相互之间影响,疫病暴发的频率肯定较高,生物安全也不容易控制。
PIC使用的是“农场地点(Location)千点评分”系统,如表2所示:猪场新建前后都会进行评估,对猪场名字、地址、GPS坐标、拥有者、评估日期、评估人等方面进行评分,其中评估日期代表当时评估状态,评估人则掌握当时的资料,这二者很重要。
表2 农场地点(Location)千点评分
在Tom Alexander 的帮助下,由Barcelo和Marco建立PIC 千点评分系统。该项目的旨在依据评分系统对猪群的选址以及猪场的生物安全措施进行评估。
那么到底如何看这个报告呢?大家可以看表3,它是一个千点评分的示例,zui左边是一些评分标准,右边是不同猪场相对应的要求。针对不同猪场,zui终的分数不一样,比如核心场800分,保育育肥场510分。其中,我们评分的时候,不仅要特别注意附近猪的数量、密度和区域内猪的密度,还要注意动物、公路等其它可能的污染源。
表3 千点评分报告示例
2 地点评估中需考虑的要素
以猪场选址为中心,评估养猪情况信息,地点评估中需考虑的因素:与猪场位置的距离(0~2公里、2~5公里、5~10公里)、猪场规模和数量、是否存在家庭散养、范围内猪只的数量、活动类型(繁育群,提供断奶仔猪,分娩至育成-育肥)、猪只来源(封闭群,来源数量)。
第一步是“勘察”工作,可以借助一些软件,我常用的是奥维互动地图和谷歌地图,以选址为中心,通过地图来查看周围情况。比如半径2km范围内只有一个村庄,这非常好。
第二步是“实地考察”,因为仅通过软件了解周围信息是不够的,还需要实地进行信息搜集工作。如何做好信息搜集工作呢?首先要有充分的准备工作(非常重要!!!),了解并标出当地概况和村庄信息,zui好找个熟悉情况的当地人;接着是细致的现场回访,找到正确的人是关键;zui后,互相去验证信息的准确性,比如当地政府人员(县级畜牧局和乡镇的兽医站)、饲料经销商、动保经销商、 村民回访,期间去超市买点小东西,准备香烟会更加方便。
表4 10公里范围养猪情况(粗略)
具体做的时候,建议做一个表格,标出表4中的一些信息,比如距离、猪场数量、存栏数量、类型、是否扩产等。当时考察的兴隆镇内有十多户养猪,每家也就7~8头母猪,也有20头母猪左右。
第三步是实际要素分析:
(1)猪场选址的地形。山地比丘陵要好,防护性更强。如果是丘陵,要注意待建点受主风影响,尽量避免暴露在主风下。如果是平原,那么有防风林或者有建防风林的计划更好。
(2)密度(地方性与区域性)。它不仅影响特定的猪场,而且对整个地区内的所有生猪都有影响。生猪密度高的地区涉及到猪只运输,猪场饲料运输等活动的频率都较高,所以生物安全风险较大。养殖低密度区域的局部高密度区仍然有较大风险。
比如,服务区加水的拉猪车,司机是否下车而增加交叉污染?驾驶室不够干净而传播病原?农场外频繁经过的拉猪车等,风险极大。
此外,还有其它污染源,比如屠宰场、肉骨粉加工厂、死猪无害化处理厂、生活垃圾堆、牲畜交易市场等。
传统猪场出猪台没有对拉猪车进行严格隔离,也没有生猪的中转,极易导致
非洲猪瘟病毒
传播,而PIC核心农场出猪台则进行了改造。如图1所示,左边黄线圈起来的都是猪场内部可控的,可以保证定期清洗消毒,绿色农场生产区跟其他部分完全隔离,不交叉,大大提升生物安全。外部车辆不可控,但外部人员仅和中转车辆的员工相接触,避开了生产区,对猪场内部生产基本没有影响。
图1 PIC核心农场出猪台
(3)死亡动物的处置也很重要,方式有政府设定专业死猪处理点(物理分隔)、农场内堆肥、场内高温处理。政府统一处理虽然很好,但风险较高,有条件zui好采用后两种处理方式。
(4)道路与牲畜运输数量/频率,具体可以看表5,离道路越近,拉猪车越多,风险越高。
表5 道路与牲畜运输数量/频率
(6)可能污染源的距离及拉猪车频次标准,具体看表6,这些因素都会影响猪场生物安全工作。
表6 可能污染源的距离及拉猪车频次
(7)是否存在其它动物。
(8)地形和气候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