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14年开始,我国猪肉进口量占总供给比例大幅度上升,2016年,进口猪肉达到162万吨,是2009年的12倍。同年,农业部发布了十三五生猪生产发展规划,政策上指导生猪产业进行转型升级和绿色发展。随后,2017年和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都重点提到了发展智慧农业。
何为智慧农业?
智慧农业就是将物联网技术运用到传统农业中去,运用传感器和软件通过移动平台或者电脑平台对农业生产进行控制,使传统农业更具有“智慧”。除了精准感知、控制与决策管理外,从广泛意义上讲,智慧农业还包括农业电子商务、食品溯源防伪、物流运输、农业休闲旅游、农业信息服务等方面的内容。
巨头“入坑”,原因何在?
随着网易、京东、阿里进军养殖业,智能养殖似乎变成了互联网巨头们的天下。巨头入坑,原因何在?
我国智慧农业起步较晚
我国农业还停留在传统农业的阶段,大部分地区农业基础设施仍然落后。在科研方面更是被发达国家远远甩在身后。而美国在90年代,用于农业科研的经费就达到了600亿美元。
以生猪产业为例:中国是全球第一大猪肉消费国和养猪国,整个猪肉产业加外围,市值就有3万亿,而猪肉直接相关的产业就有1.4万亿。这样庞大的市场背后却是一个落后的产业形态。据悉,我国小规模养殖比重较大,生猪综合竞争力明显低于发达国家,养殖成本比美国高40%左右,每千克增重比欧盟多消耗饲料0.5千克左右,母猪年提供商品猪比国外先进水平少8~10头。
食品安全问题日趋严重,商业模式缺乏创新
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升,对“高品质”“安全保障”猪肉的需求越来越旺盛。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巨头投身到农牧养殖行业,2009年,丁磊深入产业链,自建养猪场,7年后网易黑猪面世,连续三天拍卖分别卖出11万、16万和27万的高价。近年来,食品安全问题频频曝光,更加剧了大众对食品行业的不信任。此外,我国农业商业模式也缺乏更新迭代。以邻国日本为例:日本农业商业模式着重开发生态、体验、休闲等功能以创意农业带动地方经济发展,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资本涌入。据悉,全国4000多家生鲜电商企业中,实现盈利的只有1%。商业模式缺乏创新,导致投资风险变大,商业模式再造势在必行。
“智慧化”将为生猪产业带来什么?
优化数据采集和分析
无论是阿里还是京东,进入产业的核心就在于通过AI技术、智能硬件和大数据打造智能养殖平台,优化数据采集和分析,达到智能饲养,节省人力、提升生产效率的目的。数据本身就像黑洞,具有天然的网络引力。随着“数据黑洞”的自主生长,智能养殖平台的优势将飞速增长。
整合产业链
互联网公司进入生猪产业的另一优势在于,他们可以利用自身已有的电商平台打通从生产到销售再到市场反馈的各个环节,以此完成产业链整合。这样做不仅可以解决生猪市场长期存在的中间环节多、流通成本高等问题,也可以让自身的利润得以zui大化。
信息透明,利于监管
对于生鲜类商品,安全始终是第一位的。经过整合的产业链将实现商品的可追溯性,既能保障食品安全,也利于监管,提高公信力。
结语
或许还有许多人对“智能养猪”持怀疑态度,但不可否认的是,随着国家对发展智慧农业的重视,实现“智能养猪”只是时间问题。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农业会有很大的变化,与国外的差距也会进一步缩小甚至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