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统计局11月10日发布的数据显示,10月份猪肉价格在连续上涨19个月后首次转降,同比下降2.8%。
猪肉价格虽然有所回调,但仍然偏高,因而养殖利润依然可观。有鉴于此,一些散户和投资者摩拳擦掌,意图进场分一杯羹,这种盲目跟风行为极不理智。
之所以不能盲目跟风,首先是因为市场存在风险。在生猪行业,有一个特别的经济现象——猪周期。据测算,自1994年6月份以来,我国猪肉价格波动经历了6个完整周期。猪周期持续时间从zui初的25个月,逐步拉长到59个月,总趋势是持续时间越来越长、波动幅度越来越大。
何以如此?归根结底,在于中小养殖户盲目跟风,追涨杀跌,从而放大了市场风险。以上一个猪周期为例,在2012年1月份之前两年多时间内,猪价持续上涨,大型养殖户纷纷扩大规模,中小散户竞相入场。到2012年2月份以后,由于供应过剩,国内猪价持续走低。到2013年,南方春季低温阴雨,大量仔猪死亡,夏季生猪出栏量下降,导致猪价短期连续上涨。许多中小散户认为新一轮上涨周期开始了,争先恐后进场。但实际情况是,虽然当时猪价在涨,生猪存栏总量过剩的状况并未改变。盲目一哄而上导致供应量继续大增,致使猪价调整周期向后加长了一年时间,造成全行业严重亏损。
不能盲目跟风,还因为存在疫病风险。本轮猪价上升周期从2018年6月份至今年6月份历时长达24个月,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非洲猪瘟疫情。2018年8月份暴发的非洲猪瘟疫情,打乱了猪周期的正常波动节奏。在非洲猪瘟疫情冲击之下,2018年10月份以来,能繁母猪存栏同比降幅超过了5%的预警线,且降幅持续加大。到2019年9月份,全国能繁母猪存栏同比降幅达38.9%,生猪存栏暴跌41%。产能大幅下降造成猪价持续快速上涨,涨幅远高于上一周期,且上涨周期短。尽管猪价高企,但非洲猪瘟疫情使很多中小养殖场遭遇了灭顶之灾,只有为数不多的超大型龙头企业由于生物安全水平较高,成功将疫病控制在了zui低限度,从而赢得了可观的效益。
据农业农村部监测数据,截至9月份,能繁母猪产能已经连续12个月恢复性增长,生猪存栏连续8个月实现恢复性增长,这意味着生猪产能已经触底反弹,猪价已经进入下行周期。因此,试图跟风进场者一定要保持清醒头脑。(经济日报作者 黄俊毅)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