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话说“母猪好,好一窝;公猪好,好满坡”。在我国这样的养猪大国中,要想在生猪养殖产业中获得更大的利润,不仅仅要培育出优质高产的母猪,还要饲养出高质量的种公猪。优质的种公猪可以为繁育提供优质的精液,配种率高,从而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当前非洲猪瘟的发生对于养猪业的冲击是巨大的。非洲猪瘟主要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的一种具有高度接触传染性、发病时间短、死亡率极高的疾病,虽然非洲猪瘟杀伤力极强,但也是可防可控的。
因此,要在防控非洲猪瘟的基础上,提高种公猪的繁殖能力,增加养猪场的效益,就必须要加强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工作,严格执行种公猪的饲养管理制度,尤其是饲喂、日常管理、生产环境和疾病防控工作。
1 种公猪的饲喂
种公猪喜欢安静、舒适的环境。为了减少外界对种公猪的干扰,一般对其进行单栏饲养,这样也可以防止种公猪之间相互打斗,而且单栏饲养可以保证种公猪合理的采食量和适宜的繁殖任务。种公猪一般饲喂湿拌料,干料与水比例为 1.1∶ 2.0为宜,每天饲喂 2~ 3次,自由饮水。要根据环境温度与配种强度来调整每天的饲喂量,一般饲喂量要保持在 2.5~ 3kg。日粮的营养水平要适宜,营养均衡,适口性好。
日粮应以精料为主,粗纤维所占比例不应超过 5%,满足种公猪的能量需要又不致使其腹部大而下垂。如果养猪场条件允许,每日可以饲喂 2kg左右优质的青绿饲料,如苜蓿草、野菜、胡萝卜等,对于提高种公猪的繁殖性能有一定的帮助。在配种旺季,种公猪配种强度大,可以适当补充一些动物性饲料,如鸡蛋、鱼粉。在日粮中添加一定量的蛋氨酸或鸭蛋,可以提高种公猪的性欲。
要控制好日粮的营养水平,根据温度、配种强度、健康状况等上调或下调营养水平,确保种公猪体重的增重适度,增重过快、过慢都不利于保持高的繁殖能力。种公猪饲喂效果的好坏,主要是看其能否全年保持健康状态良好、性欲旺盛、精液质量高、精液数量多等。
2 种公猪的日常管理
2.1 猪舍建设
种公猪舍建设要坚固,间壁墙既要有高度,也要有厚度。猪舍的出入口门锁要坚固结实,避免被种公猪拱开。且种公猪舍一般要远离母猪舍,避免母猪的气味和声音刺激种公猪,使种公猪一直处于性兴奋状态,降低其配种质量。一般情况下,种公猪的猪舍面积应不小于 4m²。且种公猪舍应该设有运动场,面积一般为猪舍面积的 3倍左右,并且运动场内地面要松软,有弹性,可以预防种公猪发生肢蹄病。
非洲猪瘟的传播方式主要有两种,猪 -蜱传播和猪 -猪传播。在防控猪 -蜱传播方面,有效措施就是给猪舍窗外拉防虫网,有效防止蚊虫叮咬和钝缘蜱虫的飞入。对于位于山区的猪场,需要在猪舍外围拉铁丝网,防止野猪的入侵后通过猪 -猪传播方式传染病毒。
2.2 适当运动
为保持种公猪四肢健康,性欲旺盛,避免肥胖,因此要保证种公猪有充足的运动量。在运动场上自由运动的基础上,可以进行人为驱赶运动,要保证种公猪每天至少运动 1~ 2h。夏季宜早晚运动,这时环境温度低,较为凉爽;冬季宜中午运动,沐浴阳光。适当的运动能够促进其食欲,增强体质,提高精液质量,延长种公猪利用年限。有学者研究表明,不进行运动的种公猪淘汰率增加,利用年限缩短,一般只能利用 2年。
2.3 防寒防暑
猪舍夏季要做好防暑工作,冬季做好防寒工作。种公猪对于高温环境特别敏感,环境温度高于 30℃时,种公猪就会出现采食量下降和性欲减退的情况。在高温环境下,种公猪射精量减少,精液活力降低,性欲不佳;种公猪精液质量差,精液内畸形精子和死精的数量增加,从而导致母猪配种受胎率低,产仔数少,影响母猪繁殖性能。高温还可以引起种公猪的热射病。热射病发生后,生殖机能会受到严重损害,痊愈后也需要 58d的恢复期,会严重影响繁殖性能。冬季寒冷环境也会降低种公猪性欲,降低射精量,影响配种工作。所以要做好防寒防暑工作,可提高种公猪繁殖能力。
2.4 刷拭和修蹄
在夏季炎热时,可以定期给种公猪刷拭皮肤,可以起到降温防暑作用,并且可以减少体外寄生虫,防止皮肤病,促进血液循环。给种公猪刷拭皮肤可以增进人和猪的亲和感,方便配种采精工作。
日常还要做好种公猪肢蹄修护工作。对于蹄形不良的种公猪进行修整,避免配种时划伤母猪,影响配种工作的进行。
在非洲猪瘟高发的特殊时期,要严格重视消毒工作,每头猪使用后的刷子和修蹄工具,都要经过高温煮沸或 3%火碱水浸泡后才可继续使用,可有效防止已污染的工具设施为传染源在猪群中相互传染的现象发生。
2.5 调教
对种公猪进行调教,有利于配种工作的进行。 7月龄左右的种公猪即可开始调教工作,由专职人员在正式开展采精和配种工作之前进行。一般选择有耐心、性格好的专职人员与种公猪接触,增加亲和感,建立信任关系。通常用的调教方法有观摩法、试配法、气味诱导法和按摩法。在成年种公猪进行配种时,将后备种公猪驱赶在一旁进行观摩;或者选择性情温顺、体型较小的发情母猪进行爬跨试配;也可以利用母猪的尿液或分泌物等对种公猪进行气味诱导,增加性欲;对种公猪进行适当的按摩,协助其爬跨,避免抽打和喊骂,惊吓种公猪。调教场地要选择在干净整洁、光照好、安静的地方。每次调教时间大约 20min左右,如果进行不顺利,当天则不再进行调教,赶回猪舍,第 2天再进行调教。
2.6 精液质量检查
为了保证精液品质,提高母猪受胎率和产仔数,要对种公猪的精液做定期检查。对于精液存在精子活力低和畸形率高等问题的种公猪,先对其进行及时的治疗,或是改善其饲养管理条件,使精液品质得到提高。对于治疗后依旧没有改善精液品质的种公猪,进行淘汰处理。
2.7 防止自淫
种公猪性成熟早、性欲旺盛,很容易出现自淫现象。自淫现象是因为受到了不正常的性刺激,引起种公猪性冲动而爬跨其他种公猪。
一般解决方法有三种:
1)进行单圈饲养,并且种公猪舍要远离母猪舍,避免母猪气味和声音刺激种公猪,引起爬跨;
2)种公猪的配种场地要远离猪舍,避免种公猪自学,或发情母猪诱导其发情;
3)加强锻炼,在非配种期间加大种公猪的运动量,减少种公猪自淫的机会。
2.8 饲养人员管理
首先,饲养人员要有一定的专业知识,经过系统培训后再进场工作。其次,饲养人员要有耐心,有爱心,不打骂种公猪,耐心调教种公猪。zui后,饲养人员应严格遵守养猪场内制定的消毒程序:进入猪场时,必须走专用消毒通道,在经过 1∶ 500稀释后的碘酸汽化喷雾后才可入场;进入猪舍时,要对鞋底和手进行消毒。鞋底消毒一般采用浅池脚踏式消毒,用 1∶ 500稀释的消毒威或 1∶ 300稀释的菌毒灭消毒剂。手部消毒,一般用 1∶ 300稀释的碘酸混合液涂擦手部即可,无需用水冲洗。严格遵守消毒程序,不仅可防范非洲猪瘟及各种传染病的发生,而且可以保护好饲养人员自身安全。
3 生产环境要求
3.1 对圈舍卫生的要求
种公猪猪舍要干净并且干燥。每天都要定时进行卫生打扫,保证圈舍内清洁,保持食槽干净,食槽至少一周清洗一次,饮水口亦是如此。食槽可以先用 2%火碱溶液浸泡 2h后,再用高压水枪进行彻底清洗。粪污及时清理,水冲清洗圈舍粪污时要注意,地面尽量不要存留大量水,以防种公猪滑倒,损伤肢蹄。
然后要用 2%的火碱水对猪舍喷洒消毒一次。注意拐角处、水线接头等弯曲处的清洗。定期还要对猪舍密封,并用福尔马林进行熏蒸。由此也可以有效防止非洲猪瘟病毒的接触性传染。
3.2 对圈舍温度的要求
在高温环境下,猪体表温度高于环境温度,不利于体内热量的散发,使种公猪感到不适,造成采食量明显下降,性欲减退。可以通过在运动场添加遮阳棚,舍内建设冲凉、喷淋、吊扇等设备,降低环境温度,达到帮助猪体散热的目的。
在低温环境下,种公猪采食量增加,但饲料利用效率降低。因为在低温条件下,种公猪为抵抗冷应激,大量采食,代谢饲料中的能量来保持体温恒定,所以饲料中大部分能量用来抗寒而不是用于生长。尤其在冬季,要确保种公猪舍防风保暖,紧闭门窗,堵塞漏洞,防止贼风。在必要时候,可以照射红外灯或使用保温板来提高猪舍内温度。
无论是高温环境,还是低温环境,高湿对于种公猪均是不利的。在高湿环境下,各种病原微生物、寄生虫等大量繁殖,增加了种公猪的发病率。并且高温高湿环境下,不利于种公猪散热,会加剧热应激;低温高湿环境下,种公猪皮肤和毛会吸收空气中的水分,降低体表隔热性能,加剧冷应激。为避免形成高湿环境,应加强猪舍内通风换气,尽量采取干清粪方式清理粪便,减少舍内水量存留。
3.3 对日常消毒的要求
为保证猪舍内卫生,需定期对猪舍进行消毒。一般常用的消毒剂有氢氧化钠 (烧碱 )和生石灰,它们对病毒、细菌、寄生虫都有较强的杀灭作用。使用消毒剂时应注意,清洗完猪舍后再进行消毒,一次消毒不要混合使用消毒剂,且不要长期使用同种消毒剂,应采用复式消毒法,定期更换消毒剂种类,才可以杀灭不同种类的病原。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养猪场多选择长白猪和大约克夏品种的种公猪,其瘦肉率高,繁殖性能好,但容易发生肢蹄病,所以使用强酸或强碱性消毒剂对猪舍进行消毒时,不要带猪消毒。消毒后,必须冲洗干净,地面晾干后再将猪赶入圈内,避免强酸或强碱性消毒剂腐蚀其蹄壳,造成肢蹄病,影响配种。但也需要定期进行带猪消毒,选择较为温和的消毒剂,如双季胺盐消毒剂、双季胺盐络合碘、过氧乙酸等。带猪消毒动作要轻,声音要小,防止应激反应。一般选择喷雾消毒,其中过氧乙酸使用浓度为 0.2%~ 0.5%。
在非洲猪瘟高发时期,要对进场的车辆、人员、饲料均进行严格的消毒把控。运输车辆在入场时一定要进行彻底的消毒清洗。可以在场内设置多个车辆消毒点,通过高压热水清洗机完全清洗后再入场。条件允许的猪场还可配置烘干装置,因为消毒剂只可以减少病毒量,并不可以杀死细菌,而在 72~ 75℃下烘干消毒 15min,对杀灭非洲猪瘟病毒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而且还要注意对鼠、蚊蝇的消灭,一般灭鼠可以使用有效成分为 80%的敌鼠钠盐或杀鼠灵等化学杀鼠剂。使用化学杀鼠剂要注意放在猪采食不到的地方,以免其误食导致中毒。还可以使用机械捕鼠法,如捕鼠夹、捕鼠笼等进行捕捉。对于蚊蝇的消灭,可以使用 0.5%敌百虫进行定期喷洒,一般持续期可达 3~ 7d。
3.4 对圈舍周围环境的要求
在建设养猪场时,应选择在禁养区或限养区域外,避开交通干道和人口密集区域的地理位置,远离生猪屠宰场、交易市场、无害化处理场、动物诊所、粪污消纳点以及其他养猪场等高风险场所。要避开野猪经常出没的地方,因为野猪也是非洲猪瘟病毒传播的传染源之一,野猪采食了带有病毒的死亡猪的尸体,进而导致非洲猪瘟病毒的感染。而且要严格控制周边的猫、狗、老鼠和食肉的鸟类等,杜绝一切疫病传入的可能。
4 疾病防控
4.1 非洲猪瘟防控
为防止非洲猪瘟的发生,双酸清洁养殖模式已被推行。双酸养殖模式主要是从六个维度来打造清洁猪场,即酸的饮水、酸的空气、酸的环境、酸的饲料、酸的人员、酸的动物(如酸的消毒剂灭虫、灭鼠),营造出酸的外环境,抑制非洲猪瘟病毒的传播。其中饲喂酸的发酵料可以在猪体内产生酸、小肽和细菌代谢素等抗菌成分。通过使用双酸模式养殖,达到清洁猪场的目的,从而切断非洲猪瘟与猪的联系,营建出安全的养猪环境。
4.2 其他疾病防控
对于其他常见疾病,做好日常的消毒防疫工作即可起到预防作用。如每个月要用 1.5%的兽用敌百虫对猪体表和环境进行驱虫,预防寄生虫病发生;定期要对种公猪进行体内驱虫,一般使用阿维菌素进行驱虫,每年 2次,保证种公猪体况良好。对猪瘟、猪肺疫、猪丹毒、猪蓝耳病等群发性疾病,要做好免疫工作,尤其是每年 3月、 10月多发的口蹄疫以及 4月多发的乙型脑炎。
口蹄疫可使用口蹄疫灭能苗在种公猪耳后颈部皮下注射进行免疫,剂量为每头 5mL,且每隔 2~ 3个月重复免疫 1次;乙型脑炎一般使用弱毒苗进行免疫,肌注或皮下注射,每头 1mL, 2周后重复免疫 1次。在疾病多发季节,要适当提高日粮营养水平,尤其是矿物质和微量元素的含量,增加种公猪抵抗力。
5 小 结
在严格防控非洲猪瘟的基础上,从饲喂、日常管理、生产环境和疾病防控四个方面规范种公猪的饲养管理,提高精液数量和质量,从而提高种公猪的利用效率和母猪的繁殖性能,增加 养猪场效益。
- 上一篇:智慧养殖:怎样利用数据管理猪场,真实用
- 下一篇:规模猪场提高种猪生产力的管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