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消息,2023年2月13日,我国香港特别行政区渔农自然护理署向WOAH通报称,香港地区发生一起非洲猪瘟疫情。
本次疫情发生地为香港北区,于2023年2月11日得到确认。疫情源头未知或不确定。经临床、尸检与实验室检测发现,有45头家猪死亡。
在此之前,内地关于非瘟的各种传言已经广泛传播,尤其是2月7日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发布的通知显示,某生猪养殖企业所属的饲料加工厂两次在购进的原粮中发现掺杂的猪肉非瘟检测均为阳性,引起了业内的广泛关注。
但内地关于非瘟疫情的具体详细信息却难以得知。
这里仅以我了解到的一些信息聊一下国内目前非瘟疫情的情况。
1,非瘟疫情的常态化2018-2019年的非瘟疫情在除新疆、西藏、青海、内蒙、宁夏这些边远、非主要养猪区域外的国内绝大部分省区,发生了广泛而猛烈的传播,不仅对当时的生猪养殖产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也对土壤、水源等养殖环境造成了广泛的污染,环境中病毒浓度较高,使得在19年之后直到当下,非瘟疫情仍在在国内持续而广泛的发生着。
中国的非瘟病毒也几乎是全世界zui复杂的,由于广泛的从世界各地引种,以及对猪源产品进口监管并不严格,世界各地流行的不同种类的野毒毒株几乎都在国内有发现。同时,各种在国外已经被证明失败的疫苗、国内私下生产的非法疫苗在生产中的应用也造成了各种疫苗株的广泛传播。各种不同的毒株潜伏期不同、临床表现不同、致病率致死率差异也较大,病毒的复杂性也给疫情防控带来巨大挑战。
由于中国目前生猪养殖行业仍以散养和小规模养殖为主,养殖主体数量巨大,分布也较为分散;生猪养殖环境被病毒污染程度较深;同时有关部门彻底清除病毒的决心和能力都严重不足,因此非瘟病毒短时间内很难在国内彻底清除,非瘟疫情在中国将长期存在。
在2月13日发布的2023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动物疫病常态化防控”,说明政府也认识到了非瘟疫情的“常态化”。
2,非瘟疫情对生猪养殖行业造成的影响大幅减弱非瘟疫情爆发初期对中国生猪养殖行业造成了巨大的破坏,但是随着国内生猪养殖行业疫情防控能力的提升和病毒的弱化,非瘟疫情目前对中国生猪养殖行业造成的影响大幅减弱。
非瘟疫情爆发初期,国内生猪养殖行业由于缺乏防控经验而遭受巨大损失,但是行业很快就学习欧美国家成功的防非经验,政府有关部门也进行了有效的防控技术宣传指导和政策引导。国内生猪养殖行业的防疫意识和防疫能力都迅速提升,洗消中心的普及在很大程度上抑制了车辆对病毒的传播。
由于非瘟病毒传播速度较慢,潜伏期较长,及时的病毒检测对疫情防控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非瘟疫情爆发后,中国非瘟检测能力迅速增长。疫情爆发之初,全国只有少数重点实验室拥有非瘟检测能力。18年四季度,各省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大型规模养殖企业首先建设了自己的非瘟检测实验室,至2018年底,生猪养殖量较大的地级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基本都具有了非瘟检测能力。2019年年中,大部分县级动物疫病预防控制部门和大量的养殖企业、饲料企业、兽药企业都建设了自己的非瘟检测实验室,非瘟检测仪器和试剂的国产化也迅速推进。至2019年年底,全国基本所有县级动物疫病控制部门、农业高校,大部分大型生猪养殖企业、饲料企业、兽药企业、屠宰企业都拥有了非瘟检测能力,检测设备和试剂的国产化也大幅降低了检测成本。
有了完善的非瘟检测能力,可以做到对疫情的及时发现、及时处理,能够有效控制疫情的扩散,使得疫情很难再大范围扩散,大幅减弱了疫情的影响。
同时,非瘟病毒在快速、广泛的传播过程中也出现了毒性弱化的现象,加上各种以疫苗株为代表的低毒性人造毒株的广泛传播,zui近两年绝大部分非瘟感染的发病率、死亡率都明显下降,部分养殖场出现了带毒生产的情况。
3,非瘟疫情对生猪养殖行业造成的损失也大幅下降非瘟疫情在我国爆发之初,养殖场户一旦发现染疫只能进行清场处理,染疫猪进行无害化处理,同场的未染疫猪也只能进行低价处理,因此一旦染疫造成的经济损失十分巨大。
大型规模养殖企业基于自身非瘟检测能力和多重隔离设施,创造性的发展出“拔牙”的疫情处理方式。由于非瘟病毒潜伏期较长,且潜伏期传染性较弱,因此通过定期的抽样检测,可以很大概率上在潜伏期就发现感染猪,此时只需要处理与感染猪同圈及临圈的猪,就可以有效的抑制病毒在场内扩散传播,染疫造成的损失大幅下降。
随着全国范围内建设了完善、充足、廉价的非瘟检测能力,“拔牙”技术在散养户和中小规模场中也得到了普及。养殖场户可以在发现猪只异常或担心染疫的情况下自行采样送到附近检测机构进行检测,一般当天就能拿到检测结果,如果阳性的话同样对染疫猪所在猪圈及相邻猪圈的猪进行“拔牙”处理,相对全场损失有限。
同时,随着疫情的常态化,对清圈猪的处理产业链逐渐完善,清圈猪相对于健康标猪的折价大幅上升,清圈带来的经济损失也大幅下降。
染疫造成的损失大幅下降,也使得行业对非瘟的恐慌大幅下降,稳定了养殖情绪,有助于产能恢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