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内多地的持续降雨,给国内养猪大省特别是南方许多猪场的 非洲猪瘟 防控工作带来不利因素。其一,由于雨水和泥浆增多,降低了消毒剂的使用效果,削弱了外部 生物安全 防控效果,同时雨水增多冲刷地表泥土,使过去深埋地下的病死猪暴露,残留的 非洲猪瘟病毒 随着蚊蝇及野生动物的活动、泥浆流动、人员活动、车辆运输等方式快速扩散至复养中的猪场,同时这些媒介活动也会使污染面迅速扩大,zui终促进非瘟病毒传播;其二,每年6月南方持续不断降水会导致猪场环境高温高湿,这会导致饲料容易发霉变质、猪群出现热应激等健康问题。这一问题会使猪只抵抗力极大下降,从而容易感染恶性传染病,同时由于病猪增加,因治疗护理频繁而增加人猪接触频率,给非洲猪瘟病毒传播提供更多机会。
因此,针对国内各地的养猪场在雨季复养中遇到防控难题,本文主要侧重探讨现阶段养猪场在雨季加强非洲猪瘟的防控要点,来指导猪场做好相关的防护工作,确保猪场平安地渡过雨季,以阻止悲剧重演,助推国内生猪生产健康发展。
一 加强猪场员工的生物安全忧患意识
据农业农村部官网了解到,当前我国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但非洲病毒已在我国定殖并形成较大污染面,疫情发生风险依然较高,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扩散。因此,时时刻刻都要加强非洲猪瘟的防控。要想把非洲猪瘟防控工作做到位,首先要把人员调动起来,很多猪场的生物安全程序很科学,但如果员工没有很好地执行,再好的生物安全操作、流程、消毒药也只是摆设。
因此,首先加强员工生物安全知识培训,让员工从意识上、业务能力上将过去被逼式生物安全行为变成主动意识行为,在工作中能养成良好的防范交叉感染(污染)的行为习惯。猪场不仅要规范员工的工作流程、各个饲养管理的操作标准,并培训他们遵守执行,以减少工作中各种交叉感染;而且还要指导员工对净与污这个相对概念的理解,熟悉其在猪场布局,对消毒工作重视与掌握各种消毒方法等。总之,强化员工的生物安全意识,能够坚持不懈地严格执行生物安全措施,确保养猪生产安全,提高他们的生产管理和防疫水平,增强发现和控制疫病的能力。同时还应有相应的监督与评估,为了提高猪场生物安全执行力度,很多猪场自身设立非洲猪瘟防控基金,奖罚分明,很好地激励第一线养猪员工。
二 升级猪场内外生物安全体系应对雨季的疫情防控
据近年国内外研究报道,受感染的猪、受感染的肉、受污染的病媒、鼠类、苍蝇、蚊子、猪场员工、受污染饲料的运输等因素在疾病传播动力学中扮演重要角色,在非洲猪瘟病毒的各种传播途径中,死猪尸体处理不当和感染猪只的转移是zui常见的把非洲猪瘟在各个猪场间传播扩散的途径。因此,回顾2019年因感染非洲猪瘟致死的病死猪,并没有其他更好的处理方式,如只能挖坑掩埋在猪场内部或者附近。随着雨季来临,埋入地下深度不够的病毒被雨水冲刷出来,通过猪场员工、蚊蝇、老鼠等途径携带进入猪舍感染猪只或含有病毒的泥浆直接流入猪舍和污染水源,进而是猪群感染。而从非洲猪瘟的发病季节高峰来看,像往年3~5月为两广雨季,6~7月为江西两湖雨季,7~8月是云贵雨季,雨季出现时都有非洲猪瘟疫情的暴发。因此,当前雨季非洲猪瘟预防zui有效的方法是优化和升级生物安全体系以切断一切传播途径将病毒狙击在场外,没有病原进入就没有感染,具体操作如下:
1、雨季来临升级生物安全防护屏障系统
猪场生物安全防控非洲猪瘟的zui重要目的是阻止病毒进入猪场。因此需要建立隔离屏障系统,除了升级生物安全体系,比如饲料中转、洗消间、物资消毒间、封闭连廊、虫媒和鸟类防控网、实体围墙、道路硬化、雨水分流管道等,还要在雨季来临猪场时,要加高猪场大门、装猪台、卸料平台、猪舍大门、饮水系统的实体挡墙,以阻止外面的泥浆和洪水流入猪场及饮水管道,同时做好猪场内外环境的监测与消毒工作。
图1 未升级的猪场过道 图2 改造后封闭式连廊
2、雨季来临加强生物安全管理
(1)全面封场
雨季开始,猪场应考虑执行全面封场,不准人员外出,谢绝一切外来人员到场,停止对外业务活动,暂停猪的销售和引种。
(2)加强猪场在雨季消毒工作
养猪场不仅要强化猪场员工、运输车辆、物资、饲料等各个环节的生物安全措施,而且还要做好生猪养殖环境的监测与消毒工作,特别是雨后及时对猪场周边环境和道路进行消毒,对可能受到污染的水源进行酸化和消毒处理,及时做好灭鼠、蚊、蝇和防鸟等工作,以消除环境与水源污染的影响。
具体猪场消毒工作可参考表1执行。
表1 猪场消毒方案
(3)对猪群及场区环境进行全面监测
完善全覆盖猪群及环境的qPCR采样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清除、分区分级管理等综合防控技术措施。每周对猪群采样监测,了解猪群非洲猪瘟动态和其他主要传染病的免疫状况,做到心中有数,并切实做好其他主要传染病防范,一直监测到社会上疑似非洲猪瘟疫情平稳之后。同时对必须进入场区的物品、人员、车辆、饲料立即采样检测,发现检测非洲猪瘟病毒核酸阳性的立即处置并做好消毒工作。
(4)建立应急处置机制,应对突发事件
要做好非洲猪瘟的防控,有效开展防范工作,猪场要有应急预案,提前准备所需物资,做好人员、物品等小单元的管理,如增购防疫物资:增购不同区域专用(颜色不同)防护服、鞋、帽、洗衣机、干燥机械、消毒药等物资,保证物资充足,满足防范需要,减少交叉感染的机会。
三 优化猪其他主要传染病防控体系
雨季来临猪场要做好口蹄疫、猪瘟、伪狂犬病等疫病免疫工作,结合生产实际,可调整优化疫苗免疫防控策略,制定更加科学合理安全的免疫程序,适当减少不必要的疫苗免疫接种,降低疫苗的接种频次,减少应激。基于当前种猪、仔猪长距离频繁调运的实际,尽量避免从多个猪场引种或购入猪只,对购入的种猪(猪只)要进行全面检测,避免无序引种和购猪造成蓝耳病新毒株的传入。有条件的养殖场,应采用后备猪驯化、封群驯化、免疫驯化等多种综合措施,逐步实现蓝耳病稳定控制和净化消灭。
针对当下非洲猪瘟的流行形势,建议采用疫苗接种、减少猪群流动、混群会更符合防疫要求,而且要做好母猪产前产后保健和仔猪出生0天到70天的保健工作。针对生产母猪产前产后预防性保健,据徐立仁等(2001)报道饲喂含有利高霉素预混剂可大大降低母猪产后疾病的发病率,28日龄断奶仔猪存活率改善3%,窝重增重了7.24kg,母猪断奶后发情天数缩短了1天。即在产前产后各10天以及断奶-配种期间饲料中添加1.5kg利高霉素44+硕维键1kg,同时在母猪分娩第一头仔猪后开始使用长效的抗生素(有效的血药浓度要求能维持3天以上,因为产后前3天的恶露较严重),肌注得米先(长效土霉素)或者可牧喜(长效阿莫西林)母猪能起到更好的控制子宫炎症的效果。其次结合猪群健康状况,加强仔猪从出生到70天保健,提高仔猪成活率。详细方案见下表2。
表2 仔猪瑞易70天保健程序
同时,注意雨季中饲料的储存,如果是自配料,建议在饲料加工时适当添加霉菌毒素吸附防霉剂——硕腾公司瑞吸美,以阻止饲料霉变。
总之,当前非洲猪瘟病毒已在我国定殖,雨季疫情发生风险依然较高,稍有松懈就可能反弹扩散,必须建立健全常态化防控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