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周节律生产;批次化生产;集中发情 [1]
传统的养猪生产中,猪场规模一般不大,多数猪场都采用常规的自繁自养连续性生产管理模式,这种生产管理模式相对灵活,不需要太多技术含量,在一段时期内大量存在。但是连续生产模式明显存在着一些弊端,比如:生产不均衡,同一幢猪舍可能混养着不同日龄体重的猪只,猪只整齐度不好,疫苗免疫批次多,同一个工作人员工作繁琐;zui关键的是猪舍无法做到全进全出,空栏清洗、消毒不彻底,不同疾病的易感动物持续存在,造成疾病控制困难等等问题。
2011年,可以说是养猪史上可以载入里程碑的一年, 2010年冬季大江南北 PED的暴发使得 2011年 4月份猪苗价格随后暴涨,至 2011年 9月达到高峰,养猪的高利润吸引了外来资金进入这一传统行业。随着养猪行业的发展,猪场存栏母猪规模越来越大,全进全出的管理模式逐渐为一些集团养殖企业所接受,批次化生产管理的概念也逐渐浮出水面。
多周节律批次化生产,就是将原先每天、每周或者不定期有配种、分娩、断奶,以及断奶后的仔猪连续饲养的生产模式,改为按照一定的周期规律,集中的进行配种、分娩、断奶,每批次断奶的仔猪数量大,批次内日龄差距小( <7天),不同批次间日龄差距大( >21天),便于饲养管理和防疫。
通过多周节律批次化生产,可以将不同的工作集中在某段时间内完成,并且间隔分明有规则,可以使传统连续饲养方式造成的一些疾病传播得到有效控制。四周批生产节律,即生产周期间隔为 4周,以 4周为一个循环周期,集中处理不同的工作。
笔者所管辖的猪场中,也有四周节律生产模式的母猪场,目前生产成绩良好,这里简要谈谈四周节律生产模式的优缺点、转化中的遇到的问题以及我们的做法,主要解决包括后备母猪入群、断奶母猪集中发情、配种后返情、空怀、流产母猪再入群、工作集中期技术措施及人员安排以及转变前后生产成绩的变化等问题。
一 四周批节律生产的优点
相对于传统的生产管理模式而言,批次化生产管理的猪场,在集中的某段时间内完成某项专一的生产管理工作,时间间隔规律、明显,更容易实行全进全出,可以使传统连续饲养方式造成的疾病传播得到有效阻断。同时又因为同一幢猪舍日龄相近,使换料、免疫等生产管理操作变得容易、且效果明显。具体总结有如下三点优势:
(一)提高猪群整齐度,便于管理
由于批次化生产中的母猪配种时间接近,因而分娩日期接近,有利于仔猪在zui佳的时间内进行寄养,同时断奶仔猪的时间也会相对集中,批次猪群之间,日龄体重差异较大,员工可以集中时间和精力在同一时间段内专注于某一样工作,有利于提高员工的工作效率。断奶后猪舍温度及通风可以按照批次进行设置,营养需求也可依照不同日龄体重或猪只公母进行单独设置,提供zui佳配方,减少饲料营养的浪费。
批次之间空栏时间容易控制,使猪舍硬件的维修、清洗及消毒可大规模进行,为下批次猪群提供干净的饲养环境。同时可以将主要的技术力量集中在配种、分娩及保育照顾工作等重点工作阶段,将时间及精力专注于猪场zui重要的地方,使整个猪场饲养成绩大幅进步。
(二)提高猪群健康度
连续式生产的猪场疾病复杂,一旦感染上某种疾病不易净化,主要与营养、饲养管理、环境条件等有关。从饲养管理方面来说,同一栋猪舍、不同日龄的猪只混养在一起,易造成疫病的水平传播;因大小猪只同时存在,不容易协调大猪的zui小通风和小猪的zui大通风,夏季高温、高湿容易中暑,冬季低温容易患感冒和风湿,且高湿还容易诱发猪只的皮肤病;空气中硫化氢、氨气等有害气体含量超标往往易发生呼吸系统疾病;舍内环境卫生差、粪尿不及时清除,给各种寄生虫的滋生创造条件,使病原微生物大量繁殖。
如果采用批次化生产,可以zui大化的减少以上问题,因为批次仔猪数量多,不同批次猪只绝不混养,不同日龄的猪只分别在不同的舍内饲养。因批次间隔时间长,批次信息清晰,使仔猪的免疫状态和均匀度更趋一致,可以有效防止水平感染,阻断疾病的传播,进而提高猪群健康水平。
(三)改善经济效益,提升企业竞争力
批次化生产因不同时间段工作单一,更容易提高效率,降低成本。使得猪场的生产管理水平得到提升; 4周批生产可以zui大化利用好分娩舍(猪舍中投资zui昂贵的幢舍),使猪场产能的zui大化,猪群健康度得以提高,从而可以减少疫苗、兽药的使用成本,zui终提高猪场的经济效益,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二 四周批节律生产的不足
批次化生产虽然有以上优点,但也有自身的一些局限性,主要表现为:
(一)确保稳定的公猪精液来源
对于自养公猪的单个猪场来说,由于配种时间集中,种猪使用强度时强时弱,容易影响公猪精液质量,因此必须调整采精计划,即使非配种周期间,也需要对公猪做精液采集处理,以维持公猪正常的生理。同时易造成公猪使用年限降低,淘汰更新率升高。所以如果周边有大型公猪站,建议采用购买精液的方式解决精液不足的问题。人工授精操作熟练,具备条件的场可将子宫颈授精技术提升至子宫内深部输精技术,减少精液的使用量,提高公猪利用率。
(二)具体工作安排更强调计划
对于批次化生产的场,现场工作安排不合适时,工作量有时会不足,有时会过量。批次配种数量如果调整不当,或分娩率水平突发变化,可能造成生产不能满负荷。因批次生产工作时间比较集中,应事先训练好技术人力,zui好训练出配种、产房技术都精通的全能型人才,同时要按照技术人员的能力水平合理进行分配。保证人员的使用效率zui大化。
(三)产房空栏时间短
按照四周批节律生产模式(每批从进猪到下一批进猪周转时间 28天),妊娠母猪提前 3天上产床,哺乳 21天,共 24天,剩余 4天冲栏、消毒和干燥空栏, 4天内需要完成全部产房栏位的冲栏、消毒、熏蒸、干燥等所有工作,时间短,工作集中,工作量相当大。另外由于一批次断奶数量多,很难做到整体全进全出,一般需要分两次断奶,连续两天出苗,耽误场内员工时间,且不能做到每批母猪同时断奶,每批猪断奶需要持续 2-3天,所以时间更紧。
(四)配怀和产房部门zui忙的时候相冲撞
四周批节律配种高峰和分娩高峰一般集中在同一周内出现,工作过于集中。配怀和产房在原有人员编制情况下都希望外面能有更多的人手去帮助,但又都抽不出人员去互相帮忙,这就导致高峰期间员工完不成工作而加班。在实际生产中,母猪断奶,产房冲栏,四天后妊娠母猪分娩,配怀舍诱情、查情、配种、妊检,加之传统设计的猪场转群比较麻烦,所以短期内工作太集中,工作量超负荷。
批次化生产管理有利有弊,具体如何选择需要考虑猪场的建设布局、人员配置、人员技术水平、生产目标以及猪群情况综合考虑,不可轻率更改原有生产节律。
三 生产节律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办法
四周批节律生产不同于常规的生产模式,它对人员技术要求、猪群周转方案、猪群健康水平要求更高,特别是某个猪场由周生产节律向四周批节律生产转化的过程中,会碰到一系列问题。下面就我就遇到的问题及处理方式分享给大家。
(一)解决后备母猪入群的问题
因为四周批次生产要求断奶母猪以及后备母猪必须在同一时间段内发情才可以配种,不在固定的时间段内,发情再好再稳定的后备母猪也无法参与配种,那么就需要通过现代生物学手段调整后备母猪的发情时间,使其在特定的时间段内发情参与配种。目前市场上有好几种发情周期调节物,不同类别略有差异,常用的后备母猪管理措施如下表。
假设第一周进行配种,那么下一次配种日期在第五周,在第一周配种结束时对将于下一批次参与配种的后备猪根据下一次发情周次进行分类,并根据不同的发情周次采取不同的处理措施,则后备猪会zui大量的在第五周发情参与第五周的周次配种。如果猪场较小,需要管理后备猪数量少,那么也可以根据每一头后备猪的发情历史进行针对性的情期调整。
(二)断奶母猪集中发情问题
对于断奶母猪的同期发情,在适当的时间采取同时断奶即可,为了让断奶小猪均匀,母猪哺乳天数相近,可以使用氯前列烯醇( PGF)等药品进行诱导分娩。同时在配种母猪数足够的情况下,可以通过集中配种、缩短配种时间间隔来缩短分娩日期的间隔,更有利于同期分娩,同时对于断奶小猪的均匀度以及下批次的断奶后集中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三)返情、空怀及流产母猪再入群问题
如表 2所示,第一批次母猪在第 1周配种,在 3周后也就是第 4周会出现 5-10%正常返情,而第 5周就会进行第二批次的配种,此时第一批次中返情的母猪已经赶不上配种,需要等到第 9周批次进行配种,这些返情母猪下一次正常发情会在第 7周,而第二批次配种是在第 9周,所以我们需要添加四烯雌酮控制其发情,保险起见,需要在第 6周开始加四烯雌酮发情调节药物防止其在第 7周发情,至第 8周周四停药,则可以在第 9周正常发情配种。这种情况一般只针对那些胎次较低、体况较好的返情母猪进行,若多次返情、空怀或者流产、或者体况不是特别好的母猪,可以考虑直接淘汰。
(四)工作集中期措施及人员安排问题
如前面所述,四周批节律生产是多周节律中对产房利用效率zui高,生产效率zui高的一种多周节律模式,但是四周批节律生产存在的zui大缺点就是:配怀车间和产房车间的工作高峰期大部分工作重合,造成短时间人员相对紧张,这对本来配种和分娩工作都集中的四周批生产来说更是雪上加霜。这时需要场长协调好其他区间的人员(诸如保育或者后勤上)到配怀车间和产房车间进行辅助,或者可以说对于四周批生产来说,工作不是按照生产区间来划分的,而是整个场算作一个大的生产单位。另外需要做好员工沟通协调,并在高峰期过后给予补假或者其他形式补助。
另外,也需要采取一些劳动力要求少的生产模式,比如考虑配怀车间采用每日查情一次、配种一次的查情配种模式,这对于降低配怀车间的工作量非常有效。
四 生产节律转化前后生产成绩的变化
我们统计了某场自更改之前 6个月单周节律时、更改阶段、更改后连续 3个时间阶段的生产成绩,具体每个阶段持续时间见下表:
(一)分娩率变化
从配种分娩率数据来看,转换期间有个下滑的过程,然后在逐渐上升,考虑到分娩率指标有大约 4个月的延后性,可以看出在生产节律更改之前就已出现下滑,应该考虑除了生产节律改变之外还有其他影响因素。从后期分娩率数据来看,分娩率再次上升,并达到以往历史成绩水平,说明四周批生产对分娩率影响不大,只要掌握得好,分娩率指标不会下降。
(二)断配间距
从断配间距指标来看,变化较大,转换期间从单周节律的 5.32天上升到 13.14天,主要是受转换期间先断奶的母猪需要使用药物抑制发情,等zui后批次的母猪断奶时才可停药,导致断奶到配种的间距较大。转化后平均在 8.5天左右,由于断奶后不发情未淘汰的母猪需要用药等到下一个配种周期,间隔时间较长,所以后期断配间距持续大于单周节律时断配间距。
(三)窝均总仔、窝均活仔
窝均总仔与窝均活仔趋势相同,考虑到产子数的延后性,转换阶段窝均总仔与窝均活仔的下降并非因为生产节律的改变,而可能另有其他应激因素,由此来看窝均总仔与窝均活仔在更改后都在上升,并没有受到生产节律的改变而下降。
(四)窝均死胎
窝均死胎的数量呈持续上升的趋势,且在生产节律更改期间即开始上升,且在生产节律更改后并没有下降,这个主要受四周节律生产集中分娩,人员短期平均照顾母猪头数较多,照顾不周,造成接产助产不及时,窝均死胎上升。
(五)窝均断奶仔猪数
窝均断奶仔猪数变化较大,且在更改阶段下降zui为明显,主要是此阶段部分母猪断奶不规律,以及部分母猪需要早期断奶,造成正品苗数量下降。
更改后正常运行阶段窝均断奶虽然有所提升,但是并未达到断奶前水平,查找当初数据发现,更改前的单周阶段每月分娩母猪较少,仅为更改后每月的一半左右,且人员相同,母仔猪照顾到位,与窝均断奶数较高有一定关系。而更改后人员数量不变,但是短期内分娩数量较多,人均照看母猪头数较多,照顾不周,窝均断奶数量略有下降。
由于生产节律的改变,对保育、育肥阶段的生产指标的影响这里未做分析。
由此可见,四周批节律生产有利有弊,对每一个生产指标的影响各不相同,具体影响多大,与各场管理水平、技术熟练度、猪群流转方案、人员配置等等都有关系。四周批节律生产对于母猪场疾病的控制、仔猪均匀度以及保育、育肥疾病控制更有利,所以只要你的场管理、技术到位,四周批生产模式值得推广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