轮状毒病是由猪轮状病毒引起的猪急性肠道传染病,主要症状为厌食、呕吐、下痢。猪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寄生于猪的多种由核细胞内引起的一种严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常以突然发病、高热稽留、呼吸及神经系统症状、皮肤发绀、妊娠母猪流产、死胎、胎儿畸形等为其特征。这两种病多发生于早春、晚秋和冬季寒冷季节,在粗放管理的养殖场这两种病经常发生,混合感染的病例也时有发生,诊疗延误容易造成 生猪 的大量死亡,病死率可达60%。现将笔者诊治的一典型病例情况介绍如下,以供参考。
1 发病情况
南阳市城乡一体化示范区某生猪养殖场有7 周龄 仔猪 130头,4 月19 日,有两窝12 头仔猪发病。早晨投喂饲料时,发现有仔猪扎堆倦卧不起,旁边地上有稀黏粪便,呼吸急促,身体颤抖,经测量体温都在41℃以上,个别猪鼻流清涕,眼结膜充血。该场兽医按外感伤寒用药略有好转,体温降下来,夜间又升到41. 5℃以上,食欲依然不振,饮水量也减少。至4月21 日,仔猪明显消瘦,有3 头仔猪死亡,死猪的下腹、股内侧等处出现暗紫色淤斑。左右相邻猪舍的仔猪也先后开始发病。
2 临床症状
病猪精神萎顿,体型消瘦,皮毛竖乱,嗜睡,食欲不振,干呕或着呕吐出粘性未消化物,出现下痢,粪便腥臭,呈黄色糊状带有黏液,体温高达41℃以上,呼吸困难,常呈犬坐姿式呼吸,呼吸急促,猪下腹、股内侧、耳翼、鼻镜等处均有紫色瘀血斑或有成片小出血点。
3 病理变化
剖检病死仔猪,发现全身淋巴结髓样肿大,肠系膜淋巴结、腹股沟淋巴结肿大明显,有出血点及大小不一的灰黄色或灰白色坏死灶,小肠肠壁变薄,呈半透明,内容物为液状,呈灰黄色或灰黑色,小肠绒毛缩短,肠黏膜有成片坏死灶; 胃部出血和溃疡; 胸腹腔有积液,肺脏有炎性变化,肿胀,肺小叶间质增宽,有针头至粟粒大的出血点及坏死灶,切开流出多量带泡沫液体;肝脏呈灰红色,肿大,触之略僵硬,有坏死灶; 肾脏呈黄褐色,有坏死灶和针尖大的出血点; 脾脏呈棕红色,肿大; 胆囊肿大,胆汁浑浊。
4 实验室检验诊断
轮状毒病、弓形虫病具有特征性特点,临床上根据发病情况、临床症状、病理解剖不难做出初步诊断,进一步确诊需要进行实验室检查。
5 治疗
5.1 西药对症治疗
5.1.1 腹泻对症支持治疗
症状轻的,可用口服补液的方法进行纠正,治疗首选高效又价廉的口服补液盐( ORS) ,可用商品成药,也可自己配制,配方为: 氯化钠35 g,碳酸氢钠25 g,氢化钾15 g,葡萄糖200 g,加水1 000 mL,让病猪自由饮用。症状较重腹泻不止者,可用腹腔注射的方法纠正f 脱水和酸中毒,配方如下: 0. 9% 氯化钠500 mL,25%葡萄糖40 mL,阿莫西林钠粉针5 g,庆大霉素5mL,地塞米松5 mL,上药混合后,加温至37℃ ~ 40℃,按20mL/( kg 体重) ,腹腔注射,2~ 3 次/d,连用3 ~ 5 d。
5.1.2 发热的对症治疗
可用磺胺- 6 - 甲基嘧啶,50 mg /( kg 体重) ,地塞米松注射液5 mg,混合一次深部肌内注射,2~ 3 次/d,连用3 ~ 5 d。呼吸道症状严重者,可用阿奇霉素,0. 02 mL/kg 体重,肌肉注射,1次/d,连用3 ~ 5 d。
5.1.3 有食欲的治疗
可用小米炒焦后熬成米汤,让仔猪自由饮食,能够快速补充能量和水分,增强体质,提高抗病能力。
5.2 中医辨证治疗
辨证: 主要症状表现是发热、呕吐、腹泻、大便臭秽、头身、肌肉瘀斑,属脾虚湿盛,表邪入里郁热化毒的典型证候。
治法: 健脾渗湿,解毒杀虫,解肌散邪。方药: 葛根芩连汤加“三参”汤化裁: 葛根30 g、黄芩12 g、黄连6 g、藿香18 g、板蓝根18 g、连翘18 g、大青叶18 g、生薏仁18 g、桔梗18 g、丹参18 g、玄参12 g、苦参12 g。
用法: 上药加水煎取药液2000 mL,分成2 份,拌料饲喂或常温灌服,每天早晚各1 次,连用3 ~ 5 d。本方剂量适合于7周龄仔猪5 ~ 10 头,具体可依病猪数量多少按比例而增减。
5.3 治疗经过及防治效果
4 月21 日,用药后当天中午腹泻发热症状明显减轻,活动量增加,没有新的死亡病例发生。
4 月23 日,不见腹泻,大便成形,体温如常,进食量明显增加,皮肤瘀斑颜色变浅。效不更方,嘱咐猪场按原方再用3 d以巩固疗效。
4 月28 日,电话回访,猪场兽医自述用药至4 月23 日,仔猪不再发病长势良好。嘱咐继续将患过病的康复猪与其他猪群隔离饲养。
6 体会与小结
( 1) 落实预防措施是预防本病发生的基础环节。严格落实动物疫病防控措施,加强环境卫生和灭鼠、消毒工作,对病死猪及废弃物应按规定进行无害化销毁处理,以切断传播途经。
( 2) 加强饲养管理是预防本病发生的重要保障。严格遵循“自繁自养”、“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保持合理的饲养密度。
( 3) 做好免疫工作预防本病发生的zui经济措施。有重点有计划的预防接种,能够提高猪群特异性免疫力,保护猪体和猪群不受病原因子的感染和发病。
( 4) 及时正确诊疗是防治本病发生的关键环节。早发现,早诊断,早隔离,积极治疗病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