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经科技部批复,正式落户荣昌。这是我国农业领域首个、也是重庆首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将成为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西部科学城、国家畜牧科技城建设的重要力量。
该中心在怎样的背景下建设?为何落户荣昌?对荣昌、重庆乃至全国将发挥怎样的作用?昨日,记者就此采访了市畜牧科学院院长刘作华。
记者: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是在怎样的背景下建设的?
刘作华:生猪产业是我国畜牧乃至农业的支柱产业,事关农业长期稳定发展和“菜篮子”“肉盘子”工程,是我国食物安全的基础产业和战略产业,也是我国农民增收和脱贫致富的重要渠道。但我国生猪产业存在“生得少、死得多、长得慢、污染重”问题。
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有助于突破优良品种受制于国外、饲料资源短缺、重大疫病频发等技术瓶颈,是促进生猪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促进农民增收、助力乡村振兴的迫切需要,也是推动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打造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的迫切需要。
记者: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为何选择落户荣昌?
刘作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是我国生猪主产区,生猪出栏量占全国总量的10%左右。荣昌正好处于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中心,拥有重庆市畜牧科学院和西南大学荣昌校区,专门从事养猪科学技术研究、技术推广和人才培养。同时,荣昌建有首个以农牧为特色的国家高新区、全国唯一的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和全球交易量zui大的国家生猪交易市场,是中国畜牧科技论坛和动物环境与福利化养殖国际研讨会的发起地和定点举办地。
近几年,荣昌在生猪产学研方面表现强劲。针对国家生猪产业发展的战略需求及荣昌生猪产学研实际,在2018年第八届中国畜牧科技论坛上,15位两院院士提出《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的建议》;2019年动物养殖环境与福利国际研讨会上,8位院士专家提出《关于建设“国家生猪产业技术创新中心”的建议》,获得国务院的肯定性批示:“同意在荣昌建设国家生猪大数据中心,并同步建设国家生猪种业创新中心”。
与此同时,利好政策也为生猪技术创新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荣昌区政府、重庆市科技局及市畜牧科学共同设立的“荣昌农牧高新技术产业研发专项”,为成功创建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奠定了良好基础。
记者: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的主要建设任务是什么,需要重点攻关的难题有哪些?
刘作华: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由重庆市科技局组织,市畜牧科学院牵头,联合中国农业大学、中国农科院兰州兽医研究所、江西农业大学、中山大学、牧原食品股份有限公司等共建,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等19家科研院校和龙头企业协同建设,集合了我国生猪全产业链zui强创新阵容。
中心将聚焦“生猪种质资源开发利用、生猪绿色高效养殖、重大疫病防控”三大关键核心技术进行联合攻关。在种质资源创新利用方面,将利用荣昌猪等中国优质地方猪种质资源,培育符合中国消费需求与现代化养殖的新品种,并开展医学领域所需的试验动物。在绿色高效养殖方面,开展生猪精准营养供给与饲料高效利用技术研究,开展设施养殖工艺与智能装备研发,开展养殖废弃物处理与资源化利用和生猪大数据技术攻关。在重大疫病防控方面,重点开展猪场生物防御、重大疫病早期快速精准诊断技术研究,创制精准预防性和治疗性疫苗及新型中兽药产品。
此外,中心还将建设生猪遗传育种与繁殖、生猪营养与饲料、生猪疫病防控、生猪养殖环境与工程、生猪大数据五大科研条件平台与研发体系,创制华系猪、荣昌猪等本土化优质生猪品种,推动重庆加快打造生猪产业集群。此外,计划建设“创新创业平台、千亿级国家生猪交易市场、生猪产业金融服务体系、论坛会展平台、成果转化与产业化示范基地”五大企业孵化与双创服务体系。
记者:建设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对荣昌、重庆乃至全国有何重大意义?
刘作华: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对于保障国家生猪种质资源安全,推动生猪产业转型升级,促进乡村振兴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要意义。
国家生猪技术创新中心旨在围绕落实国家科技创新重大战略任务部署,开展生猪领域关键技术攻关,为行业内企业特别是科技型中小企业提供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服务,提升我国生猪产业领域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该技术创新中心的落地,对于重庆市集聚生猪领域优势创新要素,开展生猪产业发展关键核心技术攻关,打造生猪产业发展高地有着重要意义,将为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科技创新中心建设提供有力支撑。
到2025年,中心计划育成优质、节粮、抗病生猪品种3至5个,母猪年提供断奶仔猪数量增长30%以上,饲养成本下降10%左右,生产性能与国外优良品种相当;研发出饲用抗菌肽等抗生素替代品、非洲猪瘟疫苗等生猪产业高科技产品50个以上。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