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肉作为国人zui重要的肉食来源之一,其价格的波动对民众生活及物价走势均影响较大——从去年的高峰俯冲至如今的谷底,猪肉价格上演了“过山车”行情,直至当前,生猪稳产保供基础仍不牢固,价格急速走低给生猪养殖带来新的冲击……
针对诸如此类的问题,农业农村部、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生态环境部、商务部、银保监会6部门日前联合印发了《关于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提出5部分共17条举措,以期缓解市场周期性波动。
生猪产业经历剧烈调整8月10日,商务部发布的8月2~8日全国食用农产品市场价格显示,猪肉批发价格每公斤20.56元,虽比前一周略涨0.1%,但与今年1月4~10日的每公斤46.77元相比,价格已然遭遇“腰斩”。
农业农村部有关负责人表示,21世纪以来,中国生猪生产出现了5次较大波动,尤其是zui近一次,生猪存栏量和能繁母猪存栏量大幅减少,叠加非洲猪瘟和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恢复难度较大。目前生猪生产已完全恢复,猪肉市场供应相对充裕,价格明显回落。然而,生猪产业稳定发展的基础依然不牢固,近一个时期,猪肉价格回落较快,生猪养殖出现亏损,养殖场(户)发展生产积极性受挫。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信息研究所国际情报室主任、副研究员张学彪表示,此轮猪肉价格大幅波动,受到多种因素交织影响。从“猪周期”角度来看,本轮“猪周期”始于环保政策的实施,叠加非洲猪瘟、新冠肺炎疫情、稳产保供强力政策等各种因素,导致生猪产业结构发生深刻变化,目前仍在调整过程当中,急需相关配套措施辅助以确保生猪产业稳定发展。
“经历了很多次较大波动,我国生猪生产面临的突出问题是生产的大起大落和价格的大涨大跌。”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教授毛学峰表示,“尽管如此,我们还是要看到,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猪肉价格都存在较大的市场波动和明显的周期性,有的‘猪周期’甚至长达四年。因此,猪肉养殖不应过度关注短期得失,应该追求平均利润。各方要接受猪肉价格的波动性,让市场来完成调整过程。在此过程中,政府需要适当提高生猪市场的波动容忍度,让生猪市场竞争更加充分,同时避免出现长周期波动。”构建稳产保供长效机制中国民生银行首席研究员温彬表示,按照中国居民肉类消费习惯,猪肉价格既关系民生,也关系农民增收。同时,由于猪肉价格在CPI计算中占有较大权重,直接影响着CPI涨跌,“猪周期”会在一定程度上对经济周期产生影响。因此,国家有关部门出手促进生猪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意义重大。
《意见》提到,用5~10年时间基本形成产出高效、产品安全、资源节约、环境友好、调控有效的生猪产业高质量发展新格局,产业竞争力大幅提升,疫病防控能力明显增强,政策保障体系基本完善,市场周期性波动得到有效缓解,猪肉供应安全保障能力持续增强,自给率保持在95%左右。
《意见》提出四方面主要措施:
一是稳定生猪生产长效性支持政策。稳定生猪贷款政策,支持将符合条件的生猪养殖相关贷款按程序纳入政策性业务范围。完善生猪政策性保险,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地方开展并扩大生猪收入保险。深入推进生猪规模养殖项目环评“放管服”改革。各地不得超越法律法规规定随意扩大禁养区范围。
二是建立生猪生产逆周期调控机制。把住能繁母猪这个生猪生产和市场供应的“总开关”,以能繁母猪存栏量变化率为核心调控指标,建立异常变化自动触发调控机制,保持能繁母猪合理存栏水平。
三是完善生猪稳产保供综合应急体系。建立生猪产业综合信息平台,强化全产业链监测预警,抓好非洲猪瘟等重大疫病防控,加强猪肉储备调节,科学引导猪肉进口节奏。
四是持续推进生猪产业现代化。协同推进规模养殖场和中小养殖场(户)发展,建设现代生猪种业,优化生猪屠宰加工布局,加快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
张学彪表示,“省负总责”是近两年稳定生猪生产、保障市场供应的主要特点,保供也成为《意见》的政策发力点。《意见》侧重建立稳产保供的长效机制,不搞政策“急转弯”。
张学彪认为,当前我国生猪产业还存在疫病防控体系薄弱、调控手段灵活性不足等问题,影响着生猪产业的可持续发展。在生猪保供方面,要更好地对产销两端进行监测和调节,以弥补产销信息的不对称缺口。
“建议各地在落实《意见》的过程中注意三方面:一是保持生猪生产扶持政策的稳定性,确保产业健康发展。二是创新扶持生猪产业的金融产品和模式。三是区分主产区与主销区,各省区市应结合地区实际积极制定具体配套措施。”张学彪说。
* *