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价 连续下跌了,饲料的原材料仍旧在呼呼往上涨,养殖户手里的利润空间被进一步压缩。在这种情况下,就涌现出了许多对于后市行情的预测,多半是说此次下跌除了年后例行消费颓势,更多的还是集中在非瘟疫情和产能过剩的假说下。
饲料涨价
整体趋势虽然下行,但细分析起来,这次猪价明显的两极分化,对于生猪主要销区猪价逆势上扬,而主要生猪产区猪价一片飘绿。这么区域化去划分,明显此次猪价波动受生猪禁运影响深远。四月政策马上实施,又会对猪价有什么实质性的刺激,对猪企又有什么影响呢?
从价格角度去分析,长达九天的猪价调整,几次下跌震荡盘旋却从未跌破13元这个警戒线。要知道上一轮生猪震荡低行调整均价在13.8元,个别地区下探到13元整。而此次均价低谷在14.2元,各地zui低价位13元,一整年,不管多么差的利空消息都未曾使猪价跌破13元,这又是为何?
猪价连跌九天
我们一个问题一个问题细细分析。
生猪调运,屠企终于扬眉吐气
屠企话语权扩大,产销区猪价差异进一步拉大。此次禁运的核心原因还在控不住地“非瘟”上。要知道运输这个环节是传播病毒zui凶猛的环节。此次政策实施相比原有的生猪调运,猪肉调运很大程度会增加屠企话语权,特别是对于当地屠企来说。
屠宰企业
毕竟生猪调运时外地屠企与本地屠企抢猪是加价抢,这就倒逼本地屠企下场跟着抬价格,二者之间的竞争关系导致产区的猪价就上涨了起来。
但如果生猪调运变成了猪肉调运,外地采购只能是当地屠企处理好的白条肉,当地屠企把持了唯一市场,自然压价,产区猪肉价格必会下跌。而销区猪价则会上涨,就如同现在猪价表现出的形态一样。
地方保护主义盛行,政策细节未明,“调猪”到“调肉”需跨越诸多壁垒。此次禁运的政策细节落地实施仍有一段时间熟悉,相关细则和方案都不明朗。但可以预见的是在一段时间内外地调运猪肉会相当难流入市场。
猪肉运输
一方面生猪产业涉及饲料、养殖、免疫、屠宰、冷运等相当长的产业链,本地执法人员对外地生猪产业链进行监控成本太高,因此,对外地生猪流入本地市场就实行了比较严格的控制。尤其是在新冠疫情还未完全消失,各地对于疫情反扑仍旧是高压态势,尤其是执政机关更是慎而又慎。
另一方面,自稳定猪肉价格纳入省对市、市对县考核内容后,地方政府对于猪价的管控更甚往常,要保护本地猪企屠企利益及纳税额度,自是对外地生鲜猪肉格外限制。额外添了许多限制条件。这也使得产区猪价可能在相当长一段时间保持低位。
猪肉价格
“冰鲜肉”运输成本下降,屠企面临新的洗牌格局。整整两年的疯狂资本入侵养猪行业,不管是盖楼的还是传媒的都想分一杯羹。倒是把行业标准提高了,但也将整个产业推成了“富人的游戏”。此番禁运将屠宰行业也拉到牌桌上,毕竟此次禁运,针对的就是大区域的生猪产销衔接,整个屠宰行业面临“集中屠宰、品牌经营、冷链流通、冷鲜上市”的转型。
原本全国的屠宰都不规范,小作坊式的屠宰企业占了大头,但这个政策一出,势必会让生猪养殖企业下沿产业链,形成“生产端代替市场端,资源主导产业经济布局”的新格局。
这也为各大大小小的屠企敲响了警钟,别以为现在压价进猪,高价出猪是捞钱的好机会,若不加紧夯实基础拔高标准,被赶下牌桌是迟早的。
“十三元”魔咒变诅咒,养猪还赚钱吗?
13成为跌停分界线的原因要从养猪成本说起,按照通常来说一只仔猪的价格在1500元左右,从保育到育肥(以260斤计)成本大致是1500元,再算上死淘、兽药、疫苗等等其他成本,总共算下来一头猪成本在3500左右,那么一斤的成本就是13块。
如果猪价跌破13元,养猪户将面临亏损。所以,每当猪价跌近13元之后,养猪户和规模化猪场就挺价惜售,拉高猪价,13元也就成了猪场的“生命线”了。
再加上而今的养猪从拼规模到拼成本,越大的企业越能压减成本抗住猪价波动。此番下行受苦的仍是散户,一旦猪价跌下13元,更会加剧散户离场速度。13元与其说是魔咒,倒不如说是对散户的诅咒。
散户
但对于猪价,我们没必要太过悲观。毕竟马上南方就会进入雨季,疫病高发,且“非瘟”疫苗毒仍旧是箭在弦上,实为左右价格的强大推手。如果对疫病及疫苗毒控制不得当,接下来的猪价走势有可能复刻19年的形式,先暴涨而后暴跌。
道理万万千,防疫病养好猪还是头等大事。熬过这阵,黎明将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