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养猪业集约化的发展,猪场的硬件条件和生产管理越来越完善,各种病毒性疾病在逐步实施净化,但寄生虫的感染,尤其是蛔虫寄生的危害并没有因此而降低。我们从2016年至2020年的屠宰检测中发现肝白斑的比例在逐渐升高,这也说明了猪场面临的蛔虫感染压力在逐年加大。
人们能意识到的是寄生在肠道中的成虫会掠夺猪体的营养,导致猪群的料肉比升高,生长速度降低等危害;然而除此之外仍有大量被大家忽视的危害,例如移行阶段的幼虫导致脏器的损失,大量的寄生虫感染对猪体免疫力产生的负面影响等。
猪摄入蛔虫卵后,虫卵在肠道迅速孵化,随后孵化的幼虫会穿过肠壁进入血液到达肝脏和肺脏。其在肝脏移行时导致肝细胞浑浊肿胀,脂肪变性或坏死。
zui典型的病理变化是在肝脏表面形成直径约1cm的乳斑,这些乳斑肝会导致屠宰时肝脏的废弃率增加,同时这种肝脏损伤会影响猪的生长速度。有数据表明,5%的肝脏废弃率与每头猪生长速度下降1%存在统计学上的关系[1]。
此外,移行到肺脏的幼虫会由肺毛细血管移行进入肺泡,在这一过程中,会造成肺毛细血管损伤,肺脏出血,同时机械性的刺激会导致猪群咳嗽。更严重的是,这种受损的肺脏更易继发其它细菌和病毒的混合感染并引起肺炎,导致严重的呼吸道症状。
Hoy(1994年)证实[2],屠宰时肺脏的炎症和肝脏的寄生虫性病变呈显著的相关关系,他的发现清楚地证实了移行阶段的蛔虫幼虫穿过肺脏时引起局部的组织损伤,从而促进传染性疾病的发展。
大量的蛔虫感染也会影响机体的免疫力。该种感染会诱导机体产生IL-4和IL-10,从而诱导大量的免疫细胞分化为针对于寄生虫感染的辅助T细胞。这种过度的免疫细胞分化与消耗影响猪群在免疫疫苗后的抗体滴度上升等免疫反应,也就影响了疫苗的免疫效果;
同时还会影响猪群被细菌和病毒感染时的免疫应答[3],延长机体正常清除细菌病毒等病原微生物的时间,从而引起猪只更大的疾病损伤。
穿过肺泡在肺部再次发育的幼虫会经过呼吸道上移经过口腔,并经过食管完成终极移行回到肠道并发育为成虫。发育成熟的成虫具有非常强大的繁殖能力,雌虫一天可产卵10-20万个,而且所产虫卵对各种外界因素的抵抗力很强,在土壤中可存活2-5年,因此任何一个有蛔虫感染的猪场都会成为一个自然疫源地并几乎无法净化;
同时这些猪场的地面受虫卵污染的情况通常都较严重,猪只一旦接触地面,那么猪群的感染往往是难以避免的。
目前猪场驱虫关注的重点是对蛔虫成虫的驱杀,而对移行阶段的幼虫和虫卵并不重视,我们发现幼虫和虫卵对猪群的危害从某些方面讲比成虫更严重,因此在驱虫药的选择上需要能真正切断蛔虫生活史的药物,即能够同时杀灭成虫,幼虫,虫卵的药物。
芬苯达唑除了广谱、安全、高效等特点外,还具有杀成虫、幼虫、和虫卵的作用,能阻断各发育阶段的蛔虫对猪群的危害,是众多受体内寄生虫威胁猪场的首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