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杭州西溪园区举行的第 14 个“阿里日”上,阿里巴巴宣布推出由阿里云养殖的人工智能猪肉。
这批猪由阿里云与四川特驱集团、德康集团合作养殖。他们在养殖过程中引入阿里云人工智能技术,包括各类猪只数量识别、猪群行为特征分析、疾病识别和预警、无人过磅等。
生猪养殖真的需要用到AI技术吗?
对此,阿里巴巴的解释是,如果一个养殖场只有一百几十头猪,靠人力就可以把猪照顾得很好。但是在大型、特大型的养猪场,面对着数以万计的各种不同年龄段的猪,每头猪大小不一,处于不同的生长阶段,情况各不相同,要想把每一头猪都照顾好,人力就会显得捉襟见肘。如果雇更多的工人,养殖场的人力成本就会显著上涨,效益会降低。
这也是养猪行业的盈利痛点。
养殖场运用阿里云的人工智能技术,可以用更少的人力,养更多的猪,同时还把猪照顾得更好。
养殖过程中怎样运用人工智能技术?
据工作人员介绍,面对上千万头的猪,把每一头猪照顾好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比如在仔猪出生的阶段,视频图像分析技术,可以通过摄像头自动分析并记录仔猪的出生数量、顺产还是剖腹产。此外,语音识别技术,可以通过麦克风捕捉仔猪被母猪压住发出的尖叫声,从而让饲养员在第一时间展开解救。
人工智能技术能采集比耳标更丰富的监测数据
在人工智能猪场,每一头猪从出生之日起就有自己的档案,能得到无微不至的照顾。视频图像分析技术可以记录猪的体重、进食情况、运动强度、频率和轨迹,如果一只猪长卧不起,系统就会判断它是怀孕还是病了,提醒人工及时介入,如果只是猪想偷懒、不运动,饲养员就会采取手段让它多走走,以免影响料肉比。
人工智能还可以通过红外测温技术和语音识别技术,监测猪的体温和咳嗽的声音,一旦出现异常,就能在第一时间做出疫情预警。
人工智能技术的成效如何?
对于猪场来说,每年每头母猪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头数是衡量效益的关键指标。目前,我国和发达国家的差距很大。像丹麦这个数据已经达到 30,而国内一些条件不错的猪场也就 20 多。
引入阿里云人工智能系统后,初步可以实现母猪每年多产 3 头小猪仔,且猪仔死淘率降低 3% 左右。阿里云和特驱集团,希望zui终将这个数据提升到国际顶尖的 32 头。
总结一句话,不仅猪场需要互联网巨头,巨头也需要猪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