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省农业农村厅工作安排,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联合朝阳市农业农村局于6月28—29日在凌源市举办辽宁省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苗期技术培训和现场观摩活动。省农业农村厅副厅长杜鑫、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副所长卓君臣、朝阳市副市级干部、市政府党组成员宋臻、凌源市政府副市长张旭出席活动。来自全省各地从事保护性耕作管理、推广、科研教学人员、合作社代表等180余人,现场观摩了县级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应用基地建设情况和实施效果,共同探讨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苗期管理技术,交流经验与体会。
走进小城子镇兴发农机专业合作社县级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应用基地,玉米地里绿意盎然,农作物长势喜人。小城子镇兴发农机专业合作社是一家以农机服务为主的专业合作社,2020年在省农业农村厅和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支持下,建立了县级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应用基地。2023年采用宽窄行+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滴灌带的保护性耕作技术模式,实施作业面积2200亩。2021年玉米单产达到1040公斤,2022和2023年连续两年实现吨粮田目标。通过保护性耕作项目实施,合作社探索出在辽西干旱和半干旱地区,开展保护性耕作技术,配套密植精准调控技术,可实现保土、保水、培肥地力、节约成本,提高粮食单产,增加农民收入。
在宋杖子镇四季源种苗专业合作社县级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基地,与会人员观看了智慧农业操作系统、免耕播种机的操作规程、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情况。2023年在省农业农村厅和中科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的支持下,合作社建立了县级高标准保护性耕作应用基地。机耕整地、机械播种施肥、膜下滴灌、中耕除草、植保、机械收获等,玉米生产实现全程机械化,年作业面积2600余亩,统一服务价格和服务质量,大大加快农业机械化步伐。
本次培训活动的成功举办,是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东北黑土地保护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国家《东北黑土地保护性耕作行动计划(2020—2025年)》工作部署的具体体现,为加快保护性耕作技术推广应用,持续增强黑土地保护效果奠定了扎实的基础。通过技术培训、现场观摩和交流研讨,参会人员增进了对保护性耕作技术的认知,激发调动开展保护性耕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