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 言
非洲猪瘟(ASF 以下简称非瘟)自从2018年8月初传入中国以来,截止于目前(本手册结稿为止),除了海南、香港、澳门、台湾,已经蔓延至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内陆省全部“沦陷”,波及全部十个养猪大省,散户养猪、家庭农场养猪损失巨大,许多规模猪场也不幸蒙难。
安全顺利复产是非瘟发生后规模猪场的优先选择,但由于准备不足、匆忙复产而导致的复产失败案例甚多,造成了不应有的损失。在目前没有可用的非瘟疫苗的情况下,完善的生物安全环境是规模猪场复产的必备条件,彻底清除非瘟后猪场内外残余非瘟病毒(ASFv)是规模猪场复产的先决条件。为满足非瘟后规模猪场复产的迫切需求,我们特组织国内具有丰富规模猪场管理经验的实战专家并结合国内外非瘟防控的实践经验,在中国·青岛·非瘟防控交流会前夕编制出本套《规模猪场非瘟复产操作手册》,希望对非瘟后准备复产的规模猪场能有所帮助。
目 录
1.非瘟防控的基础知识与复养注意事项
2.复养前非瘟的复盘与溯源
3.猪场生物安全设施设备升级改造
4. 非瘟猪场洗消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5.猪场的清洗及消毒
6.哨兵猪饲养与复产计划
7.复产前后猪场与周围环境的非瘟检测与风险评估
8.复产引种及其注意事项
9.复产后非瘟防控要点
1 非瘟防控的基础知识与复养注意事项
1.1 非瘟病毒在猪场内各种被污染物中的存活时间
1.2 消毒剂的选择与应用
1.3 非瘟猪场复产的必要条件
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19版)》规定:未采取哨兵猪监测措施的,扑杀后按规定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42天后未发现新疫情;如引入哨兵猪监测措施的,先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15天后,引入哨兵猪继续饲养15天后检测为阴性。另外,不同的猪场非瘟疫情环境、非瘟防控压力、非瘟防控硬件条件及管理条件是不同的,需评估后制定适合本猪场的空栏时间,保障安全生产。非瘟复产还必须满足下列必要条件。
本地区(市县)三个月以上无非瘟疫情;解除非瘟封锁后三个月以上没有再次出现新疫情;猪场十公里范围内无非瘟疫情。
猪场周围防疫环境经过评估已经改善;猪场生物安全设施、制度、措施、方案已经完善;复产有足够的人力、财力和物力。
对猪场周围环境、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物资、人员、车辆等分别进行系统的采样,使用国家标准或OIE标准推荐的荧光定量PCR(qPCR)进行病原学检测,认真评估空栏效果,确保复产前所有项目检测为阴性,才可以引进恢复生产用哨兵猪或后备猪进行临床监测和观察。
1.4 复产风险评估
对再次发生非瘟的可能性进行评估:对非瘟再次传入猪场的可能性因素和生物安全漏洞、经营管理漏洞进行全面的排查、评估,确认新旧风险点全部清除。
重新进行猪场地理位置与防疫环境评估:我们可借助软件评分系统或者兽医临床经验、非瘟流行学调查。评估因素包括附近的村庄、养殖的密度、养殖场的距离、主风向、与公路的距离、公路上活体动物过往的频率、地势地形、与河流的距离、与死猪填埋场的距离、与其他养殖场的粪污处理地的距离、与附近屠宰厂的距离等等。
评估必须至少满足商品猪场的生物安全等级及以上的标准才可以考虑复产,否则不能复产。
当前可参考的内外部生物安全评估软件包括:PIC公司的1000PSA评分系统、BI公司的COMBAT或者专业养猪托管公司的评估软件。可以请专业的公司或专家做评估。
2 复养前非瘟的复盘与溯源
发生过非瘟疫情的猪场,猪群清场空栏后,复产前首先要对猪场发病原因进行系统的调查与分析,即对非洲猪瘟传入的可能性因素和可能的风险点、生物安全管理及经营管理漏洞进行全面排查。同时,认真评估猪场周围疫情情况,为科学、安全、顺利的复产实施打下坚实的基础。
2.1 非瘟溯源
疫情发生前至少30天内的引种记录、出猪记录;
进场及进生产线人员的消毒、洗浴、更衣换鞋等记录;
车辆消毒措施、流程与记录;
饲料和水的来源、检测与记录;
物资进场消毒措施与流程记录;
猪只销售流程与出猪台洗消记录;
病死猪及垃圾无害化处理记录;
猪场环境消毒与检测记录;
猪场周围与本地区疫情情况调查。
2.2 传播途径分析
车辆:出猪车、转猪车、拉粪车、饲料车、购物车、轿车;
人员:场内员工、外来人员;
用品:饲料、水、精液等所有物品;
媒介生物:野猪、蜱、鸟、老鼠、蚊蝇、猫狗、其他。
2.3 拔牙式清除、带毒生产失败原因分析
全场非瘟检测没有常规化;
潜伏期猪群检测不及时、清除不及时造成潜伏期隐性带毒猪传播非瘟;
只是个体病猪清除,应改为整栏、整单元或整栋清除;
没有采取以生物安全为主的综合防控措施;
猪场处于非瘟重灾区,附近疫情严重,周围非瘟病毒污染严重。
2.4 管理问题
细节与方法有问题:不注重细节,又抓不住重点。
执行力有问题:猪场管理不规范,管理混乱,措施不落地,执行不到位。
3 猪场生物安全及设施设备升级改造
3.1 非瘟下坚持自繁自养,规模猪场在场内建立曾祖代、祖代种猪群,并配套相应的隔离舍以及后备猪舍,减少外部引种频率。
3.2 完善猪场门卫功能,设立喷雾消毒、洗手脚踏消毒、物品暂存消毒、车辆洗消等功能。如有必要,在猪场大门外延50-100米,设置缓冲区,增加一道外来车辆及人员的洗消屏障。所有外来人员与物资不得直接进入场区。所有外来的红肉及其制品(猪牛羊等肉品)不得进场。猪场大门及生产线入口,人员携带的手机、电脑等物品用臭氧水雾化消毒,食堂原料用臭氧水浸泡消毒。
3.3 出猪台的升级改造,出猪台及赶猪道、磅秤等围墙外延50-100米、设置缓冲区,避免内外交叉,避免污水反流,猪只单向流动,一旦进入出猪台,严禁返回。
3.4 高筑围墙,围墙外深挖防疫沟,设置防野猪、防猫狗、防鸟等装置。有条件的话,几十米外栽植防疫林。
3.5 所有外来料车不准进入猪场,隔墙卸料,围墙内配置转运饲料塔。饲料如需入库须熏蒸消毒。自动料线主管道安装自动饲料消毒装置。
3.6 完善生活区功能,生活区分为内外生活区。外勤、后勤、返场的需要隔离的员工等人员一律居住在外生活区,生产区员工居住在内生活区。人员或者物资需要从外生活区进入内生活区的时候,均需要洗消。内外严格区分,不交叉,所有的餐食加工均在外生活区完成,将成品的餐食传递到内生活区中。
3.7 生产区与生活区之间需要建立实心围墙,在实心围墙外围使用围栅建立缓冲区,条件许可的条件下缓冲区做到50米宽。
3.8 在猪场下风口、低洼处的偏僻一角建立病死猪无害化处理中心,zui好采用资源化利用设备生产有机肥等。防止其他小型动物接触此区域,此区域的地面全部做硬化防渗处理,避免渗入地下,污染水源。猪场内需要有专业的死猪转移工具,避免死尸在舍内转运过程中污染环境。场区内严禁治疗非瘟病猪、解剖非瘟死猪。猪场如设病死猪坑井,内叠加生石灰或烧碱,装满后灌注水泥封顶封埋。需要对下陷的地表进行覆土掩埋并撒布生石灰,2.0厘米厚度,地表边缘撒布灭鼠药。此区域划定为禁区,使用明显的物理阻隔和警示标牌。
3.9 在病原压力较大的,或者疑似地下水受到污染的区域,需要建立消毒水池以及中转水池,定期抽检,确保用水安全。
3.10 大型猪场需配套自有的运输车辆以及自有的车辆消洗中心,并确保车辆消洗中心到场区的道路不会受到二次污染。
3.11 所有的猪舍以及连廊全部做封闭化处理,必要的设备洞口或者进气口需要覆盖防鸟网。所有的猪舍和连廊要有完善的排污管线,所有的位置不得积水以及留有卫生死角。配套高温高压冲洗设备,管网覆盖所有的猪舍以及连廊。
3.12 猪场建筑周围全部彻底除草,不做绿化,然后地面硬化或者覆盖碎石。场区内不要栽种果蔬,避免吸引昆虫和鸟类。除了污水处理池以外,不要保留鱼塘等水体,杜绝蚊蝇以及病原的滋生环境。
3.13 修补猪舍内破损的地面、墙面、地沟、漏缝板。地面的强度zui好达到C30标准,墙面以及地沟采用混凝土整体浇筑。修补所有建筑的门缝,孔洞,年久失修形成的各种缝隙等。
3.14 如需更新,猪栏建议采用实心圆钢栏位,产床可考虑使用三棱钢地板,便于冲洗消毒,无卫生死角。
3.15 更换所有的水帘纸,并将水帘水槽以及循环系统彻底消毒清洗。更换所有破损的卷帘布、进气口、百叶等设备,以保证猪舍的密封性。风机选用耐腐蚀易消毒的玻璃钢风机。
3.16 检查所有的料线设备,松开绞龙以及塞链,更换锈蚀漏水的料塔,磨损的链条以及料管,变形锈蚀的转角等部件。
3.17 将所有的饮水器拆掉,更换已经破损的,并将水线彻底消毒。
3.18 根据非瘟防控重要性,猪场分区分等级生物安全管理,重点关键1级区:猪场大门、生产线大门、出猪台;生产区2级区:产房、妊娠舍、配种舍、人工授精站、保育舍、隔离舍及后备舍、育肥舍;辅助生产3级区:猪病室、生产线洗澡更衣换衣室、饲料房、兽药房、库房;生活4级区:食堂、宿舍、娱乐场所;办公5级区;停车场、办公室。不同区域着装、工作服颜色不同。
3.19 有条件的大型猪场可以借机提高整场的自动化程度,替代人员的使用,可以提高管理效率以及减少人员的出入和管理,从而提高生物安全系数。控制系统考虑升级为带有远程读取、远程控制、自动记录曲线、联网报警等功能的智能控制器。这样便于技术人员远程指导,并给管理人员提供参数依据,减少技术以及维修人员进入场内。
4 非瘟猪场洗消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4.1 人财物准备工作
清洗前准备60°C以上的热水;防护服,防护手套、眼镜、面罩等;生石灰、烧碱、季铵盐类、过氧化物类、酚类、醛类、碘制剂等消毒药;建议做消毒剂敏感性试验,选择对本地非瘟病毒有效的消毒产品。多准备几种消毒剂,轮换使用。
4.2 具体实施措施
检查猪场外部围栏、围墙,排水、粪污管线管道等,保证封闭运行;
准备与洗消期间所有进出猪场的人员务必通过检查点,执行洗澡、消毒、更衣等程序;
所有进出猪场车辆务必彻底清洗、消毒,包括司机在内的所有进场人员更换场内衣服、鞋,消毒液洗手,车内脚垫、脚踏板等彻底洗消;
所有的工作服当天在场内清洗,并在洗衣机内加入消毒液。
4.3 彻底清洁卫生是zui好的消毒。彻底清洗是消毒效果的zui好保障。
4.4 猪场废弃物掩埋点:地点选择在猪场偏僻角落、猪场下游、下风头。尽量深挖,浸泡十公分以上的泥土(酚醛制剂),撒生石灰3cm、烧碱,密封深埋。
4.5 安排专人对全部洗消过程进行监督,并组织非瘟防控小组验收洗消结果。
5 猪场的清洗及消毒
猪场无害化清理完,必须对猪场内外、猪舍内外的残留垃圾及剩余物资清理、清场。彻底清理、清场后,对整个猪场进行全面、系统、不留死角的多种方式的清洗、消毒处理。场内剩余原料、饲料、药品、木制品、橡胶垫、工具、垃圾等进行深埋或焚烧处理。然后再进行猪舍内外的清洗及消毒。
5.1 猪栏:用热水及除垢剂清洗所有的猪栏、水管等固定设备,再用钢丝球加清洁剂擦拭猪栏。然后消毒、干燥。按照“清扫+浸泡+冲洗+消毒+白化+熏蒸+干燥+空栏”的程序:清扫栏舍表面的灰尘,饲料残渣,粪便和蜘蛛网;使用2%烧碱水充分泼洒,软化硬块,24h后清洗;使用高压水枪将猪舍彻底洗干净。用白色纸巾擦拭,无污渍为合格,用过氧乙酸、戊二醛溶液等彻底消毒,第二天重复一次。使用生石灰+烧碱混合成20%的生石灰乳,彻底覆盖栏舍、墙面和地面,或者用工业盐铺过道,每平方米6斤。高锰酸钾和甲醛或商品化的烟熏剂熏蒸后,密闭48h。自然干燥,或者加热干燥。空栏空舍,zui大限度地接受自然阳光、空气。
5.2 猪舍内设备、器具:清洁和消毒所有设备。猪栏等铁制品等,进行火焰消毒。对可浸泡的器具采用2%烧碱浸泡24h消毒。将所有能拆卸的设备,如:猪栏、漏缝地板、产床隔离板、保温箱、手推车、柜子、架子、门窗、灯具移至室外清洗、消毒后置于室外晾晒。
5.3 猪舍内外墙及通道、地面:大扫除后涂抹上石灰浆,复产前重复两次。干燥后将所有小设备、门窗、地板、挡板、漏缝板移走,在地面喷撒300克/平米的生石灰,(可用专门的粉末喷撒设备提高喷撒均匀度),也可以换成烧碱。
5.4 粪污及其管道:猪舍内外粪沟和舍内漏粪板下的粪尿都要处理干净,清空粪水池后进行清洗消毒。并对粪便等进行深埋、堆积发酵等无害化处理。对所有粪污痕迹或粪污堆积物,都必须喷撒生石灰,并搅拌(每平方米500克,混合均匀)。清理所有排粪管道及蓄粪池,然后洗消。将粪污统一埋于地下5-10厘米深,再撒上生石灰200-250克/平米。用60℃以上的热水清洗所有漏缝地板、粪池、粪沟,彻底清洗后再用3%烧碱消毒。如果场内粪污不能转移到其他偏远区域处理,则可选择气温较高的时机进行全场消毒工作,如夜晚zui低气温大于15℃以上时。
5.5 料线水线:拆卸所有料线,若工程量大或老化,建议更换,清洁后放置于2%烧碱中浸泡消毒24h。拆卸所有饮水器和接头等,放置于2%烧碱中浸泡消毒24h。蓄水池或水塔维修、清洗、消毒。水线在组装好后,在蓄水池中添加氯制剂或高锰酸钾,进行在管道中浸泡,用水循环冲24h。清空所有饲料库存,将剩料埋于地下,或用于喂鱼、家禽,严禁复产再用。深度清洗料仓、料塔,之后用烟雾熏蒸产品进行第一次处理,再拆除能拆卸的绞龙、管线等零件清理、消毒。间隔1-2周进行第二次消毒处理。
5.6 药房库房:烧掉或无害化处理所有没有用完的兽药、物品外包装。库房密闭熏蒸消毒(福尔马林+高锰酸钾)。库房内所有备用器材、设备、工具等,消毒液浸泡或高压喷洗消毒。
5.7 通风系统:风机、水帘、控制器、传感器等洗刷、消毒、干燥。
5.8 水道:用卫可等对所有水线、饮水器消毒24h,然后放清水清洗,进行设备维修、更换。
5.9 办公室、食堂和宿舍、生产线洗澡间更衣室:清洁后进行粉刷。使用过氧乙酸或戊二醛进行消毒。使用高锰酸钾和甲醛熏蒸48h。无害化销毁剩余所有衣服和鞋子、杂物。场内完全排污后进行第二轮精细清洗消毒,第二轮清洗建议使用60℃以上的热水,对猪舍外、生活区、宿舍、食堂、办公区域清扫、消毒/熏蒸。
5.10 防鸟防鼠驱蝇驱虫: 对场内蚊、蝇、蜱、老鼠、鸟类等进行杀灭,处理场内猫、狗等其它动物。给饲料塔装上驱鸟器。在猪场围墙四周建立“生石灰+碎石”的隔离带,阻止老鼠进入猪场。春夏季节,及时杀灭蚊蝇和蜱虫,防止虫媒传播病毒。将室内风机开至zui大功率检测,对所有通道及角落清洗、消毒、驱蝇、驱虫。入口处安装防蚊网,室内安装电子灭蚊蝇灯,除主水管道外,其他管道系统使用酸化剂(pH<2.0)冲洗后拆除封头以将存水彻底放空,该区域也不能有任何明水存在,撒布灭鼠药并封闭该区域,避免人员物资进入。有条件的场舍外启用智能电子驱鸟器。
5.11 树木杂草垃圾: 清除猪场内及围墙外10米内树木、杂草及垃圾。带根除草、带根除树,不便砍伐的树木使用落叶剂清除枯叶落叶。烧掉所有的草、树和所有废弃的杂物、垃圾等。在猪场内外草丛中,喷洒环境生态修复剂,清除蜱虫卵控制非洲猪瘟传播媒介、控制蚊蝇卵。每周喷洒一次环境生态修复剂,除臭、降氨、控制虫卵和创造不利于病原菌生存环境。
5.12 采用多种消毒方式消毒:清洗消毒、粉刷消毒、喷雾消毒、熏蒸消毒、火焰消毒。只要允许,如猪栏、猪舍地面尽量采用一次火焰消毒。选择多种非瘟病毒敏感性消毒剂轮换消毒。所有清洗、消毒工作反复操作至少两次。
5.13 第二轮清洗后可采用ATP生物荧光检测仪(检测仪10-15秒出结果)对不同区域进行采样检测,不合格立即进行再次清洗。当猪场zui后一个合格区域自然干燥封闭2周后,正常进入生产区的作业流程时再次分段以荧光PCR检测(3-4小时),要求对重点部位进行采样检测,整场内外合格为终极目标。复产前zui后一次消毒工作由里向外即生产线-附属生产区、生活区、办公区的顺序进行。所有上述场地的门口、室外喷撒生石灰,zui后设置警戒标志,不允许任何人员再进入,直至复产。
6 哨兵猪饲养与复产计划
6.1 经过一个月的清洗消毒及无害化处理后,猪场环境非瘟检测阴性后,引入哨兵猪。引入的哨兵猪以后备猪和断奶仔猪为主。哨兵猪5-10头/组,分别置于隔离舍、配怀舍、产房、保育舍、育肥舍等不同区域饲养。评估期一般推荐不低于2个月。经过病原学检测评估期合格后,哨兵猪可以直接进入生产。要确保哨兵猪非瘟检测为阴性,检测结果为阴性的才可引进生产区。在生产区饲养期间,进行两次检测,分别是15天和30天进行病原学检测。要求这两次检测均为阴性。哨兵猪检测合格且无临床症状的猪场,才可以考虑进行复产。哨兵猪在45天时,再进行复产前的病原学检测,检测为阴性合格后,可以逐步引进猪只,恢复正常生产。不合格的,需严格按前述方法重新评估病原溯源、清场消毒、生物安全改进、空栏检测的过程与效果。
6.2 一个月后,对所有哨兵猪做血液和口鼻腔擦拭纸检测;如有必要(是疫区)再饲养一个月后重复检测一次,确保所有哨兵猪非瘟阴性,zui后淘汰销售所有猪只。
6.3 对所有放置哨兵猪的栋舍清洗、消毒、干燥后,准备进猪复产。
6.4 农业农村部《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2019版)》规定把非瘟猪场扑杀后解除封锁时间即复产时间缩短为45天、30天(引入哨兵猪),但我们仍然建议非瘟后的猪场复产时间即空栏时间至少需要两个月;如果本地区(县、市)仍然散发疫情,至少需要三个月;如果本地区(县、市)仍然流行疫情,就不能复产,复产无限期推迟,直至本地区疫情稳定控制;猪场十公里范围内有非瘟疫情,坚决不能复产。
6.5 复产后,员工必须做到至少3天的生产区外生活区隔离,且隔离期间不得与生产人员、场外人员接触。
6.6 进入生产区要严格洗澡、更衣换鞋(包括内衣内裤袜子),所有个人物品(眼镜、手机等消毒后才能带入)一律不得带入;进入每栋舍、单元需洗手消毒、脚踏消毒。
6.7 进场人员、车辆、物资,需要知道其来源(之前活动轨迹),在门卫处详细登记。严格执行猪场大门处洗消程序。
6.8 温馨提示:许多复产猪场引入哨兵猪,zui后复产失败。告诉我们:引入哨兵猪只是其中一个措施,但不可完全依赖于哨兵猪,复产前的猪场及其周围环境的非瘟检测结果更为重要。
7 复产前后猪场与周围环境的非瘟检测与风险评估
7.1 复产前根据非瘟病毒潜伏期,猪场重点、关键点采样自我检测,同时协助当地政府或主动承担附近十公里内以村为单位、以1-2周为频率进行两次非瘟检测排查。
7.2 必须确保猪场复产前,猪场内无残留非瘟病毒,猪场外周围十公里内无非瘟疫情。
7.3 场内病原监测:复产后每1-2周实行多地点、多频次的采样,进行非洲猪瘟病原检测。猪场内环境采样点:猪舍、硬化道路、土壤、化粪池、进场物资、饲料、水质、人员衣物、厨房等。监测频率:1次/1-2周
7.4 临床监测:复产后密切观察猪群健康状况,按照农业农村部《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规定,从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和剖检症状三方面排查可疑疫情,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早控制。发现疑似疫情立即进行隔离,同时进行非瘟检测,如得到确诊需迅速采取紧急措施,及时报告疫情、及时处理疫点。
8 复产引种及其注意事项
8.1 复产引进后备种猪或育肥仔猪,要从猪的来源、运输路线和猪群健康状况的监测等三方面进行严格的控制。对引入的猪只(尤其是后备种猪)进行调查,要求供应猪只的猪场检测均为阴性。对途径区域、运输时间、临时停靠点、途经路线、备用路线、人员安排等进行规划,原则推荐就近引种,减少运输距离,运输途中尽量不停车、不进入服务区,绕过疫区及存在污染的风险点。猪只在进入生产区前共进行3次非洲猪瘟抗原检测,分别为引入前、进隔离舍1周后和转生产区前,三次检测非洲猪瘟病原均为阴性,才可开始猪场正常复产运营。
8.2 至少提前三个月做好复产引种计划。引种zui好集中于一个种猪企业或一个种猪场,引种来源越单一越好。要对引种场进行重点猪病疫病检测、周围疫情调查。要求引种场提供该场免疫程序、药物保健程序。
8.3 尽量选择本地区、本省引种,尽量不跨省区引种。避免跨越多个地区、多个省引种。
8.4 坚决不从非瘟疫区(所在地区、市)引种。已经解除非瘟疫情封锁的疫区,必须两个非瘟病毒潜伏期以上(46天以上)才能引种。
8.5 引种前对拟引种场进行非瘟、猪瘟、伪狂犬、口蹄疫、高致病性蓝耳病等重大疫病进行检测。需要第三方的猪病实验室检测,采血样必须有本场派去引种的人参与。
8.6 规划好引种运输路线,用专业运输车,派专业兽医押运。zui好委托专业运猪物流公司负责,并签定运输途中非瘟防控协议书。
8.7 后备种猪进场后先在隔离舍或后备猪舍饲养45天,检测无非瘟后再转入配种舍。隔离舍或后备猪舍猪群饲养必须专人全封闭饲养、管理。
9 复产后非瘟防控要点
非洲猪瘟防控三要素:消灭传染源、阻断传播途径、保护易感猪群。消灭传染源主要是消灭潜伏期隐性带毒猪,及时无害化处理病死猪;阻断传播途径主要是搞好生物安全,把好猪场大门、生产线大门、猪场出猪台;保护易感猪群主要是提高猪群健康度、抗病能力,管好猪的嘴,饮水消毒保健+饲料中兽药预防保健。生物安全zui重要,但不能完全依赖于生物安全。非瘟下,规模猪场非瘟防控更要采取综合防制措施,完善非瘟防控系统工程:提高生物安全管理水平,提高饲养管理水平,提高猪舍环境控制水平,提高饲料营养水平,提高动物保健水平,提高猪病综合防制水平,提高自动化智能化管理水平.
9.1 定期进行生物安全评估,建议复产后半年内一个月进行一次。定期检测,重点采样:猪群、猪栏、赶猪道、出猪台、饲料、用水。猪场冲洗用水尤其是猪群饮用水的非瘟检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检测频率适当提高一些,建议复产后一个月内每周采样检测一次,之后每月一次,本地区非瘟疫情稳定后,一个季度一次。
9.2 及时了解周边猪场及养户疫情;协助当地政府或主动为周边猪场及养户定期检测,复产前,必须间隔一周检测两次;复产后,一个月内必须间隔两周检测两次。
9.3 完善规模猪场生物安全制度、措施、方案,重点抓好猪场大门、生产线大门、出猪台的生物安全工作。注重细节,狠抓执行力。设置一位执行力很强的专职兽医为猪场非瘟防控督查员。
9.4 采取有效措施,解决非瘟防控难点问题:防野猪、防蜱、防鸟、防蚊蝇、防鼠、防猫狗等。
9.5 复产猪场建立预警机制。从非洲猪瘟防控意识的建立、生物安全监控、病原监测和临床监测等四个方面进行综合防控。猪场需对员工进行系统、规范的培训,提高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意识,始终把生物安全防控放在第一位。
9.6 复产后严格执行《规模猪场非洲猪瘟生物安全防控手册》。本地区非瘟疫情没有稳定前,猪场实行封锁管理。
9.7 猪场复产,实施规模猪场规范化管理、标准化管理、精细化管理。根据猪场的生产管理体系和流程,逐步展开。统一思想认识,合理安排复产人员,进行生产培训,明确非瘟防控岗位职责和考核方案。建立和完善生物安全体系,制定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和措施、方案,保障复产的顺利进行、安全进行、成功进行。制定科学的疫苗免疫程序、消毒程序和药物保健方案,保证猪群健康繁殖、生长。按猪场设计规模拟定满负荷生产计划,按计划完成生产任务。构建数据管理与分析系统,科学评估生产成绩,及时发现和解决生产中的各种问题。
《规模猪场非洲猪瘟后复产操作手册》必将为中国规模养猪同仁取得非瘟防控的胜利做出应有的贡献;非洲猪瘟,必将使中国规模猪场生物安全水平及猪病防控水平大大提高;非洲猪瘟,必将使中国规模养猪的管理理念、管理模式发生质的飞跃;非洲猪瘟,必将使中国养猪业的生产水平更上一层楼;非洲猪瘟,必将使中国规模化养猪发展进程加快至少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