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京报讯(记者 王思炀)今年11月起,山东、天津、湖北、福建、甘肃等地纷纷通报在冷链环境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涵盖样本包含巴西冷冻猪肉、印度进口冻带鱼、巴西进口冷冻牛肉等产品外包装。事实上,自6月起,我国各地已相继针对冷链各环节的防疫措施发布通知,近期,从国家到地方,更是加强了对进口冷链食品的防疫监管和排查力度。
新京报记者在注意到,11月起,山东、天津、湖北、福建、甘肃等地均已通报在冷链食品环境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就在11月14日,海关总署发布消息称,因从阿根廷1家牛肉生产企业进口的2批冷冻去骨牛肉产品外包装样本中检出新冠病毒核酸阳性,全国海关自即日起暂停接受阿根廷牛肉生产企业FRIGORIFICO GORINA S A I C(注册编号为2025)的进口申报4周,期满后自动恢复。
对于近期频现冷链食品环境样本阳性事件,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首席专家吴尊友分析称,原因之一即是各地加强了对冷链产品的检测监测,使得被新冠病毒污染的物品能及时被发现出来。
实际上,加大冷链排查力度已是国家层面的重点防控手段之一。10月至11月,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综合组印发《冷链食品生产经营新冠病毒防控技术指南》《冷链食品生产经营过程新冠病毒防控消毒技术指南》《进口冷链食品预防性全面消毒工作方案》,对相关单位和个人在生产、运输、贮存及销售等过程中对冷链食品的消毒作出指导,凡是不能提供消毒证明的,一律不能上市销售。
除国家层面外,为保障冷链食品安全,强化疫情防控,自6月起,各地就已围绕冷链管理出台多项措施。以北京为例,6月30日,北京疾控中心发布《进口冷链食品防疫指引》,对进口冷链食品的源头管控、货物仓储运输环节防控、强化市场销售环节管控、加强冷链食品及存储运输环节的预防性消毒、核酸检测阳性产品的处置措施作出明确规定。
8月至9月,北京市商务局先后下发《关于新冠肺炎常态化防控下加强食品冷链物流管理的通知》《关于进一步加强我市进口企业提高防范进口冷链食品新冠病毒输入风险意识的通知》,进一步细化食品冷链物流关键环节作业人员、货物、运输车辆、储存、销售等环节的规范化操作,要求相关企业主动规避从疫情严重地区进口冷链食品,做好进口食品各项替代方案。
此外,河北、山东、四川、陕西、上海等地也对进口冷链生产、加工环节作出规范要求。目前,各地在加紧对冷链食品的全链排查。11月14日,福建发布紧急通知,查清查细查实辖区内涉进口冷链食品的生产经营者及从事冷藏冷冻食品贮存业务的非食品生产经营者的底数,采购进口冷链食品必须查验《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合格证明》,并按照国务院、省联防联控机制相关要求索取消毒证明,否则一律不准上市。
新京报记者 王思炀
编辑 李严 校对 刘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