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16日,第四届太阳鸟•畜牧产业无抗(减抗)发展大会在重庆开幕!
4月16日
由鲲鹏鸟传媒主办的
第四届太阳鸟•畜牧产业
无抗(减抗)发展大会
在重庆世纪金源大饭店开幕
接下来为大家分享
4月16日会议听课笔记
中国海洋大学麦康森
动物生长与健康的靶向调控机理
mTOR的发现:1969年探险队在复活节岛上采集了土壤送给Ayerst制药公司,1975年被证明能杀死真菌,这个化合物被命名为雷帕霉素,随后陆续发现雷帕霉素及其衍生物具有免疫抑制,抗肿瘤的作用,20年后,它作用靶标被发现,命名为mechanistic target ofrapamycin(mTOR)。
营养与mTOR:
(1)mTOR的发现打开了营养如何调节生长与健康的黑箱
(2)营养消化、吸收后,通过机体转化,进行长绒毛的更新、肌蛋白的沉积、免疫维护
(3)mTOR信号系统是从低等到高等动物,感受营养状态、调控代谢的中枢
mTOR对于体蛋白质沉积的重要作用
(1)摄食后推动体蛋白的合成是营养转化的关键
(2)餐后体内游离氨基酸浓度变化转化为mTOR激活信号
(3)动物餐后体蛋白合成完全依赖于mTOR活性
(4)mTOR活性决定肌蛋白沉积
(5)通过增强mTOR活性可以显著提高体蛋白沉积
mTOR对于免疫应答的重要作用
(1)mTOR是介导免疫因子产生、炎症反应和抗侵染各个过程的调控中心。
(2)mTOR对鱼类非特异性与适应性免疫应答,抵抗细菌感染的重要作用。研究发现,mTOR被抑制会加剧罗非鱼感染后死亡。
mTOR对于机体稳态与修复的作用
(1)mTOR活性对于肠道更新、损伤后修复的重要作用。肠道上皮需要持续更新,这个过程伴随着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各类细胞的迁移。肠上皮细胞更新过程中,mTOR活性对于各细胞类型的熟化有重要作用,雷帕霉素抑制造成肠上皮更新受阻,肠绒毛脱落;肠道损伤之后需要动员肠干细胞进行增殖并分化成肠上皮各类细胞进行再生。
(2)mTOR活性与仔猪肠道健康密切相关,断奶造成肠绒毛高度明显降低并使mTOR活性降低。增强mTOR活性能显著改善仔猪轮状病毒侵染后肠道修复。
(3)mTOR对于皮下干细胞分化,表皮细胞增殖都有重要作用,mTOR活性完全丧失将造成表皮形成终止,通过(基因操作)强化mTOR活性能够促进表皮创伤愈合。
(4)提高mTOR活性可促进动物毛发再生
中国农业大学呙于明
家禽肠道健康营养技术体系
一、肠道亚健康与营养代谢
1、家禽肠道疾病原因
病原菌:产气荚膜梭菌、沙门氏菌、大肠杆菌、弯曲杆菌
寄生虫:球虫
霉菌毒素:AFBi、DON、T2
氧化损伤:饲料成分过氧化产物
炎性细胞因子:导致粘膜上皮细胞间紧密连接破坏
2、免疫一神经一肉分泌一营养代谢
炎性细胞因子分泌增加:IL-l、IL-6、TNF-a等
内分泌改变:GH、IGF-1等减少,糖皮质激素增加
营养素代谢变化:蛋白质分解代谢、脂类合成代谢、矿物质代谢
产品产量与品质下降:产肉产蛋减少、骨骼蛋壳强度下降、饲料效率降低
二、精准防控与肠道营养
1、清洁饲料与饮水:病原微生物、霉菌毒素、抗营养因子、有毒有害重金属、免疫应激原性物质都要控制在0。研究发现甘露聚糖酶降解甘露聚糖,缓解肠道免疫应激炎症反应
2、肠道微生态有效调控
(添加剂既是有效的也是无效的,因为是条件性的,许多添加剂可以根据使用条件进行评估,然后筛选,降低成本)
酸化剂(有机酸)
植物提取物(挥发油、生物碱……)
益生菌(细菌素、抗菌肽)
体外试验证实EO对G+和G-致病菌均有显著的抑制效果,且能减弱艾美尔球虫的活力。抑菌能力:酚〉醛>酮>醇。
3、构建坚固的肠道屏障
肠道物理屏障--紧密连接蛋白(TJs):细胞质脚手架蛋白、细胞膜蛋白等
微量元素(Zn等)、维生素(VD3等)、功能性氨基酸(Arg、Gin)、植物提取物(多酚类等)、益生菌及其代谢物(丁酸等)等可以促进TJs表达,改善上皮完整性,增强屏障功能
4、增强免疫机能
两个层面:“三道”粘膜免疫、全身性系统免疫
两个目标:特异性免疫(疫苗抗体)、非特异性免疫
5、增强免疫机能的营养措施
维生素、微量元素、功能性氨基酸、脂肪酸等营养素
活性多糖、黄酮类、生物碱类等非营养性添加剂(啤酒酵母多糖、黄芪多糖、黄芩苷……)
三、EGIPP体系与Holobiont精准营养
1、五位一体:
早期营养、肠道屏障、免疫机能、卫生加工、精准营养
2、全生物精准营养
准确的饲料养分信息:含量与效价
精细的饲料加工工艺:设备与参数
准确的动物营养需求:饲养标准
精准的肠道微生物营养需求:物质与剂量
广西大学沈水宝
非特异性免疫在养 猪价 值链中的作用
一、 非洲猪瘟 疫情给养猪业带来的变革
1、生猪存栏量的冲击
直接导致死亡和扑杀损失
实施跨省禁运,导致不同区域价格波动
种猪损失巨大
农户心存恐慌,放弃养猪或不敢养猪
直接导致死亡和扑杀损失
2、养猪业区域布局的冲击:为消费而养猪
过去出于环境保护与整体经济发展考虑,划定养猪区域规划,准备形成南猪北养、西猪东调的格局;现在菜篮子省总负责,活猪跨区禁运,养猪产业布局发生新的变化:为消费而养猪
3、养殖模式的冲击
我国生猪饲养的生力军是出栏量100头以下的小规模散养专业户;
100-3000头中等规模比重较小,3000头以上规模占比略有上升(从0.028到0.062)
小规模散养模式以农户为单位专业户经营,面临的问题是资金有限、设备设施缺乏和疫情防控能力弱;出路在于新的产业联合体
规模养殖依靠资本的力量会有一定比例上升,但不会是养猪的绝对主流
4、养猪文化
新养猪文化zui大的特点是补短板。以保障人和猪的健康安全为核心,比如扬翔提出“防非五策”:不动猪、加热料、卡住车、守住人、老鼠苍蝇一起防,这种改变,不仅仅是个人层面,也需要整个行业的同频共振,更需要整个产业链和业务链甚至全社会共同形成一种全新的养猪文化。(刘向东)
“非瘟时代”,防疫第一的理念必将深刻根植于每一位养殖者的心中,刻骨铭心,无需说教,都是心领神会,自然而然。(高全利)
养好猪需要有好的理念:清洁的水、优质的料、平衡的菌群、干燥的环境、新鲜的空气
二、动物免疫系统功能与溶菌酶二聚体的非特异免疫作用
1、溶菌酶简介
一种广泛存在的天然小分子蛋白
溶菌酶二聚体是普通溶菌酶效价的N倍
溶菌酶二聚体工业化生产zui安全可靠的来源是蛋清溶菌酶
2、溶菌酶二聚体的优势
提高血清免疫及生长因子
提高猪肠道黏膜细胞因子及SIgA的表达
提高巨噬细胞及其吞噬率
提高中性粒细胞的吞噬活性
3、溶菌酶二聚体的非特异免疫功能
活化宿主免疫监视
刺激淋巴细胞增殖
增强单核细胞中性粒细胞白细胞噬活性巨噬细胞活性
增强抗原免疫原性
总结:溶菌酶二聚体是安全可靠的非特异性免疫因子(功能蛋白),是猪的“健康城墙”在猪体内主要发挥四大作用:修复组织损伤;激活相关非特异免疫因子,“集团军作战”;减少营养物质的消耗;维护肠道菌群的平衡
四川农业大学林燕
母猪创新营养技术
当前规模化猪场母猪生产存在的问题:
1、后备母猪育成率低,淘汰率高。
2、妊娠母猪死胎率高,有效产仔数低。(非瘟背景下,母猪空怀率由9.9%增加至21%)。
后备母猪的创新营养理念:
1、采用系统营养理论,确定“后备定终生”的思路,培育后备母猪;
2、膳食纤维通过促进母猪肠道微生物丰度及肠源代谢分子血清素和褪黑素合成,并通过ampk/mtor/caspase-3信号途径保护卵泡凋亡;
3、以卵母细胞和子宫发育为指标确定后备母猪的适宜纤维水平;
4、提高日粮纤维摄入对后备母猪的初情启动影响差异不显著;
5、添加功能性纤维影响了后备母猪的初情启动,初情启动提前15.6天;
6、使用霉变玉米或麦麸后,生长性能不同程度地下降;
7、霉变玉米及麦麸显著降低后备母猪卵泡发育;
8、全程日增重:每天饲喂一次比每天饲喂六次提高48g/d;
9、N沉积效率:饲喂一次比饲喂六次多沉积10gN(+34%),尿氮排放减少7.6g/d,生态效益显著;
10、饲喂一次比饲喂六次母猪卵巢单位面积内生长卵泡数量增加52%;第三情母猪黄体数增加10个。
妊娠母猪创新营养技术:
1、提高胚胎存活率是增加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的重要手段
2、不同原料IDF体外发酵过程中产气量、产气速度、SCFA产量各不相同
3、同一原料SDF体外发酵产气量、产气速度、SCFA产量不同程度地高于IDF
4、与麸皮相比,甜菜渣或大豆作为纤维来源,改善哺乳第一天母乳乳成分
5、随着纤维水平的增加,母猪的总产仔数和产活仔数线性增加。
6、纤维显著影响了母猪肠道不同阶段的微生物丰度
7、低蛋白日粮效应:降低尿氮排泄,对粪氮影响不显著
8、纤维效应:增加粪氮排泄(主要是微生物蛋白),降低尿氮排泄,提高氮的生物利用效价
泌乳母猪的创新营养理念:
1、富含n-3pufa鱼油饲粮有助于提高机体的n-3pufa水平,降低乳腺促炎性细胞因子表达;
2、N-3pufa抗炎能力的发挥取决于母猪机体的氧化应激状态,只有在机体氧化应激得到控制的前提下使用富含n-3pufa鱼油才能发挥正面效应,否则,反而加重炎症反应;
3、N-3pufa对乳腺细胞的抗炎机制是通过抑制toll样受体4下滑基因-髓样分化因子88转录表达,降低促炎性细胞因子的产生,从而缓减疾病诱因的炎症反应;
4、产后无乳综合征,是围产母猪的高发疾病;
5、阶梯饲喂方案有助于预防母猪产后无乳综合症和中后期采食量下降,但泌乳初期限饲会降低母猪泌乳全期的采食量,增加母猪体动员和延长断奶至发情间隔;
6、采食量不足还降低母猪的繁殖寿命;
7、提高母乳早期采食量,是提高母猪泌乳性能和繁殖性能和寿命的关键;
8、低纤维母猪接种来自高纤维母猪肠道的微生物,低纤维母猪的便秘显著缓解;
9、改善母猪胰岛素抵抗,降低炎症反应和氧化应激,有利于母猪采食量的提高;
10、SLE提高催乳素含量,母猪泌乳期产奶量提高,提高母猪-仔猪免疫力。
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刘作华
新型饲用抗菌肽研究与产业化
禁抗后面临的问题:
(1)降低动物免疫功能
(2)药物残留
(3)改变微生物菌群
(4)细菌和寄生虫耐药性(污染环境威胁人类健康)
国内外替抗产品
(1)(免疫调节肽):抗菌肽
(2)有机酸:丁酸
(3)植物提取物:中草药、精油等
(4)益生菌和益生元:酵母、枯草芽孢、乳酸菌等
(5)溶菌酶、蛋白酶、脂肪酶、植酸酶等
抗菌肽的杀菌机制破膜机制和胞内机制
(1)破膜机制:桶板模型、地毯模型、环形模型、聚集体模型
(2)胞内机制:抑制细胞壁的形成;改变细胞质膜,抑制隔膜形成;激活自溶酶,诱导细胞凋亡;作用于细胞核染色体DNA,引起DNA断链,抑制DNA复制、RNA转录和蛋白翻译
抗菌肽研发必须重视的问题(1)稳定性(2)安全性(3)质量可控(4)生产成本
枯草脂肽:主要由枯草芽孢杆菌分泌的一种环状细菌素类抗菌肽,由七个氨基酸和一个带有β-羟基的脂肪酸组成,对产气荚膜梭菌、金色葡萄球菌、李斯特菌等革兰氏阳性病原菌具有很强的抑杀作用。
杆菌七肽:是乳酸菌产生的代谢产物,是一种广谱偏阴性抗菌的功能性寡肽。它对大肠杆菌、沙门氏菌、志贺氏杆菌、巴氏杆菌、魏氏梭菌、肉毒梭菌等病原菌都具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并对调节机体免疫及缓减炎症具有良好的效果,是一种兼具抗菌和消炎功能的抗菌肽。
总结:
1.抗菌肽具有来源广泛、抗菌谱广、不易产生耐药性、调节免疫功能等优点,是理想的饲用抗生素替代品。
2.发酵工程技术是提高抗菌肽表达、降低成本及提高稳定性的有力手段,也是未来研究的重点方向之一。
3.根据产业化需求,抗菌肽研发趋向细分化,开发新型高效、广谱、表达量高的抗菌肽,具有重要的价值。
成都大帝汉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雷燕
无抗背景下肠道健康产品的现状与评估
中国禁抗后面临的挑战:
1.由于非瘟提高了人们的防控意识,软件和硬件都有非常大的提升,为替抗提供了很好的契机,整体养殖基本平稳过度。
2.新的技术方案导致成本增加。
3.饲料厂的投诉减少,腹泻等问题在养殖端压力变大,现场用药增加了20%。
4.整体来说,养殖成本增加了50-100元/头。
影响动物肠道健康的关键因素:
内因: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菌群不稳定、功能不成熟,免疫系统发育不健全、免疫机能不强等。
外因:病原性致病因子、饲料源性致病因子。
无抗营养技术常见的功能性添加物:
酶制剂、有机酸、低聚糖、益生素、氨基酸、维生素、植物精油、矿物元素。经过大量数据统计,目前公认比较有效的为酸化剂、植物精油、酶制剂、益生菌。
植物精油的评估:
1.适口性的评估:不同精油组分的气味是不一样的,有的组分气味愉悦,但有的成分刺激性较强。常见精油成分气味:百里香酚(辛辣味)、丁香酚(辛甜)、肉桂醛(桂甜)、香芹酚(辛香、药香)、柠檬醛(柠檬香味略带苦味)等
2.有效性的评估:a.体外抑菌试验+测定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率,对精油成分进行筛选 b.模拟胃液进行体内消化,测定精油的抑菌能力 c.进行动物实验,评估生产性能
3.稳定性评估:a.85℃烘烤5min,测定精油成分的损失率 b.对成品在室温下持续观测1年,测定有效成分损失率
酸化剂的评估:
1.如何做适口性好的酸化剂:近200篇酸化剂研究表明,酸化剂在增重、料肉比正向效果的文献数较多,但采食量无效和反向效果的文献也很多。为什么会出现采食量低这种情况呢?因为从味觉来说,酸是酸甜苦咸鲜五种基本味之一,猪对酸的喜好位于中间,酸味通过两种途径被感知,一是直接刺激酸味味蕾细胞,二是通过体感,即神经感知,猪咽喉神经元对酸的zui初感觉是痛觉,浓度高时会感觉不适。所以假如只是从味的角度来考虑,酸化剂添加量低是可以诱食的,但我们饲料是考虑动物肠道健康来确定酸化剂添加量,用量高若没处理好会影响适口性。
2.如何保证释放更多的氢离子:因pH值与胃蛋白酶活性息息相关,胃蛋白酶原激活胃蛋白酶zui适pH2.0-3.5,市场近一半产品酸化剂总酸在60-70%左右,而这些60-70%总酸的有效总酸只有5%左右的有效总酸可达到30%。所以要考虑合适的酸原料搭配来保证在pH3.5条件下释放更多的氢离子(即有效总酸量)。
3.如何让酸在肠道发挥zui大的作用:首先要对各种酸原料进行筛选,选出能释放更多氢离子的酸原料,选择zui佳抑菌效果的酸原料,并按照扩大抑菌范围标准优化原料组合,对适口性稍差的酸原料进行特殊处理,对调节肠道菌群的酸原料进行包被处理。
南京农业大学周岩民
甜菜碱的特性及其在肉鸡饲料中的应用
甜菜碱简介:
甜菜碱(Betaine)又名三甲基甘氨酸、甜菜素、甘氨酸甜菜碱。zui初因从甜菜糖蜜中提取而得名,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动物、植物和微生物体内的天然生物碱。普遍存在于动植物体内,是动物代谢的中间产物,在营养物质的代谢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作为代谢的次生产物,是非常重要的渗透调节物质,对植物增强抗盐碱、耐旱等抗逆性均十分重要。
在2000年前研究目的主要为防止球虫病;提高肉鸡生产性能等,2000年至2006年研究目的为替代蛋氨酸,调节肠道渗透压,保护肠道健康等,2006-2014年研究目的为调节脂肪代谢,提高肉鸡屠宰率,改善肌肉品质等,2014-2000主要研究目的为缓解应激(热应激、运输应激、高渗应激)等。
饲料中应用的产品:天然甜菜碱、甜菜碱盐酸盐、无水甜菜碱、甜菜碱粉剂、复合甜菜碱、载体吸附负载甜菜碱产品。
甜菜碱在肉鸡日粮当中的作用:
(1)日粮中添加甜菜碱能够改善抗球虫效果,提高肉鸡肠道健康水平;
(2)甜菜碱替代日粮中蛋氨酸对肉鸡生产性能无显著影响;
(3)日粮中额外添加甜菜碱能够提高肉鸡生产性能,提高胸肌率,降低腹脂率;
(4)日粮中添加甜菜碱能够提高肉鸡肌肉系水力,改善肌肉品质;
(5)日粮中添加甜菜碱能够提高热应激肉鸡生产性能,降低运输应激肉鸡体重损失,并能够有效缓解应激状态的肉品质的降低。
甜菜碱的合理应用的考虑:
(1)不同甜菜碱在动物机体内的吸收效率?
(2)甜菜碱在肉鸡体内的作用方式?
(3)为什么要用甜菜碱、用什么产品、何时用、用多少、使用的性价比?
(4)甜菜碱应用方式:饲料或饮水?
(5)注意可能的副作用:甜菜碱添加量过多时鸡体内的蛋氨酸含量升高,可能存在副作用。因此,甜菜碱应用时,必须预先确定合理的添加量,以取得理想的效果和效益。
(6)甜菜碱对免疫功能的影响
(7)甜菜碱在无抗饲料中的作用
(8)甜菜碱的母体效应
(9)甜菜碱与其它成分的协同效应
中国农业大学张日俊
益生菌前沿研究及在无抗养殖中的应用
益生菌的新认识:
含活菌和(或)死菌,包括其组分和代谢产物的有益菌制品,经口或经由粘膜途径投入,旨在改善粘膜表面微生物或酶的平衡,或者刺激特异性或非特异性免疫机制;
精准益生菌的新开发模式:
着重从表型与靶标发现和以人为中心而去发现选育的益生菌。
自上而下策略:观察证据、动物模型和宿主因果关系研究,及宿主反应特征。
自下而上策略:基于表型筛选和基于靶点的发现。
普通益生菌的功能:菌群平衡、免疫刺激、产生短链脂肪酸、乳酸菌转化为胆固醇、与病原菌竞争、产生消化酶助消化。
特异益生菌的功能:分泌游离氨基酸、抗营养因子分解中和、β-半乳糖苷酶活性、抗氧化、水解释放活性肽、特异菌株LFB112产生细菌素、中链脂肪酸的酸化(特异株产生亚油酸)。
益生菌的作用机理
(1)增强肠道上皮屏障
(2)增加肠粘膜的粘附力,抑制病原体粘附力
(3)对病原微生物的竞争排斥
(4)产生抗微生物物质
(5)调节免疫功能
通过新型高产细菌素乳酸菌的筛选、特性与分离鉴定筛选出,SN4、SN5菌株有相对较好和较广抑菌活性
无抗技术体系:
(1)环控技术,饲养环境( 生物安全 )、生产布局等;
(2)疫病防控技术,疫苗、科学防疫程序等;
(3)饲养管理技术,密度、通风、光照、温度;
(4)健康饮水(系统)技术,清洁饮水系统+健康水;
(5)高吸收饲料营养配制技术,饲料/原料预消化+酶+可消化AA+形态;
(6)全方位调控肠道健康技术,健康菌群,完整结构,免疫功能健全。
华中农业大学梁运祥
丁酸梭菌及其培养物的应用
丁酸梭菌的特性:
(1)安全性:动物源性,无致病性和毒素作用,无可传递耐药基因
(2)功能性:调节肠道菌群、提高后肠养分利用率,促生长,调节肠道功能,调节免疫系统,抑制炎症反应
(3)可加工性:良好的感官特性,耐高温,耐久储
丁酸梭菌作用:
(1)抗炎,产物为丁酸,是调节趋化性和免疫细胞粘附性的关键调节因子,丁酸是炎症调控中重要的调节因子
(2)调节肠道屏障功能,丁酸梭菌可能通过调节细胞增殖水平,促进肠道屏障功能修复
(3)增加肠道内短链脂肪酸的含量仔猪日粮添加丁酸梭菌可有效增加后肠挥发性脂肪酸水平,进而保障仔猪肠道绒毛形态结构
复合微生态制剂:
微生态制剂具有对肠道微生物菌群的调控作用,在动物的肠道发育中,微生态菌剂是一个有效的调控手段。
菌群组合,中药君臣佐使配伍理论。
君药——丁酸梭菌,代谢产丁酸,调节肠道
臣药——乳酸菌,代谢产乳酸供给丁酸梭菌利用,制造低pH环境
佐药——好氧芽孢杆菌,代谢耗氧,制造厌氧环境,促进丁酸梭菌增殖
使药——寡糖,膳食纤维,包被保护剂等
协同实现调节肠道屏障功能、抑菌增免、促进生长等功能。
不同益生菌在肠道中的作用位点:
胃:地衣芽孢杆菌(消灭有害菌),枯草芽孢杆菌(产生消化酶)
肠道前段:乳酸菌(抑制有害菌,保护有益菌)
肠道后段:丁酸梭菌(治疗和恢复肠道黏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