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3月初,吉林省“新冠疫情”突发,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全省范围内紧急采取封锁、隔离、限制流动等控制疫情的必要措施和有效手段。但由于养殖业不能暂停生产的特殊性,肉牛产业各个环节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
3月20-22日,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5岗2站专家以及全省肉牛养殖企业和技术人员,采用电子调查问卷、电话、微信等方式,面向吉林省肉牛生产企业,针对此次“新型肺炎”疫情对肉牛生产造成的影响、亟待解决的主要问题和后续工作建议等方面进行了调研。问卷发出后,得到广大肉牛养殖企业和养殖大户的积极支持,先后收到长春、松原、吉林、延边、四平、白城等地区的种公牛站、繁育母牛场、育肥牛生产企业和屠宰加工企业等近百家企业的反馈。
总体分析认为:目前封(管)控时间较短,加之部分生产者在前期防疫过程中积累了一定的经验,现阶段对肉牛生产的影响不是十分明显;主要问题集中在交通不畅导致的草料、液氮等重要生产物资供应不足。具体情况如下。
受“疫情”影响,肉牛交易暂停;全省肉牛存栏相对稳定,近期没有体现出下滑趋势。部分屠宰企业处于停产、半停产状态,但是以“皓月”、“桦牛”等为代表的屠宰加工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织职工驻厂开工,保证了牛肉产品的稳定供应。饲料、冷冻精液、液氮等生产物资供应不畅,对养殖环节的影响相对较大。
我省肉牛养殖场在秋季储备越冬饲草,一般能够保证饲喂到第二年的3~4月份。现阶段70%牧场饲料储备将在1个月内耗尽,60%牧场将出现干草短缺,30%牧场将出现精料短缺(见图1)。
调查结果显示80%农村地区路口堵塞,10%的地区饲料车禁止下高速,饲料储备不足的生产企业面临饲料运输不畅,价格上涨等问题,对后续生产将造成明显影响。
(1)种公牛站
种公牛站生产的冻精无法及时销售,部分企业只能通过减产的方式降低生产投入,影响了种群的利用效率和冷冻精液产量。
(2)繁育场(户)
春季是母牛发情旺季,临近配种高峰。由于运输受阻,液氮无法正常配送到繁殖改良点,致使部分冷冻精液损失;而种牛站的冷冻精液又不能及时配送至繁殖改良点,加之繁殖改良员出行受限,因此导致母牛脱配,影响群体繁育效率。
调研结果显示疫情对80%牧场影响较大,50%牧场因改良员禁止出村而受影响,40%牧场因液氮缺乏而受影响(图3、4)。
3、饲养员生活物资不足,影响正常生产
我省肉牛生产企业一般会储存饲草料用以肉牛过冬。但是,一般不会储备饲养人员的生活物资。且肉牛养殖场一般处于偏远地区,远离村屯,导致饲养人员生活物资吃紧。
市场消费需求减少,牛肉销售量下降,餐饮行业大面积停业,造成牛肉的户外消费量减少。受牛源流通不畅、工人居家隔离、交通管控、当地防控政策影响,部分屠宰加工企业受影响较大。以“皓月”为代表的龙头企业积极响应政府号召,组织职工驻厂开工,在高成本运行的前提下,保证了牛肉产品的稳定供应。
调研结果显示,90%屠宰加工企业受到不同程度的影响,其中70%影响较大,影响原因主要是产品无法出场(70%),缺乏牛源(20%)和缺乏工人(20%)。
1、购牛受阻、售牛不畅
购牛一般需要现场选购,直观查看肉牛体况、膘情、健康状态,并进行检疫,联系车辆,组织运输等。区域封锁使肉牛经济人无法出行,工作陷入停滞状态。
受隔离和下游餐饮双重影响,短期内需求紧缩,达到出栏体重的育肥牛压栏,出栏时间延长,造成牧场饲料、资金压力增加。
2、产品销售渠道受阻
现有牛肉及其相关产品有一部分通过网络平台销售。受现阶段风险区划分的影响,产品销售渠道受阻,市场份额降低。这种影响是潜在的、长期的,难以在短时间内恢复
春季是防疫的关键时期、是呼吸道疾病和腹泻类疾病的多发季节。受疫情防控影响,兽药、疫苗等产品供应、流通受阻,防疫人员行动受限,影响免疫计划实施。个别病牛无法得到及时救治,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
此次疫情对肉牛产业造成的影响是非养殖技术本身造成的,政府、企业和养殖户都在积极开展生产自救,尽量减少损失。
肉牛饲料和相关产品的输送渠道不畅,是目前肉牛养殖场遇到zui棘手的问题。吉林省畜牧业管理局针对当前问题根源,制定和公布了多项政策,以缓解和解决相关问题,从而zui大限度减少养殖等相关行业的经济损失。先后颁发《致全省畜禽养殖场(户)告知书》、《致全省畜禽屠宰企业疫情防控告知书》、《关于切实加强疫情防控积极保障饲料等生产投入品和畜禽等“菜篮子”产品有序流通的紧急通知》,转发《农业农村部办公厅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交通运输部办公厅关于解决当前实际困难加快养殖业复工复产的紧急通知》等通知。吉林省防治动物重大疫病指挥部发出了紧急通知,为全省大型养殖企业、饲料企业、畜产品加工企业、屠宰企业、兽药企业提供《民生保供资质证明》,要求各地指挥部认真做好证明发放、查验和指导工作,切实解决各相关企业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带来的运输难题,保障了吉林省大型养殖企业的物资需求。同时对中小养殖企业的需求也进行了深入摸排,相关证明发放也同步申请,进而确保了跨区域运输,打通了产业链条,zui大限度降低产业链中各主体的经济损失。
吉林省畜牧总站传达相关文件精神,要求各级繁殖改良部门认真组织、积极协调,将冷冻精液和液氮配送至养殖相对集中的县、乡、村。物资车辆停于村口,不进村。村内的兽医或者繁殖改良人员负责到村口补充液氮和冻精。通过这种方式zui大限度地保障了液氮、冻精流通,保证肉牛春季繁殖需求。
肉牛养殖企业首先要坚定疫情过后市场信心。下一步随着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疫情防控情况的好转,企业、学校等单位复工复课,餐饮行业将会得到恢复,牛肉市场需求会明显增加,必将拉动牛肉价格上涨;相关企业积极探寻当前疫情防控形势下,提高牛场的技术和管理措施,减少疫情带来的影响,按照各级管理部门要求,严格执行疫情防控。认真对生产区、生活区进行消毒。为企业员工配发消毒装备和物资,保证人员安全。积极挖掘企业现有的生产物资,统一调配;调整细化肉牛养殖方案,保证生产重要环节不受影响,保证牛场经济效益和企业平衡运行。
政府相关部门为肉牛等畜牧业开通绿色通道,科学规划道路管制政策,在严格执行防疫要求的前提下,保证必要物资流通顺畅。同时加强对畜禽产品物流、流动人员教育、体温和流向监控。
针对在“疫情”期间支撑作用明显,但受损严重的企业,通过政策扶持、专项贷款支持等方式给予支持。对于拿不到专项再贷款、经营遇到困难的农业企业,延长贷款期限或无还本续贷,降低贷款利息或减免逾期利息。坚决杜绝盲目抽贷、断贷行为,以缓解肉牛产业资金压力。对不裁员或减少裁员的参保企业,返还上年度实际缴纳失业保险费的50%。针对保供民生企业可发放贷款。在疫情防控应急物资、民生物资采购、饲料、兽药等生产资料及畜禽(产品)运输过程中,给予道路通行方便。
养殖企业科学合理调整不同阶段肉牛饲养管理方案,通过生产母牛良繁、补偿生长育肥、犊牛科学饲养、疾病科学防控等,zui大程度做到饲草料优化组合搭配,zui大程度地缓解企业经济损失。加工企业主动对接市场,通过线上各类农产品销售平台等拓展销售渠道,合理引导屠宰加工企业复工、有序组织市场投放和供应。
针对疫情期间出现的市场供应环节受阻、生产环节停滞两难局面,及时启动各级牛肉储备制度,牛肉就地就近储备,同时养殖企业适当延长育肥牛出栏时间。通过牛肉储备,不仅可以保障居民肉食品供应链的安全和畅通,同时解决了育肥牛难以出栏问题,并为应对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提供了良好的物资保障。
规范和完善肉牛繁育、饲养、销售、屠宰、加工、餐饮等方面的操作规程和规章制度,强调全产业链的绿色安全生产。重点针对有条件的龙头企业,完善建立溯源系统;规模化企业要保证产品质量安全,防止相关事件发生,奠定产业健康发展基础。
由农业农村部组织相关产业技术体系建立农业产业技术大数据信息平台,共建行业预警阈值,实现产业信息及时共享和精准预警。同时开展农业不同产业资源的有效开发和综合利用,促进上中下游产业协同发展,共同进步。
近几轮疫情对肉牛业造成了不同程度的影响。究其根本是物资流通不畅、储备不足引起的。建议在肉牛生产相对集中的村屯,建立统一的饲草料、繁殖配种、疫病防控等物资的储备中心。便于统一协调调配,提高生产效率,保障产业发展。
文章转载自:国家肉牛牦牛体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