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农村农业部公告:截至2019年1月9日,,非洲猪瘟疫情已达100起(98起家猪、2起野猪)涉及23个省份,72个市(区、盟),扑杀生猪85万头。已解除封锁疫情71起(家猪70起,野猪1起),涉及19个省份,45个市(区、盟)。目前河南、江苏、辽宁、浙江、安徽、吉林、云南、上海、湖南等9省已全部解除封锁,尚未解除封锁疫情29起(家猪28起,野猪1起),涉及14个省份27个市(区、盟)。
非洲猪瘟是由非洲猪瘟病毒引起家猪、疣猪、欧洲野猪和美洲野猪的一种高度接触性传染性,可引起发病猪只高热、组织脏器广泛出血,所有年龄的猪都易感,死亡率高。其传染源包括感染/发病的猪、污染的饲料及猪血液源饲料制剂、带毒的泔水及餐厨剩余物、污染的运输工具、污染的人员(衣服、鞋袜)、带毒的野猪及钝缘蜱。
根据调查,非洲猪瘟在我国的传播主要有三种途径:生猪及其产品异地调运、餐厨剩余物喂猪和人员车辆携带病毒传播,分别占比16.3%、42.9%和40.8%。餐厨剩余物喂猪和人员车辆携带病毒传播占到了绝大部分。
根据流行病学调查结果及非洲猪瘟疫情的严峻形势,国家也出台了一系列有效的防控措施:
(1)生猪跨省跨区域调运:河南和内蒙古某屠宰场都有检测到非洲猪瘟病毒,再加上各省非洲猪瘟爆发的严峻形势,针对生猪跨省运输农业农村部于8月31日发布了《农业农村部关于切实加强生猪及其产品调运监管工作的通知》,明确规定了生猪跨县、市和省的禁令,其后根据防控的严峻形势于9月11日发布了《农业农村部关于进一步加强生猪及其产品跨省调运监管的通知》,规定了疫情省相邻的省份暂停生猪跨省调运的禁令。2019年1月2日农业农村部发布《全面开展生猪屠宰及生猪产品流通等环节非洲猪瘟检测》的通知,规定对生猪屠宰厂(场)及生猪产品流通等环节进行非洲猪瘟检测后产品才能上市。
(2)饲喂泔水或未经检验的血浆蛋白粉。9月20日,黑龙江省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对送检的“喷雾干燥猪血浆蛋白粉”进行监测,发现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而黑龙江省有16家饲料生产企业使用了该血浆蛋白粉。其实早在9月13日农业农村部就发文“饲料生产企业暂停使用以猪血为原料的血液制品生产猪用饲料”。海凡测检验所曾经抽取过国内30多个幼小猪饲料样品,检测是否含有猪的DNA,结果只有播恩集团等4家企业生产的教槽料产品中未检出猪的DNA成分。2018年12月28日,农业农村部印发公告,针对饲用血液制品企业出台新的生产条件管控措施,允许以猪血为原料的血液制品及相关饲料产品的添加但要经过更加严格的检测和监督。
(3)生物安全不重视,目前虽然也有少数规模猪场也发生了疫情,但疫情还是大部分集中散户猪场。根据国内养猪现状,这些散户猪场的生物安全都存在极大的隐患。由于非洲猪瘟目前还未开发出有效的疫苗,也没有有效的治疗措施,生物安全体系建设是规模猪场防控非洲猪瘟的根本,也是zui有效的手段,严防死守,消灭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在非洲猪瘟疫情刚刚爆发不久,规模猪场都相继采取了封场措施,zui大程度地减少人员、物品和猪群的流动。希望经过这次非洲疫情后,能够引起养猪场(户)对猪场生物安全的重视。
非洲猪瘟疫情下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
非洲猪瘟虽然给一些养猪场(户)带来毁灭性的损失,但恰恰是这样的一个疫情,不但促进了国内兽医防疫体制的进步,同时也让养猪朋友的生物安全意识得到了空前的提高,生物安全措施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完善和改进。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包括外围生物安全(第一道防线)、入场区生物安全(第二道防线)、内部生物安全(第三道防线)。外围生物安全打造包括场址选择、消毒站、中转站、清空场,入场区生物安全打造包括消毒池、消毒通道、消毒间、隔离间等,内部生物安全打造生产区消毒通道、空栏消毒、猪群消毒、环境卫生消毒、污水处理、无害化处理、病猪医院、生物安全制度和条例建设等。养殖场(户)的生物安全建设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建设和改进,现提供规模猪场生物安全体系建设的一些细节供大家参考,当然非洲猪瘟期间各养猪场(户)可根据疫情情况提高生物安全级别,甚至封场。
1、第一道防线:
外围生物安全建设
1.1消毒站
a.进到猪场的拉猪车,必须在消毒站停车消毒,非洲猪瘟期间建议使用戊二醛、过氧乙酸等消毒剂。
b.消毒车辆前先检查车辆卫生,凡带有粪便的车辆责令其在基地以外洗车场冲洗干净后,再执行消毒。
c.消毒药现配现用,对车辆轮胎、底盘、车厢、驾驶室等彻底喷雾消毒。
d.遇到雨天天气消毒药的浓度要加倍。
e.消毒完后,开具消毒证,交给司机。司机凭消毒证才能到中转站。
f.消毒站地面保持干净卫生,无垃圾。
1.2中转站
a.中转站装猪人员与场内装猪人员要固定,不能交叉。
b.装猪前先检查消毒证,再检查车辆卫生,无消毒证者令其返回消毒站消毒,凡带有粪便的车辆责令在基地以外洗车场冲洗干净后,再在消毒站执行消毒程序。
d.装猪人员禁止上客户拉猪车。
g.每次装完猪后所穿的工作服、鞋子消毒30分钟以上,再洗干净,晾干备用。
1.3出猪台
a.装猪人员以磅秤为界,不能越过磅秤。
b.出猪台每次出完猪后,立即清洗消毒,执行先铲粪后冲洗再喷药消毒的程序。出猪台周边空场地每月一次用石灰水(15-20%)浇泼。
c.装猪人员的消毒:每次装完猪后所穿的工作服、工作鞋浸泡消毒30分钟以上,再洗干净。
2.第二道防线:
入场区生物安全建设
2.1车辆消毒
a.门口消毒池,水深12-15厘米,过氧乙酸1:400或卫可1:600,隔天更换一次。
b.场内拉猪车:每次装猪前需要严格进行喷雾消毒。
C.买菜车:只能停在各场大门栏杆处,卸完菜离开后立即对场地进行消毒。
d.饲料车:在饲料厂装料前进行喷雾消毒。到猪场门口消毒前先清洗车身干净,待水滴干,再喷雾消毒,消毒后停留15分钟。
e.其他货车、小轿车、摩托车等:消毒前先清洗干净,待水滴干,再进行喷雾消毒,消毒后停留15分钟。
2.2人员消毒:
a.严禁员工带肉制品(猪、牛、羊等偶蹄动物肉制品)回场,保安负责检查。
b.进入大门人员必须用消毒药洗手,脚踏消毒垫(水深zui低1cm),经喷雾消毒通道喷雾18秒,换鞋,如客户及外来人员还需穿一次性工作服。
c.休假回场员工:在指定的隔离房间内洗澡更衣,隔离区隔离2天3晚,所穿衣服用消毒药浸泡30分钟以上,不能浸泡的衣服和物品在臭氧发生间消毒30分钟。
d.做好来访人员及回场员工消毒记录。
2.3生活区消毒操作
办公室、食堂、宿舍及其周围环境每月大消毒一次。
3.第三道防线:
内部生物安全建设
3.1生产区消毒
生产区大门口车辆消毒池,常用消毒池水深12-15厘米,过氧乙酸1:400,隔天更换一次。
3.2男女消毒室
a.进入猪场生产区的人员必须洗澡、换工作服、换水鞋,喷雾消毒、洗手后方可进入生产区。
b.工作衣、帽、鞋必须放在更衣室经紫外线消毒,工作衣、工作鞋不许穿到生活区。
c.洗手水必须每天上午、下午更换。消毒通道消毒水每隔2天更换一次。
3.3兽药、疫苗、其他物品入场:到总仓时,有外包装的,可清洁表面,无外包装的,直接喷雾;物品到猪场时,疫苗通过喷雾消毒即可入库,其他需放入臭氧发生间消毒30分钟后方可拿出,如不能放入臭氧发生间的物品,喷雾消毒表面。
3.4生产区各栋舍门口消毒池:各栋门口消毒池加过氧乙酸。每两天更换一次。
3.5猪舍带猪喷雾消毒
每逢五、逢十消毒人员负责喷雾消毒,产后一周内的产房和断奶一周内的保育舍不带猪消毒。
3.6转栏后空栏消毒:
a.产房、保育舍:清理、清洗:转栏后的空栏、墙壁、走道、粪沟、保温箱、垫板、地毯、补料槽等于当天清理干净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用1:50-1:100全清溶液泡沫发泡机进行喷洒,喷洒15-20分钟后用高压清洗,做到无粪尿残留,无污渍,不允许留有死角;产房的垫板、地毯、补料槽再用CID-20,1:1000浸泡4小时以上,直接晾干。
b.大栏、定位栏、育肥栏转栏后的空栏、墙壁、走道、粪沟等于当天清理干净再用清水冲洗干净:用3%烧碱水手动喷枪喷洒,喷洒后zui低过4个小时后,用清水冲洗彻底(不允许留下死角,防止烧碱水残留),干燥备用。
c.栏舍清洗干净后用卫可1:300喷雾消毒一次;进猪前再用卫可1:300或CID-20,1:400喷雾消毒或薰蒸消毒一次。
3.7道路、粪沟消毒:
a.每月8号消毒一次。
b.药物及浓度:道路及两侧用石灰水(15-20%)浇泼,粪沟用石灰粉干撒。
3.8出粪台,储粪池、拉粪车消毒
a.生产区的储粪池:每周用石灰粉干撒一次。
b.场内拉粪车消毒:每天下午下班前必需清洗干净后再消毒。
c.出粪台周围每周一次用石灰粉干撒消毒。
3.9死猪、胎衣处理与消毒
a.死猪、胎衣指定地点放好并且密闭。
b.每天由指定人员集中拉到化尸池处理。处理完后场地用百胜-30,1:400消毒,换工作服。
3.10饮水消毒
a.适合用于饮水消毒的消毒剂:
b.氯制剂:漂白粉、二/三氯异氰尿酸钠、二氧化氯;
过氧化物:过氧乙酸;
碘伏:第一二三代碘伏均可。
c.氯制剂用于饮水消毒的方法:浓度在1~3g/吨之间,不超过5g/吨,加氯后经一定消毒时间(15~30分钟),水中维持的总氯量在0.5~1g/吨(国家标准)。
d.猪只饮水管道:每季度进行一次酸化剂消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