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肉价居高不下,老百姓都看得见、感觉得到,然而还有一个隐性、更重要的问题: 非洲猪瘟 之后,大量农村散养户退出养殖市场,他们的生存和发展更加艰难。”3月5日,全国人大代表、四川通旺农牧集团有限公司机修班班长李树林提出建议:加大对农村生猪散养户的支持力度。
李树林
李树林说,近年来,我国规模化猪企开始扩张,标准化自动化程度不断提升,加上“政府环保拆迁猪场”政策的推动,越来越多中小养殖户正逐步退出。而非洲猪瘟疫情,在倒逼养猪业加快向规模化标准化升级换代步伐的同时,成了一股让散户主动或被动退出生猪养殖业的强大外力。
他在南充、广安等地农村调研发现:在中小规模的散养户中分两种情况,一是年出栏500-1000头的小养殖场,二是农户自家养殖几头的真正散养户。而这些真正散养户,所养的畜禽粪便全是用于种植,利于环保。
“按标准化的要求,年出栏500头的猪场,修建圈舍,购买设备、母猪、仔猪,需要投资100万元左右。非洲猪瘟之后,他们缺资金、缺猪苗、缺防控技术,还缺信心,这些家庭式养殖场基本无力再从事养殖业。”李树林说,由于管理成本与风险的增加,以往采取“公司+农户”代养模式的大型养殖企业,已经提高门槛,不再与1000头、甚至2000头以下的中小养殖户进行合作。
而那些单家独户每年自家养几头,家里吃一头,卖两头贴补家用的农民也基本没养了。“不是大家不想养,而是养不起。现在80斤左右的仔猪每斤要30多元,每头仔猪要花3000元左右买回来,这个价格,是非洲猪瘟前的5-10倍。”在李树林看来,散养户的无奈退场,不仅减少了生猪的供应量,造成市场肉食品供应紧张,也容易带来因疫返贫、因猪返贫的困境。
为此,李树林建议,抓大不放小,支持2000头以下养殖场发展养殖业,具体建议为:
1 加强散养农户的用地保障,允许散养户以合作入股的形式,集中点状分布的基本农田、林地,联建共建适度规模养猪场、发展养猪业。
2 加强财政金融扶持,由政府牵头设立贷款担保基金,并落实好贷款贴息、能繁母猪补贴、适度规模猪场补助等支持政策,扩大抵(质)押品范围,开展全产业链贷款模式。
3 给予农村养猪散户资金支持。对适度规模养殖户生猪死亡保险的理赔工作进行统一规范,及时理赔,切实保障农户利益。
4 加强乡镇畜牧兽医队伍建设,为农村散养户提供实用的养殖技术培训和服务。
多方协同促进东北民猪种源保护
“民猪原产于我国华北地区,约300年前引入东北。经长期杂交选育,逐渐形成了现在的东北民猪种群。东北民猪具有繁殖性高、抗逆性强、耐粗饲、肉质好、杂交效果优良的特性,历史上一直是东北地区的当家品种。”黑龙江省全国政协委员、全国政协农业和农村委员会副主任杜宇新介绍说,我国第一个培育品种哈尔滨白猪、第一个瘦肉型培育品种三江白猪,都是以民猪为基础培育而成的。
东北民猪
但上世纪80年代以来,国外猪种大量引进,使得民猪种源急剧下降。近年来,在国家的扶持下,经科研单位和企业共同努力,局面虽有好转,但形势仍不乐观。
杜宇新说,东北民猪作为国家级保护地方猪种,是十分宝贵的遗传资源。民猪的部分必需氨基酸、不饱和脂肪酸和亚麻酸等成分,均为引入猪种的2倍以上。尤以肌间脂肪含量较高、口感香嫩润滑zui为突出。但同“洋猪”相比,民猪在饲料报酬、饲养周期、瘦肉率等方面尚存一定差距。
“本土种猪的保护和培育,直接关系到我国生猪产业安全和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但它又是一项周期长、见效慢、外部效应明显的种质战略事业,单纯依赖市场,很难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
对此,杜宇新建议,请国家农业农村部牵头,结合“十四五”规划纲要,制订东北民猪种业振业规划,并组织东北三省设立民猪遗传资源保护区(目前全国共有地方猪保护区7个,东北尚属空白)。请国家科技部牵头,设立科研专项,加大民猪种质资源研究与创新力度,集中力量、协同攻关,尽快突破瓶颈制约并完善配套技术。请国家有关部门牵头,设立本土生猪种源保护基金,从进口猪肉税收中提取一定比例,专项用于本土生猪种源的保护与培育。给予适当政策扶持,引导和支持更多的社会力量参与东北民猪的保护与开发。
杜宇新建议,坚持保种、育种、利用协同,企业、科研、政府协力,共同促进民猪资源的保护、研发与利用,确保我国生猪养殖产业安全,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美味猪肉的新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